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提升.小班化教学优势的发挥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小班化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美国经验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小班化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对美国相关实践的研究指出,小班化教学背景中教师专业发展要关注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将其一般化,要做到目标与形式的统一结合,同时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小班化教育呼唤小班化教师具有与此相适应的专业素养,而小班化课堂观察必然是小班化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一、课堂观察--规约小班化教师行为的内在需求 课常观察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美国的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于1960年提出,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所做的相心研究.这种科学的观察方法自然备受小班化教师的青睐,小班化课堂观察留给教师最鲜明的记忆是精确、直观、简约、有说服力的数据,它满足了教师对小班化课堂"精细化"反思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保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路。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是上海市首批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我们以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契机,以解决小班化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开展行动研究,通过反思性的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保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高速路.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是上海市首批初中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我们以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契机,以解决小班化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开展行动研究,通过反思性的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潘月俊 《生活教育》2013,(12):87-88
摘要:小班化学校要想实现“幸福每一个”的理想,就应该给师生赋权增能。本文结合扬子第二小学的实践,提出唤醒教师专业自觉,主动推动小班变革和充分发挥小班优势,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管理策略,以期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关键词:赋能;小班化;变革;管理  相似文献   

7.
一、学校管理及师资情况1.学校管理方面小班化教育试点校均已树立全新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理念.重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调整课堂教学的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加强小班班级文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小班化教育"正蓬勃发展,从事小班化教育的教师在实践中有各自的经验和感悟.通过对教师和部分学生的访谈,总结出小班化教育的优势所在,得到诸如课程统整、个别化教学、现场教学、高效的学习环境、学生个人能力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小班化教学是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探索。本研究结合课堂观察、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对武汉大学弘毅学堂7个卓越小班化教学案例进行了研究,归纳出卓越小班化教学的六大典型特征:卓越理念引领、内在动机激发、探究式教学、因材施教、高质量交流互动和深度教学。小班化背景下的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可成为提高小班化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教学技术媒介的不断升级更替,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日益成为教育教学与课堂模式变革与创新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省"十二五"课题"基于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研究"为背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实际,以"诊断式"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实践为对象,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方法与途径,分析其成效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将"项目教学法"和"小班化"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到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学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用专业说话",这就是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成为精英团队的密码。这同样也是在研训教师的引领下,广大教师迅速成长的密码。一、科研先行,用专业的学识水平说话要想让教师们有一桶水,研训教师必须有一池水。近几年,我区研训教师先后到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参加培训,到南京、杭州等地考察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情况,聘请高校理论专家和一线教育实践专家、全国特级教师对研训教师集中培训,部分研训教师还参加了全国"名师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南京正式启动了小班化教育试验,6年来,共投入专项经费3000多万元。试验之初,就由教育局牵头,整合教研、科研、电教、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力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引领小班化教育发展,于2004年成立了小班化教育专业委员会:通过岗前培训、境外培训、专题培训、校本研训、骨干研训等多种途径,努力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从明年起,将委托知名师范大学专门培养一批小班化教育方向的在职教育硕士;将小班化教育试验列为“十五“重大科研课题,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小班化教育科研网络。如今,南京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推进教育均衡的着力点、优质教育的增长点以及家长择校的新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概述 小班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班,每个小班的人数非常精简,然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现在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更专业的优质教育,小班化便成为了一种社会需求。小班化教学模式旨在引导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予以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15.
覃珍贵 《贵州教育》2014,(21):16-17
正在特岗教师录取上岗和接转后,如何加强对特岗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便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加强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尽快提升"特岗"教师的专业素质则是其核心任务。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毕节市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我们启动实施"特岗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为强化培训的针对性,这个项目将采取分学段、分学科和小班化方式进行。拟从2014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应用中已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轮岗制"小班化教学,旨在发挥促实训学技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应用中已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轮岗制"小班化教学,旨在发挥促实训学技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应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本文从学校着手,从四个方面——小班化教学、专业定位、考级含金量、师资队伍建设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提出了些许想法.  相似文献   

19.
赵兵兵 《辽宁教育》2013,(4X):76-77
<正>2009年初,我校开始进行"小班化"研究,对我而言,"小班化"这个名词是陌生的。从毕业以来,我教的都是大班,从教十多年来,我习惯了面对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讲演,习惯了在好学生的准确回答中陶醉,习惯了在成堆的作业本中耕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崭新的名词——"小班化教育"。班额的改变,带来的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固有的思想观念,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向要强的我陷入了迷惘和慌张。时间不允许我犹豫,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实践"小班化教育"的洪流中。一、学习"小班化教育"理论,树立"小班化教育"观念什么是"小班化教育"?如何开展"小班化教育"?这是我最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刚开始,我觉得小班化教育就是人数少了,桌椅摆放变化了,教室的环境美了。经历了多少次的培训交流,多少次的专业引领,多少次的思想碰撞,多少次的反复实践,多少次的课堂观察后,我渐渐明白,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是我最初所想的那样,而是在教学上更加强调关注每一个。我开始改变,改变自己的备课、教学,让自己更深入地读懂学生,改变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小班化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一些欧美国家早已普遍推行,在我国,最早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城市是上海和北京。正是因为小班化的出现,农村学校迎来了教学的有利契机,让农村素质教育找到了突破口,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要求,以顺应农村教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借助小班化的优势满足社会和家庭对基础教育的优质化需求,同时也呈现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新跨越、新气象。既然农村学校小班化教育组织形式成为必然,那么,当务之急,对小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