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聿发 《现代语文》2006,(10):39-42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把"歇后语"分为两种类型:"原来的歇后语"和"新兴的歇后语"①."原来的歇后语"就是"藏词",这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新兴的歇后语",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歇后语."新兴的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口语性语句,也有人叫"缩脚语"、"俏皮话"或"引注语".  相似文献   

2.
歇后语是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语汇,其形式和意义都颇具特色。文章对揭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歇后语进行分析,概括了构成歇后语的同义手段的两种情况:同义歇后语和同一歇后语的不同变体,通过对这两种同义手段的差异剖析,揭示了歇后语的同义手段形成的原因和实质。  相似文献   

3.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结构形式,英语中没有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法。本文从歇后语的结构形式,分类和文化内涵对歇后语进行理解,进而探讨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成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都是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含义深刻的定型语素结合体。从形式上看,成语大多是“四字格”,而歇后语则是一种固定的语句,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面;而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像谜底。两个部分中间有个停顿间歇。歇后语可分为两类:喻义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喻义的歇后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有时用传说故事或历史故事),后一部分是说明。两部分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意义联系,或是形象类推,或是逻辑推理。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谐音的歇后语,后一部分用同音或近音成分换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涌现出一种新兴的流行语,它靠能用影视剧名、流行歌曲名或歌词等构成,形式独特,内容丰富,有人称之为俏皮话。例如:考试前:《顾此失彼》宣布成绩:《悲惨世界》(语文建设,1990,1,35)也有人称之为新编歇后语或者校园歇后语。这些流行语由学生们自己创造,活跃在他们的交际之中.因为与校园生活十分贴近,加之不乏机智幽默俏皮,所以颇受学生们的欢迎。考察这些流行语,虽然形式上与传统歇后语相似,也是由两部分构成,但仍有不小的差别。传统歇后语前半部大多是形象生动的表述或虚拟的现象(小葱拌豆…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歇后语特殊的语汇形式使得外国学习者在把握和理解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进一步分析歇后语以及留学生使用歇后语所产生的偏误并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歇后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歇后语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构成形式的特殊性,歇后语的英译一直是翻译界的一大难题。本文对歇后语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探究,从译者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类别的歇后语的英译策略,以期对后续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的一种形式,它的后半部分,由原意的一个(组)字,引出并使用读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另一个(组)字,具有双关的作用。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相似文献   

9.
歇后语的分类与英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结构形式,是其他语言中所没有的。就其前后两部分联系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双关式歇后语与比喻式歇后语。本文在对不同类型歇后语的结构形式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例句说明其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从跨文化视角看歇后语之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歇后语是汉民族独特的语言形式,要翻译成其他语言有相当的难度。为提高对歇后语的翻译能力,必须认真研究歇后语的翻译方法。文章在分析歇后语的特点、结构与分类的基础上,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歇后语英汉翻译的几种方法,并指出了翻译过程的若干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的结构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勤 《天中学刊》2001,16(3):56-59
歇后语有外在表层结构和内在深层结构,其内在深层结构才是歇后语安身立命之点,构成歇后内在深层结构的前后两部分是矛盾统一体,两者有“同”有“异”。“同”与“异”科学地结合于一体,才构成规范化的歇后语,无“异”不能使歇后语既形象,生动,风越又表达一定的意义,无“同”则不能使其前后两部分合乎逻辑和谐地统一起来,有无“同”是鉴别是否是规范化歇后语的试金石,不合深层构造规律的歇后语是不规范的歇后语,应该沟汰。  相似文献   

12.
试论隐喻在歇后语语义双关中的认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歇后语中隐喻现象普遍存在,隐喻在歇后语语义“双关”中起了举足轻重的认知作用。就歇后语语义双关的演变过程而言,隐喻所起的认知作用包括:重构、联想、推理、转移。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摘了《忻州歇后语词典》中有代表性的方言歇后语共72条,刊登出来以就教于方言学家。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包含短语、成语、典故、歇后语等表达模式,这种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习语给学习者的理解和交流带来了困扰。文章浅析了习语不可译性的缘由。  相似文献   

15.
南宁白话的生活智慧和语言表达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白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主要方言。南宁白话俗语妙趣横生,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古老的南宁童谣,俏皮幽默的南宁歇后语,都是近代和现代南宁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方言研究与地方文化研究的富矿。  相似文献   

16.
短信语言既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又是一种新的语言文化样式,它不同于熟语、谚语、俗语、俚语、格言和歇后语,而是将这些语言进行了信息化的处理使其更加简洁、生动、活泼,更能表现时代的特征。许多短信语言蕴藏着深厚的修辞魅力,尤其是辞格的运用,使表达者和接受者双方充分感受到短信的无限乐趣。本文从语言修辞的角度着重分析了短信语言中的设疑。根据笔者搜集的短信语料,以设喻的对象来分,设疑短信主要有动物设疑、事物设疑、人物设疑、话语设疑四种。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家们对熟语的分类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成语和歇后语都是熟语中的成员.本拟对成语、歇后语的各自特点略加说明,并指出其间的区别和联系,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它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像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歇后语中对这四类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取向的描写,反映了我国民间笃信道、佛,追求情义、正义以及国民性格中歧视弱小、圆滑世故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9.
诙谐文为古代散文题材类型之一种,以幽默嘲讽的笔法传达讽谏之意而著称。它具有较强的审美趣味,但讽世功用却不甚明显。南朝时,诙谐文在大幅度骈化的同时,逐渐丧失了讽谕之旨,成为文人卖弄创作技艺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