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辛亥百年以来,虽然有学者对太平天国妇女社会生活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出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学界对太平天国严别男女、婚姻家庭、妇女自由、妇女服饰、禁婢女、禁娼妓和禁缠足等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肯定的观点一直占据学界主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不少的学者认为其存在其两面性和落后性,甚至否定的观点也越来越多,成为新时期学界不可忽视的一种新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以来,太平天国妇女问题都是太平天国史和中国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史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学界围绕太平天国妇女运动的性质即是不是一场男女平等的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讨论。总体来说,强调太平天国解放了妇女、实现了男女平等的观点一直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呈显出一种非理性的不科学的态度。改革开放以后,否定太平天国妇女政策和妇女地位的学术观点越来越突出,大有替代前者之势。主张太平天国妇女政策具有双重性的观点则游移其中,似乎没有引起学界更大的争论和反响。太平天国妇女问题的研究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应该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尽管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仍然是封建妇女政策,妇女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文化、习俗及军事战斗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妇女在劳动生产、军事战斗、社会生活、行为方式以及思维习惯等方面又呈现出与封建传统妇女显著不同的精神面貌,独具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太平天国妇女精神风貌的述论,既认识其历史进步性一面,也不能将其作为太平天国妇女解放之论据。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家庭婚姻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婚姻问题上,太平天国一方面提倡男女平等,废除买卖婚姻,鼓励妇女进行再嫁等等;另一方面又实行多妻制,要求妇女奉行“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阻碍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这些却和太平天国本身革命理论相联系。太平天国的家庭婚姻制度有其进步的一面,也有其落后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妇女与太平天国社会》一书,以太平天国是否实行男女平等政策,有没有形成妇女解放运动为研究主旨,对洪秀全的妇女思想、太平天国妇女的精神风貌,以及太平天国妇女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活动,作了翔实具体的考察,系统、全面地叙析了妇女的历史命运,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太平天国妇女与社会的研究专著。该书在谋篇布局上,采取纵横结合的分析框架,比较好地适合论旨要求;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历史学和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对太平天国妇女作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使全书在整体上显得丰满而有深度。资料丰富,评论客观公允。不失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6.
试论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解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天国起义中,曾发动和组织大批妇女与男子一道投入战斗。可是不少论者在评价这一点时,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发。有的把太平天国时期有关妇女的政策说成是:“破天荒地承认了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中国历史上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发生了“广大彻底”的“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妇女解放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的妇女服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的服饰,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的影响,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还没有对太平天国妇女服饰进行过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妇女服饰作为服饰中最丰富多彩的一页,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出太平天国独有的风格,直接生动地反映出太平天国固有的思想内涵、政治色彩、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女官的来源和途径主要靠地缘、血缘裙带和恩赏等方式升迁。女官的工作职责、内容和作用还只是作为太平天国政坛上的"勤杂工"而参政为官。大部分女官除了在女馆、女营管理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外,几乎没有人居于决策领导者地位,根本不能参与机要或共谋军政大事。女官在太平天国的整个职官体系中,作用微不足道,地位无足轻重,权力名存实亡。不能将太平天国妇女参政为官现象,作为太平天国男女政治平等和妇女解放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妇女向来是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太平天国却主张把妇女解放出来,使她们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同男子平等的地位。妇女们参军参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明清节烈妇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节烈妇女问题研究涉及贞节观念、节烈旌表制度、贞节教育及节烈妇女行为等,区域节烈妇女尤被关注,研究理念、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突破,但存在材料和观点脱节、史料挖掘和对节烈妇女生活实际关注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提倡男女平等,致力于妇女教育,历来被认为是太平天国运动妇女解放的重要内容。那么,太平天国是否实施了妇女教育?太平天国的妇女教育是仅停留在文件中的一种设想而已,因为当时的各种条件都不能提供实施妇女教育的可能。而科举考试设立女科更是对相关史料的误读。把推行妇女教育理解为事实从而作为太平天国妇女解放的依据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客家、壮族妇女遗风对太平天国妇女习尚和妇女政策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生产劳动、参军作战、参政为官、社会交际、恋爱婚姻、妇女不缠足、宗教活动、妇女服饰、妇女教育等方面。这种影响与太平天国发源地——广西地域客家和壮族妇女遗风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广西客家、壮族妇女习俗在太平天国内一种天然的继承和发展,并非是太平天国解放妇女所采取的主动措施。  相似文献   

13.
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在经济上,通过广泛参与生产劳动,获得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由革命前的依附体转变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婚姻上,获得婚姻自主选择权,取得了妇女自身的解放;政治上,逐步拥有选举权,涌现出大量妇女代表,成为政治的参与者;苏维埃革命中,积极参战,自觉扮演"革命战士"的角色.苏维埃革命时期,妇女逐步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从"家庭主妇"演变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治、经济、革命、婚姻上发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自身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与妇女教育政策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和评述,深入分析了自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学界对妇女教育政策的研究内容和现状关注度得到提升,梳理了目前相关领域的学者们对妇女教育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的探讨,并对既往研究的成就与局限做出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学界传统观点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一夫一妻"的配偶制,对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多妻制问题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至今还缺乏专论进行系统论析。其实,太平天国实行的是上下有别、等级森严的配偶制度。中下级军官和普通百姓实行"一夫一妻"制,高级官吏实行多妻制,诸王实行的是封建妃嫔制。太平天国领导人实行多妻制是不容置疑的。妻妾来源众多,主要使用强制手段掠取。妻妾在太平天国中境遇相当悲惨。多妻制给妇女和太平天国本身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付燕 《考试周刊》2012,(62):36-38
太平天国主张"天下一家"、妇女走出深闺,制定了设立女兵及废除妇女缠足等政策。从直观来看确实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妇女的处境,因此史学界对此大都认为是解放,尊重妇女。但从该政策实行的原因去看,是与太平天国的思想武器"拜上帝会"和起义初期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相联系的,其最终动机是壮大作战的革命力量,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作者提出太平天国并未真正达到尊重妇女、解放妇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客家传统看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矛盾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社会史、文化史方面探讨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内在矛盾性。客家传统对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有着深刻影响。太平天国妇女政策只是以一种传统“革新”另一种传统,它有文化革新意义,但没有达到解放妇女的高度。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内在矛盾性正是客家传统妇女观内在矛盾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8.
妇女观是社会对妇女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定时期妇女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反映。本文论述了从古希腊一罗马的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这一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的社会阶段对妇女的种种看法,同时也对妇女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地位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婢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尤其是后期的妇女政策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其存在的婢女问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此问题,不少学者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妇女问题等论著中均有涉及,但尚不全面.系统.究其原因:一是见诸史料的记载不多且分散;二是这些史料大多出自清方文人之手,可信度低;三是阶级情感使然.笔者对多种材料仔细爬梳,不揣浅陋,就此问题作一专门探析,敬请史学前辈与同仁们教正.  相似文献   

20.
妇女广泛参加太平天国的各种生产劳动和后勤工作,在客观上对解放妇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并不是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一大措施,只是广西客家妇女、壮族妇女劳动习俗在太平天国内一种理所当然的延续,是广西地方劳动习俗在太平天国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