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全球变暖的研究报告1996年7月12日,在气候变化组织公约(一份防止全球变暖的公约)的签约国日内瓦会议上,日本国家公害研究所和名古屋大学的代表出示了他们有关全球变暖的研究结果。他们预测,除非美国、日本和欧洲先进国家的CO2排放量在2010—202...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国际社会都在探讨如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在2009年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大会召开的前夕,爆发了部分科学家操纵科学数据的"气候门"事件.这给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以可乘之机来反对气候谈判,也给IPCC评估报告的可信度带来了影响,并相继引发了"冰川门"和"亚马逊门"事件,最终这些事件没有改变气候变暖人为因素影响的科学事实,但是引起了科学界对科学研究态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广东教育》2010,(4):51-53
原创预测1:简介岛国斐济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瑞典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开幕式后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太平洋岛国斐济代表声泪俱下地诉说全球变暖对他们国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误区一: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一般来说,其包括三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其中,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备受关注.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候变暖,但气候变暖无疑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今天.双语时代》2007,(7):106-112
“We're in this together”——几年前学者,政客用“共患难”这个口号来动员各种力量对抗全球变暖。现在人们却发现全球变暖也会“偏心”。实际情况是:富国造孽,穷国遭灾。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及相关命题真伪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不仅作为环境问题成了全球热点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了经济、政治等领域。对于全球变暖及温室效应,国内外科学界都有不同看法。从历史、现实和科学的角度看,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观点难以成立。即使全球气候真变暖,也是利弊都有。不必恐慌。一味宣传全球变暖,危害很大。而应把厉行节约、遏制全球“变脏”作为环保的主要目标,并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全面客观地介绍各种观点与现象。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怀疑论者和全球化的支持者的共同立场提出了全球社会变迁的未来特点以及全球治理的内容等现时代许多根本性的议题。全球化正在重组国家政府的权力、功能和权威使得行使权力的地域和权力主体发生了变化,使得世界政治遭到新限制和国家权力遭侵蚀。虽然存在挑战,但由于多重政治进程共同发挥作用,创建世界新秩序就有了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温平均升高,冰川大量融化,现今海平面升高了10至15厘米。这样下去,我国的上海、日本的东京、包括美国的纽约等将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美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仅占全球的4%,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占全世界的25%以上。遏制全球变暖,美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其目的是针对气候变暖,减少人类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一件有利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9.
既然全球变暖已经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如何在气候变暖中生存?现在该是目光长远的人们考虑除了阻止气候变化之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密切的关注。近几年,我国就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与国际社会开展了多项合作,中国和加拿大于2002年5月签署的“中加气候变化合作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公众意识和宣传教育”。此子项目的目的是将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各级决策者和普通大众,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暖"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热门的环保词汇——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入过多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是全世界环保组织关注的焦点,去年英国环保专家还在一篇报告中呼吁:全球变暖威胁数亿人生命。地球变暖了是灾难吗?它会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此,同学们所熟悉的大多局限于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暖冬"和"酷夏"了,想知道更多吗?就随着文章往下看吧。  相似文献   

12.
目前,针对全球变暖趋势,科学家们正在苦苦思索,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给地球降温、解决因温室效应引起的地球变暖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 全球变暖,人人皆知。然而2007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却语出惊人:"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的结果。"此言论一经抛出,立即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既定事实"的热烈讨论。其实,关于全球变暖中的"另类"观点还包括"变暖自然原因说"和"变暖利大说"等。那么,这些观点是否有道理呢?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金融危机"是这几年国际上最热门的话题。金融危机目前已稍有缓解,而全球变暖问题依旧形势严峻。全球变暖使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加剧了"厄尔尼诺"等现象的产生和危害,使临海城市和地区岌岌可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防治就应了解其形成原因。全球变暖有以下几个原因。1.人为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全球到底变暖了没有?"这个问题并没有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落幕而尘埃落定。人类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有种观点认为"全球变暖威胁世界"是危言耸听。"气候变化是一个被政治家操弄的科学问题,但他们坚持的只是政治原则而非科学精神。"69岁的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哈比布拉.阿卜杜萨马托夫如是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已成为最大的环境问题,关于全球变暖的报道到处可见。气候在变暖,且是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变暖,早已被奉为真理。一个看起来逻辑完美又浅显易懂的推理被重复强调: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增加,物种大量地灭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被淹没,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遭受致命破坏→人类灭绝,地球毁灭;为了避免灾难,人类必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强制进行碳减排和碳交易……但是,似乎很少有人对这个逻辑链条提出疑问。全球变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真的是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吗?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暖最伤害穷国李维译这个题目指的是粮食丰产地区,但是不要让它欺骗你。预料的全球变暖将可能危害许多国家(特别是较穷国家)的农业,这个课题的第一个国际研究这样警告说。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航天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农学家辛西娅·罗森茨韦格...  相似文献   

18.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地理环境教学中有关全球变暖问题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云贵高原干旱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变暖致使西南季风迁移路径异常;雪线上升冰川退缩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变暖使大气零度层海拔升高;寒带南扩热带北扩在于全球变暖使地球表层大气系统中的能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语出惊人: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的结果。这一言论,立即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既定事实"的热烈讨论。其实,关于全球变暖中的"另类"观点还包括"变暖自然原因说"和"变暖利大说"等。那么,这些观点是否有道理呢? 一、全球未必在变暖据中国国家气象局统计资料显示:就我国来看,近百年来的温度升温比较明显的是北方省份,而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气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人类发展的同时,各种生态问题也相继出现。全球变暖是各种生态问题之一,它正日益显现,并影响人类的活动。人类正采取积极行动,遏制全球变暖,减轻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