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探求和谐社会哲学思想的演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性认识;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使我们可以脚踏实地,树立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统一战线作为全党工作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将着力点放在各民主党派成员及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宗教工作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等方面.这些工作做好了,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影响和指导下,中国古代出现多次盛世.中国古代盛世的出现和古代和谐社会之构建,有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借鉴.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和谐社会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下,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实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实践和认识成果,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南.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蓝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不仅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有力保证。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为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8.
延安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党和人民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力量。新形势下,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开拓创新,同时延安精神也赋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延安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将延安精神树立在大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理清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问题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生物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健康、健美、长寿的人口身体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劳动者素质、提供精神动力及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