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华武术功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政治价值、健身价值、修身价值、医疗价值、观赏价值、自娱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探讨了中华武术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她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鸣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5):114-117
中华武术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文章从文化教育、强身健体、审美和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对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功能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武术文化,不断开发武术的价值功能,更好地将武术的价值功能寓于实践教学之中,提高学校武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讨武术的现代价值功能,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深入研究,不断开发,使其焕发光泽,造福于民众.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中,武术教学具有其特殊的社会价值.从武术教学价值论出发,对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地定位武术教学的价值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保证武术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避免武术文化的灭失,成为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的问题。作为武术教学者的高校,是实现武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当代武术功能价值产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武术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以保证武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雷 《家教世界》2013,(2):224-226
中华武术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容丰富、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文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武术的文化特性,为武术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研究小学武术的育人价值与教学策略,并整理归纳教学结果。教学结果表明,有效的武术教学具有立德、增智、强体等功能,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想充分发挥武术的育人价值,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迎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武术教学规律采取新颖、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赛促练教学法等,让学生享受习武过程并在实际生活中迁移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中华武术文化是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作用下,中华武术文化表现出了自身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而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促进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对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国外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是多方受益的。本文就从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其价值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剖析武术健身操的"形"与"意"及其文化内含,以此研究武术健身操进校园的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武术健身操进校园具有健身价值,武术的传承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特有的体育运动形式,是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等体育活动的总称,其中典型的代表是中华武术。人们可以从武术运动中把握中华文化的脉搏.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本文着重从武术的特点、作用及医用价值方面,探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武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进行分析,以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武术、了解武术,进而喜爱武术,并且愿意为武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扬出去。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制约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北京奥运之后中国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寻求中国武术套路运动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高等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在武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武德教育,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武德。对武德进行价值转换,通过武礼武技的传授、武术教师的表率和良好的德育环境,加强对学生高尚武德的灌输和培养.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探讨学校武术课教学中进行武德教育的意义、传统武德的现代价值以及进行武德教育的方法和要求,本研究采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访问专家等方法进行,结果表明,武德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有利于其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传统美德的传承,时代的变迁赋予传统武德新的内容,现代武德教学应注意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创建教学情境,武德教学应寓于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试点学校学生进行运动负荷测量的结果表明,《长拳》《剑术》《短棍》《趣味武术》课程的运动负荷是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中国武术段位制运动项目对青少年具有健身价值,可以在学校及社会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60年间.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许多次农民革命运动.一方面,武术作为当时农民起义主要战斗手段,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农民起义同时又使武术出现一些特征:秘密“社、馆”大量出现使武术得到迅速流传和发展;各类拳术派别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和推广;由农村的传播推向全国各个城市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及其实施方略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因其特有的功能而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科学的武术价值观的确立、武术需求的激发和满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武术活动的开展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融合等途径来加以考量和筹划,形成符合农村实际和有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略,使农村武术持续健康发展,功能全面发挥,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从"体育文化帝国主义"的视角以及"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下的梅山武术传承和发展现状来看,"蛮"是梅山武术的精神要核,梅山武术的"文化悖谬"主要体现为文化传统与现实诉求的矛盾;传统精神与现代价值的差异是梅山武术生存危机的直接导因,社会基础的变迁是梅山武术现代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升华梅山武术的现代精神价值理念,确立对梅山武术文化的认同与适应,重视传统的维系与超越是梅山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语境中,真正反映起诉裁量的是酌定不起诉制度。我国检察机关在不起诉制度运行实践中处境尴尬。要摆脱如此困境,制度上的保障和改变是必要的,作为决定不起诉主体的检察机关也应当转变观念,使每一个不起诉决定的作出都是建立在对案件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借鉴和吸收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基础仍是立足现实。要完善不起诉制度,必须使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使不起诉制度可以真正建筑于人权保障的基石上。  相似文献   

20.
唐代武举制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唐代尚武文化的载体和重要推动力。本文以唐代武举制及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对武举制与武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