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图版及图是书目数据的描述内容,其涉及的CNMARC字段主要有105和215字段.对比分析《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CNMARC105字段的“图表代码”可得,图版及图的CNMARC书目数据编制应以《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统一版)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CNMARC的协调性,将图版列为215字段$a子字段的描述内容,以重要性、顺序性和对应性等原则和方法著录215字段$c子字段,填写105字段的“图表代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ILAS中流通子系统“简单书目编辑”与编目子系统“书目数据输入”所形成的书目记录的不同,来对读者丢失图书后,所赔图书与原书不相一致的情况进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MARC21书目数据格式常用字段在西文图书套录中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录编目是目前西文编目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西文图书源记录与套录编目后书目数据的比较,分析了MARC21书目数据格式常用字段在我国西文图书套录编目中的使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上免费数据进行西文图书编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利红 《图书馆建设》2006,(4):51-52,55
为了提高西文图书的分编质量,我们利用OCLC免费的书目数据库的源记录进行西文图书套录编目,从书目数据、编目规则、编目规范等方面认真核对和修改,确保编目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5.
国际图联颁发的研究报告《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为改革传统的编目条例与机读目录格式(MARC)提供了新观念与新方法。编目工作的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描述了编目工作涉及的对象(实体)、实体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属性、关系对用户需求的映射,可以构建出具备最佳功能的书目记录与目录。E-R模型及其体现的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揭示编目工作的本质,为编目工作的变革指出正确的路向。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编目工作质量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一项基础的业务工作,是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图书馆编目工作在内容、方式、手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手工编目到现在的计算机编目,从过去各个图书馆“单门独户”的封闭编目模式,向集中编目、联合编目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编目资源共享。编目质量的好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RDA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编目工作中实现了RDA本地化.2015-2016年,国家图书馆组织制订“RDA本地政策声明”(NLC Ps),于2017年年初完成该项工作.NLC PS经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委员会审议并通过,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将在外文资源编目中正式启用RDA.新建记录采用NLC PS之后,对外文书目数据库中既有的AACR2历史数据的改造也需提上日程,从GMD的改造、规范检索点的维护、深化关系揭示以及技术支撑几个方面讨论国家图书馆外文书目数据RDA化改造问题,提出具体方案.图2.表1.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8.
开放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图书馆目录的开放和社会化编目丰富了书目服务形式。现行的图书馆编目工作未能充分利用开放环境带来的契机,在书目数据制作、书目规范控制、目录功能等方面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广泛的信息需求。在分析国际编目动态和国内外编目实践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图书馆编目工作的一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核心能力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目工作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通过联机合作编目实现书目数据资源共享、书目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控制、整合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以及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编目三个方面。编目工作在受到内外环境变化挑战的情况下,应通过四条途径保持和提升核心能力:更新编目工作理念、变革编目工作的组织管理;重视规范控制工作、推进书目标准化;整合各种资源、增强OPAC的服务功能;加强编目人员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编目领域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这一点上,国际图联(IFLA)迈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一步,1998年正式颁布采用计算机领域“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的研究报告“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简称FRBR)。该报告从探讨编目的对象——实体的属性与关系着手,揭示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开启了编目工作的新思维,“面向对象编目”的概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入藏图书日渐增多,作为图书馆基础业务的图书采购验收、分类编目、典藏管理等工作愈加繁重。为减少采分编工作的人工成本、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文章重组采分编工作流程,综合采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技术,设计适用于图书采分编业务流程的智能作业系统。该系统的落地将实现自动机械化操作替代重复的人工操作,完成自动验收、智能化分类编目等信息化数据处理,以降低图书馆员劳动强度,提高服务效能,深化智慧图书馆理念,打造“智能化编目”新业态,为未来图书馆业务优化提供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何少真 《图书馆论坛》2006,26(5):169-170,194
中文图书编目是一个需要精通分类,仔细推敲的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归纳,用具体实例探讨了在中文图书分类编目中常出现的错误,用以指导图书编目人员,避免和尽量少出现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14.
隋唐以降,四分法一直居于古代图书分类的主导地位。《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经、史、子、集之称谓来命名四部的目录学著作。四分法始创时期,该书类目设置不尽完善造成大量书籍依附现象,并对书籍的隶类及书目背后的学术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书光盘的分编及网络化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随书光盘的特点,探讨了随书光盘的分类,编目方法,提出了将随书光盘与图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旨在加强随书光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为读者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巧用CD-ROM进行西文图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BiblioFile 和CDMARC Subjects 光盘分别供编目和检索主题词用的。作者在利用这两种光盘进行大量分编中总结了一套还可用来对西文图书进行辨类、归类的一些技巧, 充分发挥了光盘在西文图书分类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The book"Qi Lu" compiled by Ruan Xianxu(478-536) was a compilation of bibliographies of both pulic and private book collections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ies (420-589).It represented at the time the national general bibiography of books.There were 6288 titles,8547 book cases,and 44256 volumes of books entered in the "Qi Lu"with a detailed and comple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which surpassed those of the previous dynasties and had a fairly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cience of bibliography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8.
出土简帛所见专门用于记录文献篇题的木牍主要有三处。其中,尹湾所出的1块篇题木牍记录了7种典籍的书名,可视为群书目录的雏形。银雀山所出的5块和阜阳所出的3块篇题木牍都是一书篇章目录。综合考察可知,《七略》之前的所谓"目录"主要是一书目录,相应的文献学问题主要是一书内部篇章结构及其关系,而不是群书目录所反映的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关系。并且,一书目录只有"目"而没有"录",具有十分明确的检索取向。表6。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9.
张新民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1):142-145
郑樵目录学思想由求书、校书及分编三个前后相衔接的阶段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开放性体系;这三个阶段又分别与辑佚学、校勘学和目录学紧密相关,其求书理论成为辑佚学的理论依据,校书思想进一步规范传统校雠学的范畴,分类编目则是目录学的理论基础,充分体现郑氏目录学思想的广义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试论梁启超近代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梁启超近代目录学理论和书目工作实践,阐述其治学之法和为学之道、传播资产阶级文化的目录学思想和方法。认为梁启超通过编撰国学举要书目和新学西学书目、改革图书著录内容、创新图书著录体例、创立全新的图书分类体系,并把书目的社会作用提高到国家自强的政治高度,为我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