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呼吸的艺术     
深泽 《网球天地》2008,(6):111-111
解剖学告诉我们,人的呼吸分为两种类型:以肋骨的运动为主体进行的浅呼吸——胸式呼吸和充分利用隔肌和腹肌进行的深呼吸——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保持腰部稳定,提高注意力,这对于网球运动来说,尤其受用。职业球员都会有意识地利用呼吸来调整状态和稳定击球,而具有较高水平的业余球友也有所领悟。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种呼吸运动的机理。外肋间肌和内肋  相似文献   

2.
曹金儒  刘伟超 《精武》2012,(9):82-8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对瑜伽的呼吸方式进行研究。瑜伽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喉式呼吸、锁骨式呼吸、瑜伽完全式呼吸等。其中腹式呼吸是瑜伽经常采用的呼吸方珐。对瑜伽呼吸方法的学习掌握,有利于瑜伽的入门以及向更高层次的提升,对于进一步的应用研究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调息健身记     
入夜,当别人进入沉沉梦乡时,一位少年却为了健康,一遍又一遍地利用腹部进行深呼吸.这个少年就是当年的我. 几十年来不懈的练腹式呼吸,使我的腹部皮肤坚硬无比,从健康上也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霍华德@希尔在其<九个长寿的秘诀>一书中的"怎么利用呼吸的活力”一章中,讲到了"腹式深呼吸”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他的观点和中国古人对呼吸的认识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龙须子 《武当》2010,(12):43-44
一、什么是逆腹式呼吸?我们的肺在吸气的同时,意念腹壁内缩,缩足,似乎腹壁贴住了腹背;呼气的同时,意念腹壁外凸,凸足。这就是逆腹式呼吸。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 :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 ,应激与血管系统的关系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主要还是采用药物及物理手段 ,而且这些方法又有明显的副作用或负效应 ,且成本高 ,价格贵。本研究旨在探讨腹式呼吸和放松训练两种方法对心血管方面的应激反应的对抗作用 ,以期寻找防治他们的良好方法。研究目的 :探讨腹式呼吸和放松训练对应激引起的T波幅度的降低和心率升高的对抗作用。研究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研究方法 :被试为 38名女大学生 ,分为 3组。其中两个实验组 ,分别作放松训练和腹式呼吸 ,一个控制组不做任何训练。…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呼吸运动以逆腹式呼吸的吐纳量为最大,血氧高,循环好,但要将呼吸变化为逆腹式呼吸,可不是容易的一回事。中外人士多用鼓小肚的办法,没有鼓起来也就算进行了逆腹式呼吸运动。这样就使逆腹式呼吸成为一个虚有的名词,其次鼓小肚很有  相似文献   

8.
龚编辑信箱     
一读者发来E-mail: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专生,最近在图书馆中看到《中华武术》期刊后,爱不释手。在拜读时发现一个问题,在第二期刊登的林永江老师的《学会"逆腹式呼吸法"》一文中提到打太极拳要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而在第三期刊登的黄志瑶老师的《懂得规矩打好拳》一文中则说,太极拳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请问,这两种呼吸方式是同一种吗?  相似文献   

9.
呼吸肌无力,易疲劳,肺组织的回缩功能降低是呼吸功能低下的主要表现。气功腹式呼吸运动方法,不但能锻炼呼吸肌,提高呼吸肌的收缩机能与耐力,增强呼吸功能,而且对改善人体内环境,调整各脏腑器官生理机能的稳定有一定作用,较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的呼吸锻炼,更适合于呼吸障碍者。  相似文献   

10.
耿贵山 《健身科学》2005,(11):33-34
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药物疗法副作用不小,疗效慢。可尝试运用按摩、训练、膳食调养等方法来进行综合调理。现介绍我自己在这方面的康复训练方法。一、放松呼吸静养法一般采用坐式,顺腹式练习。先放松衣带。呼吸采取吸少呼多的方式。先意守印堂穴20分钟;再意守气海穴呼吸30分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检验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 ,采用A型性格自测量表对大学生前后两次测试。结果表明 ,大学生中A型行为相当普遍 ,属于A型性格类型的学生较多 ,男生比女生有更严重的A型行为倾向 ;通过太极拳教学可以改善大学生的A型行为倾向 ,太极拳学习和锻炼是一种治疗A型性格的有效方法。太极拳学习和锻炼通过调节生活节奏、释放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打破强化A型行为的恶性循环———“快节奏生活方式→心理压力→A型行为→快节奏生活方式” ,达到治疗A型性格和干预A型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瑜伽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韧素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运用瑜伽功体位法代替一般的柔韧素质训练,对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有明显的作用。文章对通过瑜珈增强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持续进行10个月游泳锻炼的60名大学一年级女学生锻炼前后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游泳锻炼可一定程度降低女大学生体脂百分比,减轻体重,减慢安静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血压,提高肺活量。提示游泳锻炼有利于保持大学生体型健美,改善其心血管、呼吸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采用实验法,选取影响心理健康的几个指标,针对不同持续时间及频率的有氧搏击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8周的搏击操锻炼,有助于调节女大学生的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进而为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尊巴舞对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具备的各种功能,制定出适合于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尊巴舞课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余活动时间对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尊巴舞课程的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调节心理健康等。采用尊巴舞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内、外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推广性。并对利用尊巴舞课程为女大学生提供健身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对尊巴舞课程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男女生各90名进行中等强度的力量和有氧耐力练习实验,采用SF-36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试18周后,大学生生命质量因子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性别,相同体育锻炼类型力量练习除生理功能和活力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显;有氧耐力练习除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因子发生显著性变化外(P〈0.05),其它因子变化均不明;相同性别,不同体育锻炼类型男生在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女子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因子有方差显著性差异(P〈0.05),在活力、精神健康因子有方差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氧耐力练习比力量练习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对木兰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高校女生中开设木兰拳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通过对木兰拳运动的调查分析,功能论证,对木兰拳进入高校女生体育课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对112名处于颈部不适状态的高校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从运动干预改善学生颈部不适状况的设想出发,综合有关理论、实验方法制定运动干预计划与具体实施计划。通过运动干预前后进行对比,证明:运动干预可有效的降低高校学生颈部不适的程度,改善其身体状态,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学习效率、身体素质等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两方面考察一项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研究的干预效果:1)干预是否改变了假想的调节变量;2)调节变量的改变是否与行为变化有关。方法:准实验设计。大学一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旨在促进身体活动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及干预后第8周,测量所有学生的身体活动结果和5个相关调节变量。结果:干预在女生的2个调节变量(自我效能创造时间锻炼方面,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上有显著性影响;而在男生的调节变量上无显著性影响。女生的3个调节变量变化得分(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来自家人的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消极情感方面)是解释身体活动变化的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贡献因子,男生的身体活动变化中的2个显著性贡献因子分别是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变化得分,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的变化得分。结论:干预引起的女生的调节变量的显著改变与身体活动变化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关联。干预研究的有效性没有得到验证。今后要在变量选择的多样性、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干预内容及相关理论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瑜珈对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子宫血流的影响,为痛经患者瑜伽锻炼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温州医学院20名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1)和对照组(n=9)。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瑜伽练习,每周3次,每次1h;对照组除了不练习瑜伽,生活和学习规律与实验组相近。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实验前、实验2个月和实验3个月分别检测受试者月经来潮24h内子宫动脉和弓状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峰值比(S/D)的变化;同时对实验前和实验后痛经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2个月瑜伽锻炼后,实验组弓状动脉S/D值显著低于实验前(P〈0.05);3个月锻炼后,实验组弓状动脉S/D、RI、PI,子宫动脉S/D、RI以及疼痛程度都较实验前下降(P〈0.05),其中,弓状动脉RI、PI和子宫动脉S/D、RI还低于实验2个月(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弓状动脉RI显著降低(P〈0.05)。结论:瑜伽运动可降低子宫血管血流的阻力,改善子宫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