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研究纳西族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历史与现状,并结合档案文献与古籍、文物的关系,从多视角探讨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保护抢救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纳西族东巴文化深受现代文明及现代性的冲击,急需寻求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的平衡,本文阐述了东巴档案的现代性表现形式,分析东巴档案现代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东巴档案现代性应对机制,为东巴档案的保存提供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3.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文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文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文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文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文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文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人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  相似文献   

4.
和璇 《兰台世界》2007,(1S):15-16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入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东巴经档案保护的分布广泛、保管单位多、管理封闭、流失和损毁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以法规为依据,加强东巴经档案的抢救、整理和利用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加大保护经费投入、实施技术保护,更好地发挥东巴经档案为丽江地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东巴档案与丽江旅游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毅  张会超 《兰台世界》2006,(14):12-14
丽江旅游再创辉煌需要发挥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功能,而东巴档案作为东巴文化的产物,在丽江旅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丽江旅游则促进了东巴档案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8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公布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共48件(组)档案文献入围,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以整体文献群的形式入选. 2003年,"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经>手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8月2 8日至30日,在波兰格但斯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评审会)上,由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申报的东巴古籍文献,被评选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通过这次评审会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档案有2 3项,东巴古籍文献是此次中国唯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8日,我国第一批4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审定,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对于档案文献的管理正迈向新的阶段.在公布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48件(组)档案文献中,我省申报的《1915年云南护国首义档案文献》、《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文献》、《纳西族东巴古籍》等3件档案文献榜上有名.3件珍贵文献除《纳西族东巴古籍》外,其余两件均为云南省档案馆珍贵馆藏.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应仅局限于对其物质实体的关注,还应重视物质实体背后存在的文化因素。本文将静态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与反映东巴古籍文献内容的动态东巴文化视为一个整体,静态的东巴古籍文献主要由传统的物质载体材料组成,如布料、木料及占绝大多数总量的纸质材料;记录动态东巴文化的档案材料主要由新型的物质载体材料组成,如声像材料及数字材料。无论是传统或是新型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都作为一种可靠形  相似文献   

11.
胡大海 《新闻世界》2011,(5):246-248
东巴文化是纳西古代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教、东巴服饰等等。本文着重从东巴文字和东巴经两个方面,论述东巴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概况。通过比较分析东巴文化在丽江和日本传播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在当代社会和媒体运用中所产生的良好效应,并点出其可能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悠久的中国档案历史长河中,美丽的浪花俯拾即是.古老的甲骨档案,厚重的金石档案,轻柔的缣帛档案,华丽的皇家圣旨异彩纷呈,无不传递着中华遥远的文明之光.而诞生于远古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脚下传承至今的纳西族东巴经,则无疑是这些浪花中眩目的一朵.这种挟洪荒太古之美,满纸日月山川鸟兽鱼虫的象形文字档案,可谓世界档案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是纳西族东巴教祭司用东巴文和格巴文书写下来的东巴教经典,俗称东巴经.目前保存于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的东巴古籍文献共20000余卷,产生年代无考.主要记载的是东巴教祭司在祭祀仪式中诵唱的经文,是纳西族东巴教祭祀和占卜活动中使用的经典、书画和民间记事文书.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由云南省档案局和云南省丽江地区...  相似文献   

14.
该文献共20000余卷,保存在丽江东巴文件研究所。东巴古籍是纳西族原始宗教祭司即东巴使用的宗教典籍,有近一千种古籍,它们分别应用于东巴教各种仪式。东巴教是自发地产生于纳西族先民原始社会阶段,并流传至今的原始宗教。根据东巴教仪式类别,东巴古籍可相应分作:a.祈福类。b.禳灾类。c.丧葬类。d.占卜类。e.其他(相关杂书)。记写古籍的东巴文为图画象形文字,字型结构比甲骨文原始,有两千多个字符,其源甚古,从文字发展形态看是处于早期的古文字。纳西族的东巴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东巴古籍用纳西族东巴自制土纸做成,纸质坚…  相似文献   

15.
《湖北档案》2006,(3):F0003-F0003
该献共20000余卷,保存在丽江东巴件研究所。东巴古籍是纳西族原始宗教祭司即东巴使用的宗教典籍,有近一千种古籍,它们分别应用于东巴教各种仪式。东巴教是自发地产生于纳西族先民原始社会阶段,并流传至今的原始宗教。根据东巴教仪式类别,东巴古籍可相应分作:a、祈福类。b、禳灾类。c、丧葬类。  相似文献   

16.
数字人文技术为东巴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聚合、可视化呈现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利用protégé开源工具建立东巴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模型,通过知识节点映射将实例导入并存储于Neo4j图数据库当中,以生成的知识图谱关联呈现人、时、地、事、物等多维要素,最终建立东巴历史档案资源数字应用平台,发挥了东巴历史档案资源数字化共享、语义化检索,多领域服务及“文本+仪式”的互证性研究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丽江地区现存东巴文献遗产对于研究纳西族历史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保管在各个部门的东巴文献面临着种种困境。本文探讨了东巴文献保管中出现困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东巴文献遗产的永久保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各行业远程服务现状,及档案远程服务现状,提出了制约我国档案远程服务的主要因素,为以后档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是抢救和保护东巴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东巴经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中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分析在数字化过程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以确保东巴经典籍文献数字化的质量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调查广西高校档案干部队伍现状及其学术论文分析其科研现状,找出其存在问题,指出广西高校需联合组建档案科研团队的必要性,并提出组建建议,为开展广西高校档案科学研究提供借鉴,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