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鄂教版《科学》教材有关生命世界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提高课程意识,整合生命世界教学内容,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程理念,使学生初步形成生命价值意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从而落实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罗睿 《广西教育》2012,(28):40-41
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物质科学领域、地球科学领域相比较,更具生命教育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有如下要求:“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起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那么,如何使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促进科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合。一、转变观念,唤起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早在2004年的时候,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卢新祁教授就对我们国家的小学科学课程进行过全面的分析。他在报告中指出:"现行《教学大纲》中的主要问题:以知识为  相似文献   

4.
为遵循教学规律、推行科学认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育,采用"二四三"科学教学法,可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科学合理的优化,该教学法有助于有效评价体系的建构。该教学法完全符合科学认知规律、科学教育理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扬生命活力,体现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主旨。  相似文献   

5.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案例分析出发,对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思考,认为: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中“生命世界”这一块内容的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涉及的知识内容范围会显得比较难,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这一方面知识时,既能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又能增长科学探究能力,最终还能获取科学知识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发现用中医学理论中的“四诊法”来教学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的内容比较适合.四诊法教学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下面笔者就着重以三年级“生命世界”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对四诊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体悟生命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生命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生命科学教学有两重意义:一是使学生获得生命科学的认知,二是使学生体悟生命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前者是理解生命的科学,后者是珍视生命的存在。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生命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容易忽视体悟生命的珍贵和神奇,以致于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不够。"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  相似文献   

8.
<正>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生物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即探索性地学习生物课程,养成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对于农村小学来讲,如何进行"生命世界"的教学呢?学校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离大自然比较近的特点组织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0.
生命是生物的主要特点之一,生命观念则是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生物教学中培养生命观念,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自然观,可以为学生进行生物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文章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分析了生命观念培养的意义和路径,希望能通过生命观念培养让学生把握生物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生命世界"内容教学中,由于学生活动经历的缺失与情感的偏移,容易使原本充满情趣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现象。因此,将具有亲历、个性、寓乐等特征的体验式教学,融入科学探究学习过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将大有裨益。笔者从"丰富直观认知"、"建多元体验环境"、有效运用"解暗箱"、"建立长效机制"这四个方面进行实践策略阐述,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生命世界",为创新科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实例。一问题背景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基础学科。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涉及"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生命与宇宙"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探究呢?教师要积极开发实验、巧设实验,才能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进而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通过生命教学,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那英文 《成才之路》2010,(23):77-77
在小学科学中,生命教育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性、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四部分。在这些内容中,我想谈谈对于人本身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很难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教育是培育生命、发掘生命价值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正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本真教学就是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获取高分的工具,而是重视课程在学生生命发展中的作用,是一种绿色的原生态教学。生物学本身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教师更应该通过学科教学向学生传达生命的关怀,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下面,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生命领域的课程教学应尽可能把学生置于真实的生命世界中,使学生具有真实的生命体验。科学教学应该引导儿童关注身边的生命世界,同时关注儿童自身的生命成长。儿童行知田园课程努力让科学教学走向田园、回归本真,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生命观念"是抽象的观点或者想法,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地做好"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培养中的渗透,不仅是完成高效的教学任务需要,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念的迫切需要。生物教学中对于分子、细胞以及遗传进化等科学的研究,能够为"生命观念"的培养提供平台和基础,"生命观念"的渗透能够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际,总结了小学科学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几种教学原则与策略,并结合教学案例阐述每种教学原则与策略的主要特征、活动经验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德育教学能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学生勇于认识探索自然,体会生命的奥秘,理解社会的复杂,逐渐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世界眼光,培养成为中华民族龙的继承人是现代教育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内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程四大领域内容之一的“生命世界”部分,为小学生提供了诸多培养科学素养的机会和可能。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一直怀有浓厚好奇心的神奇世界,一草一木,伴随着他们的童年生活。科学课教学中,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得以呵护,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使其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情感。在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很好地亲近科学,只有让学生亲近科学,才能走进科学;只有走进科学,才能让学生领会科学的迷人魅力,进而热爱科学,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