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呼吸机能进行测定,了解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呼吸系统基本状况,为客观评定该运动员肺通气功能积累资料。方法:安静状态下采用实验法对我国单板17名运动员及沈阳体育学院非体专业学生呼吸机能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①女子实验组ERV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男女实验组深吸气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②女子实验组FVC/BMI显著性高于对照组;③男子实验组极量运动时VO2max/KG、持续运动时间及O2Pulse显著高于对照组。女子实验组VO2max、持续运动时间及O2Pulse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①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深呼气量、补呼气量高于非体专业学生,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呼气功能优于吸气功能。②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肺通气及小气道通气能力高于非体专业学生,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肺泡通气量。③可将ERV、IC、VO2max/KG、极量运动持续运动时间、O2Plus作为评定单板U型场地滑雪女子运动员等级的肺功能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东省游泳队18名队员的心电图、脉搏图、肺活量以及最大吸氧量等指标的测量分析,研究了游泳运动员的心肺机能,并与文献报道结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山东省游泳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肺功能、女性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高于文献报道;而男性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低于文献报道结果。游泳运动员的心电图的异常率为28%。提示:山东省游泳队女性队员的训练应着重提高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而男性队员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心泵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在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国家游泳队12名男子运动员、14名女子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赛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各部分机能指标随运动强度呈现不同的阶段变化,赛前1周基本调整至较好状态,提示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训练安排基本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了解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肺通气机能及其与成绩的相关性,以期发现问题,指导训练。研究方法:以国家赛艇集训队11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赛艇运动员肺功能特点FEV1%(T)为76.5%,显著低于正常成人83%的标准,但FEV1%(G)却达到了93.29%,FEV3%达到了99.98%,超出了普通成年人的水平。说明赛艇运动员吸气不充分,呼气功能相对好于吸气功能。2)赛艇运动员肺通气功能与2 000m测功仪成绩相关性研究发现2 000m测功仪成绩与多数肺功能指标间存在中度甚至高度负相关,即肺功能越好,测功仪上2000m用时越短,成绩越好。结论:赛艇运动员肺通气机能良好,但呼气机能相对好于吸气机能。赛艇运动员肺通气机能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中、高度相关,肺通气机能越好,比赛成绩越好。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不同泳姿(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为研究视角,对我国78名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损伤主要类型是肌肉韧带拉伤,不同泳姿由于技术特点导致损伤部位存在差异性.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多个因素的相互结合作用,主要包括训练因素、身体素质、心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分析和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损伤致因,提出合理的损伤预防建议,以期能减少运动损伤患病率,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和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T水平、免疫因子和心肺耐力进行分析,探索三者之间关联性,为表型组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581名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基础数据、骨龄、心肺能力等指标。结果:在骨龄、T、Total IGE、IGA、VO2max、VC、FVC、FEV1.0、MMF、PEF、PEF25、PEF50、MVV、TV水平,男性游泳运动员显著高于女性游泳运动员(P<0.05或P<0.01)。在IGM、IGG、FEV1.0%水平,男性游泳运动员显著低于女性游泳运动员(P<0.05或P<0.01)。在整体相关性中,T水平与VO2max、VC、FVC、FEV1.0、MMF、PEF、PEF25、PEF50、PEF75、MVV显著相关(P<0.05)。IGM水平与PEF50、PEF75、RR显著相关(P<0.05)。IGG水平与VO2max、FVC、FEV1.0、PEF、PEF25、PEF50、MVV、RR、TV显著相关(P<0.05)。IGA水平与VO2max、TV显著相关(P<0.05)。IL-6水平与FEV1.0、RR、TV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999-1001
目的探寻游泳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和运动表现的关系。方法对随机选取的20名女子游泳运动员和15名男子游泳运动员进行双腿降低测试、40m短跑、纵跳和投掷实心球4个项目测试。结果游泳运动员投掷实心球与核心稳定性呈负相关(r=-0.367,p<0.05)。结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与其核心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核心力量是影响游泳运动员在水中保持身体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的重要因素,运动表现越好的运动员与核心稳定性的关系越明显,且核心稳定性会影响运动员上肢发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参加2012年首都(北京)高校游泳锦标赛的81名参赛游泳运动员为调查对象,使用王力翻译修订的Gross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测量其情绪调节策略.旨在揭示大学生游泳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分析其在性别、年龄、运动年限、运动等级等因素上的差异,以期为大学生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宁 《四川体育科学》2012,(1):30-31,60
目的:研究我国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身体成分与身体机能特点,为水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研究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BODPOD空气置换法,对自我国5支省代表队的55名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进行体成分与身体机能测试,并按照运动等级的不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名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为24.02±4.86;健将级运动员比一级运动员的体重、握力与台阶指数都明显较大,差异具显著性(p〈0.05),其它机能指标不具显著差异;我国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我国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高。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些反映女子水球运动体质要求特点的测试数据;发现女子水球运动员有较高的体脂含量,应控制身体脂肪含量;健将级运动员比一级运动员体重更大,有更强的心肺功能与上肢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军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34-34,37
目的:探索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全运会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为运动员在全运会期间取得好成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血清肌酸激酶(CK)、睾酮(T)对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6人进行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结果显示:HB在131g/l-138g/L之间,赛前接近140g/l;BUN在5.9mmol/l以下;CK在正常范围内;T在34.6ng/d-42.5ng/d之间。结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良好,能够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将身体机能状态调整到最佳,为比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