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S的爆发流行,是无数次生物性灾难中最新的一次。历史上的全球鼠疫、流感大流行曾导致数千万甚至上亿人感染或死亡。有毒化学物质和核辐射这类非生物因素,一旦出现大范围严重污染,也同样波及区域蒙受灭顶之灾。上个世纪90年代的印度博帕尔毒气严重泄漏和前苏联(现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引发的生灵涂炭、田园荒芜的人间悲剧,至今令世人记忆犹新。我国就疾病而言,正承受着双重负担,虽然一些传染病被控制或消除,但一些新的传染病正在肆虐,原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在死灰复燃,传染病仍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  相似文献   

2.
SARS和禽流感的流行,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疾病的防治.中国疾病防治工作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防治.传染性防治有数百种疾病,但我国列为法定传染病有二十多种如鼠疫、副霍乱、白喉、流行性脑炎、百日咳、猩红热、流感、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疟疾、黑热病、出血热、森林脑炎、恙虫病、钓端螺旋体病,还有 SARS病等.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9,(9):4-5
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美)淮北辉克药业近期在北京联合宣布,能迅速杀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辉克肤净”系列产品研制成功,并开始投入产业化生产。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近年来,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流行加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尤其是当前在全球肆虐的新甲型H1N2流感,  相似文献   

4.
这篇关于严重传染病——鼠疫、天花、霍乱、流感、狂犬病和结核病——的讨论揭示了这些疾病对于人类所施的暴虐。逐个战胜这些疾病,是采用了讲究个人卫生、注意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媒介体和预防接种疫苗的方法,持别是在微生物学使人们合理地理解这些疾病之后。  相似文献   

5.
流感病毒由于其易于变异的特点,不仅会导致每年的流感流行,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新型动物流感病毒会不断跨种属传播,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甚至引起流感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威胁.由于流感病毒重配的复杂性,很难预测何种病毒会引起流感大流行,因此在早期发现具有流感大流行潜能的病毒对于降低其危害至关重要.近年项目组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逐步建立了各种新型流感病毒的监测和检测技术平台、结合计算机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预测预警技术平台,显著提高了我国早期发现各种新型流感病毒的能力,在H5N1禽流感以及2009年甲流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3月,针对上海新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项目组利用建立的技术平台迅速查明新型重配的H7N9禽流感病毒,并率先开展了病毒起源、感染和致病机制等系列研究,为我国成功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刘宁宁 《百科知识》2009,(12):44-46
面对全球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尽管美国等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对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反应过度,但有2003年非典教训的中国还是坚决按照乙型传染病的规定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7.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10):53-54
流感流行的警戒级别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流感大流行预警分为6个级别。第一级,流感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没有人因此感染。第二级,已知的家畜或野生动物中流行的病毒传染了人类,存在潜在的大流行威胁。第三级,动物病毒或人类与动物的流感重组病毒在人群中造成零星病例或小规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在人类的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些面目狰狞的幽灵究竟来自何方?你有没有想过它们来自动物?甚至来自于你身边的家禽或是可爱的宠物? 我们在谈到传染病的时候往往只想到人和人之间的传染,而从没有想到过这些传染源来自动物。然而,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传染病流行却千真万确都是动物传染到人类身上的。天花是从牛瘟传过来的,鼠疫是从老鼠身上传过来的,霍乱也是从动物身上传过来的,狂犬症是从狗身上传过来的,很多流感是从鸡和猪身上传过来的,麻疹是从牛瘟或是狗瘟传过来的,蛔虫病是从猪身上传过来的,疟疾、登革热是从蚊子…  相似文献   

9.
2007年1~8月份我地区仅发生一起动物间鼠疫疫情,除此以外没有发生一起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今年卫生部门加大了对学校疫情工作的力度,使全地区传染病发病人群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叶淑英 《科教文汇》2012,(21):131-131,146
人类历史上曾暴发过4次流感大流行,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和2009年"北美流感",每一次流感大流行都给全球公共卫生、社会经济等带来极大危害。本文从流感的流行史、流行的特点、死亡率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探讨,为全面认识流感,正确面对和科学防控流感大流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鼠疫的历史有很久了,从前在欧洲曾经有过一次大流行,三年之内死了二千五百万人。以后虽然没有流行过像这样大的鼠疫,但仍是常常发生。在中国,一九一○年到一九一一年,东北曾经发生过一次相当大的鼠疫,七个月里面死了有六万人。一九二○年到一九二一年,又曾经流行过一次,死亡有一万人。根据这些经验,我们知道,鼠疫是一种急性而且非常猛烈的传染病。鼠疫杆菌的菌体很小,长约二百万分之一寸,直径约有四百万分之一寸,一个针头的大小就可以放三十万万个。别看这种病菌小,但是毒力却很大,而且繁殖的又非常快,所以只需要几个鼠疫杆菌侵入到人的身体里  相似文献   

12.
天花、霍乱、鼠疫、梅毒等传染病,过去曾经广泛地流行于全世界,猖撅一时。可是目前,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已经消声匿迹,很少露面。代之而起的却是一些过去未被人们重视过的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这使人们产生这样一个想法:人类的传染病原体是否也像一般的生物一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流感在我国一度不受重视,人们不知其危害,"在传染病防控中排不上位置"。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流感造成的威胁是世界范围的。有资料显示,在人类历史上,平均每10年流感病毒就会出现新毒株,并  相似文献   

14.
流感、鼠疫、斑疹伤寒和霍乱等流行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远远多于有史以来所有死于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人数。科学家们指出,21世纪,这些流行病又有死灰复燃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十年来,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等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接连出现,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由于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病原有可能作为生物武器,威胁我国生物安全。文章分析国内外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流行现状,阐述新发和烈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生物恐怖威胁,探讨新发和烈性传染病防控研究的前沿技术,提出了我国新发和烈性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落成对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和生物安全的防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沙鼠鼠疫疫源地属于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历史上曾有多次人类鼠疫流行,自1970年首次得到鼠疫细菌学阳性结果的证实,到现在30年间就有13个年份中发生鼠疫动物病的流行,波及该旗5个苏木,流行面积10 840km2,占全旗总面积的48%.限于目前鼠疫防制的技术措施,鼠疫在很短的时期内还达不到彻底根除.  相似文献   

17.
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沙鼠鼠疫疫源地属于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历史上曾有多次人类鼠疫流行 ,自 1 970年首次得到鼠疫细菌学阳性结果的证实 ,到现在 30年间就有 1 3个年份中发生鼠疫动物病的流行 ,波及该旗 5个苏木 ,流行面积 1 0 840 km2 ,占全旗总面积的 48%。限于目前鼠疫防制的技术措施 ,鼠疫在很短的时期内还达不到彻底根除。研究长爪沙鼠鼠疫的预测、预报 ,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把鼠疫控制在鼠间 ,其意义是深远的。本文是在 1 988~ 1 999年系统监测的基础上 ,结合以前疫源资料的检索 ,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元统计 …  相似文献   

18.
正湖南桃江县的聚集性肺结核疫情虽然已告一段落,但是从中折射出的问题仍在,即征服结核病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难题,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管理层面来认知和努力。尽管结核病的暴烈程度不如鼠疫,死亡人数也不及流感,但是在所有传染病中,结核病在人类历史中存在最长久,危害极其严重。结核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古  相似文献   

19.
鼠疫再揭秘     
刘卫 《百科知识》2011,(22):21-23
鼠疫又被称为黑死病,原因是,鼠疫中的肺型与败血型患者死亡后全身皮肤呈现黑紫色。鼠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之一。人们通常指称的黑死病是1347年~1351年期间流行于欧洲的鼠疫,也是世界上鼠疫三次大流行中的第二次,当时造成了3000万~5000万人死亡,每3名欧洲人中就有1人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与西方殖民活动的频仍,洲际间的人员与商贸往来日趋频繁。国际传染病作为人类交往活动的附着品,冲破地域藩篱,横跨大洋两岸,开始波及全球,显现出全球化传播的趋势。鼠疫作为人类文明的噩梦,在19世纪末掀起了第三次流行狂潮。正是缘于这次大流行,中国近代国境卫生检疫事业在与疫魔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