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初中生》2002,(Z1)
四库书馆总篡之所设在圆明园文源阁。纪晓岚走路有疾步如飞的习惯,每天总在住所和文源阁之间匆匆往返。这天,同事彭元瑞与纪晓岚一块上班,可不一会彭元瑞就跟不上纪晓岚了。等他到了文源阁,纪晓岚已经阅书数卷。彭元瑞喘息着说:“纪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纪晓岚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彭芸楣不愧圣手书生。”“神行太保”是水浒人物戴宗的绰号,以走路快捷而著称;芸楣是彭元瑞的字,“圣手书生”也是水浒人物萧让的绰号,是梁山好汉中字写得最好的,故纪晓岚用来戏称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彭元瑞。随意中的一句对话,却成了一副巧对。有一个大热天,纪晓岚因为爱出汗,便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起来。这时,乾隆突然光临,纪晓岚怕皇帝说他光着身子不敬,便闪身躲到书橱后面,想等乾隆走后再出来。哪知乾隆明知纪晓岚在躲着他,可他就是不走。  相似文献   

2.
纪晓岚祝寿     
纪晓岚是清朝人。他学识渊博,文思敏捷,爱开玩笑。有一次,朝中的一个大官的母亲做寿,纪晓岚同他的朋友一起去祝贺。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见纪晓岚,便喜出望外,执意要纪晓岚题诗。纪晓岚稍微沉吟一下,便答应了。不料,他张口就说了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一听,大为惊讶:今天是祝寿的日子,怎么开口骂人了?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了下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哦,原来纪晓岚尊奉老太太为“九天仙女”,怪不得“不是人”了。这时,大家才转惊为喜了。于是,纪晓岚又吟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皆成贼。”自然,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3.
纪晓岚从福建回京,就任左春坊左庶子,一年后又晋升为内阁学士,深受乾隆宠爱。这年除夕,乾隆邀请纪晓岚共度佳节。乾隆看着内廷的几十盆寒梅正初绽花蕾,感慨道:“老翁秋枝看梅花,唉!青春已过。”纪晓岚见皇上颇怀伤感,便想让皇上高兴起来,忽听宫外爆竹声声,随即应道:“儿童侧耳听爆竹,噢!又是一年。”乾隆一听,觉得对句意境全新,充满向上的喜悦和向往,便高兴起来,夸奖道:“爱卿真是锦心绣口啊!”纪晓岚自己画了一幅扇面画,颇为得意,常常带在身边,有一次被乾隆皇帝看到了,他也十分喜爱,便索要,并让纪晓岚再题写一首诗在上面。  相似文献   

4.
乾隆是一个喜欢钻研学问的人。有一年,他和群臣们在一起讨论仁德,大学士纪晓岚也在其中。
  几个小时过去,乾隆也有些累了,就想放松一下,恰好此时在书上看到了“忠孝”两个字,乾隆想起知识渊博、机智敏捷的纪晓岚就在身边,突然玩性大发,就问纪晓岚说:“纪晓岚,我问你,这‘忠孝’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呀?”  相似文献   

5.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他出口成章,机智幽默,连乾隆也非常喜欢他.乾隆知道纪晓岚体态肥胖,特别怕热,一到夏天就会找个地方脱衣服纳凉,于是就想戏弄他一下. 一天,纪晓岚和几个大臣光着膀子正在聊天儿,乾隆突然从里面出来了.纪晓岚随便说了句:"老头子来了!"说完,他赶紧找衣服穿.但是乾隆已走近,大伙儿来不及穿衣服了,只好趴在地下,不敢动弹,连大气都不敢出.  相似文献   

6.
杜纯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6):21-23
当时,和得宠于乾隆皇帝,十分张狂。有一次,和和纪晓岚等大臣随乾隆乘船出行,来到纪晓岚老家献县不远的地方。这里两岸河堤较松软,被水浪冲出许多小穴窝,当地人以为那是乌龟王八寄居的地方,称之为“王八窝”。乾隆觉得奇怪,便问纪晓岚这些穴窝是什么。和在一旁答道:“圣上,这里是纪学士的老家呀!”纪晓岚当然知道这是和在戏弄自己,把这些“王八窝”说成是他的老家,自己岂不成了王八!纪晓岗不动声色地说:“禀万岁,这些穴窝密集的地方,便是河深的地方。”“何以见得?”乾隆问道。“这段河水暗绿,波大浪多,形成许多浪窝,这自然是河深的地方。”乾隆听了纪晓岚的解释,连连点头。“河深”与“和”二字同音,纪晓岚巧妙地回敬了他。看到皇上点头称许,吃了哑巴亏的和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看着纪晓岚苦笑。后来,纪晓岚因为得罪和,被他罗织罪名而发配到新疆。这天,一些好友来为纪晓岚送行,和也不请自到。席间,和竟不顾纪晓岚的感受,提议行酒令。见别人都不言语,他自己先吟起来:有水为清,无水也为青。去水添心便为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你情看我情。纪晓岚一听,这明明是对自己的挖苦、奚落呀。见和得寸进尺,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对和说:“既蒙和大人见爱,我只好献丑了。”他仰头吟道:有水为溪,无水也为奚。去水添鸟便为鸡(鸡的繁体字是鸡)……说到这里,纪晓岚故意停下来,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过了一会,他说:“实在想不出高明的句子,姑且凑合两句吧!”随后接着吟道:野兽得势皆似虎,落魄凤凰不如鸡。“哈哈哈……”众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和知道纪晓岚是在骂自己,却又不好发作,尴尬地笑起来……三年后,乾隆想编篡《四库全书》,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总篡人,在大学士刘统勋的举荐下,纪晓岚被赦免还京,从此开始总篡《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诗中都忌讳使用重句.在一首诗中,也很注意少使用重字或不用重字。如果一首诗里重句复字多了,诗味也就不浓了.但是,有的一首诗中重字较多,由于重字组合得巧妙,读起来倒也自然流畅,有趣有味.相传清代乾隆皇帝有一幅《百鹅图》,他让众臣在画上题诗.别的大臣都不敢下笔,唯独纪晓岚挥笔而就:“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食尽皇家千种禄,凤凰何少尔何多”.28个字的一首诗,重复的“鹅”字就有10个.前两句用宇重复,毫无诗味,但是末尾一句成了“压轴”句,表露了作者喜爱凤凰的思想倾向.传说清代有位文…  相似文献   

8.
围棋死活题     
乾隆38年(1773年),风调雨顺,国富民丰,天下太平。乾隆皇帝下诏,收天下遗书,开“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有人推荐纪晓岚(即纪昀)为总纂官。当年纪晓岚已经50岁了。乾隆皇帝打算试一试纪晓岚,看看他的才能,然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9.
“老头子”这一称谓,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年间.纪晓岚在翰林院编撰《四库全书》。有一天.纪晓岚和同僚们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子”,恰好被乾隆皇帝听到。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若能讲出道理.可免你一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趣说数字诗     
诗忌重字,数字尤其重复不得。可有几首带一字的小诗,却叫人拍案叫绝。请先看清代纪晓岚的《江上渔舟》。某年秋天,乾隆下江南。船过长江时,他站在船头,看到一个渔翁立于一叶小舟上,手拿一根渔杆,正在江岸钓鱼。一向爱吟诗的乾隆,很想把眼前的景色写成一首诗,但一时又想不出满意的句子。恰巧纪晓岚立在旁边,乾隆深知纪晓岚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想出这个难题,把他难倒。便要他把眼前的景物,吟成小诗一首,而且必须包括十个“一”字。纪晓岚明知难为,却不敢违旨,其他大臣也手捏一把冷汗。纪晓岚毕竟是天下第一才子,他沉思片刻,…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续集)中有个镜头:皇帝、和珅在一个亭子里用对对子的方式探试纪晓岚是真疯还是假疯,和珅出了这么一个上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叫纪晓岚对嵌字对。面对只知奉承拍马讨好皇上的和珅,纪晓岚装疯不答。和珅以为这下难住了纪晓岚,便抓住不放,一个劲地催促,哪知纪晓岚半睡半醒中哼出一联:“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此句一出,和珅似乎被揭穿了老底似的,尴尬之极。仅仅是嵌入两个虚词,就彻底扯掉了和珅那“高风亮节的忠臣”面罩,犹如一记闷棍,打得和珅再无还嘴之力。句中嵌入了这“矣”、“乎”两个虚词,语意翻新,真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2.
《旧闻新读》杂志2011年第10期载《荒唐纪晓岚:脱光衣服上班被乾隆捉弄》,一文,在其最后“个个草包”一节中写道:  相似文献   

13.
乾隆38年(1773年),风调雨顺,国富民丰,天下太平。乾隆皇帝下诏,收天下遗书,开“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有人推荐纪晓岚(即纪昀)为总纂官。当年纪晓岚已经50岁了。乾隆皇帝打算试一试纪晓岚,看看他的才能,然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14.
(一)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命纪晓岚书写折扇,写的是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书毕,乾隆看了看折扇,说:“这首诗你丢掉了一个字。”臣子奉命为皇帝写字,如此粗心大意是有罪的。纪晓岚接过扇子一看,果然将首句的“间”字漏写了。但他稍动脑筋,便镇定地说:“没丢字,我写的是词不是诗。”乾隆吃惊地说:“如是词你读来听听。”于是纪晓岚看着扇子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乾隆听罢,哈哈大笑,举起大拇指夸奖道:“聪明得很,狡猾…  相似文献   

15.
“纪昀啊,前几日你给朕看的一本叫什么《阅微草堂笔记》的书,十分的有趣啊 !”这是近日在上海地区创下收视率新高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的台词。最近,纪昀这个人物也似乎由于各媒体的缘故而日渐“走红”起来。   纪昀阅历深、交游广、学问博。因此这本花了他十年时间写成的数十万言的《阅微草堂笔记》可称得上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谈。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尽管电视剧中乾隆对此书的评价仅“有趣”二字,事实上,此书也确是趣味盎然。   笔记中有一则记述一对夫妻奇特遭遇的故事,是…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的纪晓岚很有才华,乾隆皇帝总想出题为难他一下。一天君臣来到关帝庙,乾隆忽然灵机一动,对纪晓岚说:“纪爱卿,关武帝君是个大忠大义之人,歌颂他的对联随处可见,可是从没有见过吟咏他夫人的对联。联命你即刻撰写一副对联,颂扬关夫人的品德。”  相似文献   

17.
清末小说家李宝嘉在他的《南亭笔记》里录有一段清高宗乾隆皇帝出谜戏群臣的趣闻:一日,乾隆在房中赏雨,那雨已渐猛,沟浍皆盈,坡间小草也渐为所没。看到这些雨中情景,乾隆忽然吟道“:大了小了,小了大了,大了就没了。”吟罢,即命身旁太监将这三句话的谜语传给群臣,限群臣第二天把谜底报来。群臣都不知皇帝何故出此谜语,更不知这谜语所射何物。情急无奈,便只好私下给那太监送礼,问明了乾隆出这条谜语时的场景。翌日早朝后,乾隆要群臣将谜底报来,群臣中以“雨中小草”应射者有二十余人。乾隆大笑曰“:错了!错了!”群臣顿感惶恐,唯有纪晓岚笑而不…  相似文献   

18.
纪晓岚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乾隆很想出个题难为他一下,以压压他的才气。一天,君臣来到关帝庙,乾隆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个怪题,对纪晓岚说:"纪爱卿,关  相似文献   

19.
名士与弄臣     
西哲洛特曾说过:智者游走于世间如入无人之境,无障无碍。纪晓岚绝对是一标准智者。说他玩世或混世自如均不过分,即使在伴君如伴虎这种极端状态下。然而心中无碍却是一绝高的要求,智者也心向往之。纪晓岚才思敏捷诙谐幽默,生平趣事多,是乾隆皇帝的开心果。某年大旱,乾隆下旨设坛祭天祈雨。一般祭祀时祷文均由臣下事先准备好,届时由赞礼官宣读即可,而乾隆套路与众不同,他喜欢舞文弄墨,炫耀文采。所以这次祈雨时,当赞礼官准备宣读祷文时,两眼转向了乾隆,只见乾隆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纸,交由纪晓岚宣读。纪晓岚受宠若惊,接过急忙打开,准备宣读。就在这时,他傻了眼,头上不禁冷汗直冒。原来是一张白纸,上面哪有什么祷文?他疑心皇上拿错了,却又不敢问。他微微抬头望望乾隆,见皇上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即刻会意这是皇上又在拿他开玩笑。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宣读起来。乾隆听着纪晓岚的临场发挥,脸上漾出满意的笑容。某年夏天,纪晓岚正在翰林院值班,他虽然很瘦,却很怕热,于是脱下上衣,赤膊休息。这时,乾隆驾临,纪晓岚穿衣已来不及,仓皇间躲(以上文章均摘自《一分钟中国名士趣味小品》)本栏责任编辑吴昕颖花季文苑在一张大座椅下。其实皇上一进来时就看见了他的狼狈样,只是故作...  相似文献   

20.
回文对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出巡,和大臣纪晓岚来到大佛寺旁的一家酒楼。乾隆举目一望,酒楼匾牌上书“天然居”三个大字,于是随口吟出一个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上联的后半部分,即是把前半部分几个字倒过来,要对出类似的回文下联,颇有难度。不过纪晓岚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大佛寺,还是马上就吟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纪晓岚对的下联中,有两个“过”字,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你能不能分别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