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生物的共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种都处于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内的物种进化是在生态关系中实现的,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孤立的物种进化。物种进化受到系统内其他相关物种的制约。因此,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内的进化,表现为该物种与其他生态相关的物种,以及相关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协调以及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2.
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认为 ,今天存在的物种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分子进化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在分子水平上的延伸 ,DNA分子变异和选择成为生物表现型性状进化的基础。研究分子进化可以了解自然界生物物种进化的分子机理 ,推动生命科学的理论研究。近年来以分子进化理论为基础 ,在应用研究方面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即分子进化工程。借助于人工合成或生物表达的手段 ,制造大量的变异体 ,根据需要 ,给予适当的选择条件 ,从大量的变异体中筛选出目标分子 ,从而在几天甚至几小时之内实现自然界可能需要成千上万年才能产生的选择。分子进化工…  相似文献   

3.
生物与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界。在自然界中,人与生物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生物,人类的活动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生物。生物的物种是否丰富,生态系统类型是否齐全,遗传物质的野生亲缘种类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人  相似文献   

4.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彼此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形成有规律的组合。物种之间的复杂关系,不仅影响着物种的生存,同样影响着物种的进化。一群体的进化与其他群体的进化相互影响,这种变化发展过程叫共进化。共进化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就捕食现象而言,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对被捕食者来说,最善于逃过捕食者的动物,最能生  相似文献   

5.
优良性格是在从小耳濡目染、亲身实践和体验的生活环境中养成的。我们决不要忽视环境的力量,更不要忽视幼小生命默默地适应环境的能力。在自然界,环境几乎支配着生物的进化。由于环境的影响,有的物种进化了,有的物种灭绝了,有的物种改变了它固有的形态,环境是自然界一位奇妙的魔术师,造就出千姿百态的生物世界。当然环境对婴幼儿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婴幼儿是环境的动物,环境可以把有些婴幼儿塑造成“天才”,也可以摘掉另一些智慧的“嫩芽”;可以造就一些伟大的人格,也可能制造一些可悲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因子起重要作用,它们就是生态、科技、社会和文化。生态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效应和尺度之一,300万年来,人类由极其弱小的物种进化而居万物之首。其对自然的影响也由小变大,进化的自组织演化出的能进行创造性符号思维的大脑和高度适应环境的“泛化”特征。现在已几乎找不到无人参与的进化生态系统,作为自由物种的人类,要对整个自然界的演化负责,要破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比照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对电子商务的生态构成和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提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从生物物种和非生物生态环境两个维度展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全貌,并探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电子商务生态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讲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变异对生物的意义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七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五章),可以适当引申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遗传多样性的内容。在讲解生物的类群和生物的进化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八、九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六、七章)可以适当穿插物种多样性,特别是与进化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另外,当讲到生物与环境、环境保护、保护珍稀生物等章节(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十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七、八章)时,我们可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联系起来,将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认为:物种是地球本身自然产生的,是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自然进化结果,进化是渐近的线性过程,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逐渐实现的。这个观点面对自然界生物诸多的现象显得矛盾重重,150多年来质疑之声此起彼伏,特别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物种基因被大量破译,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已经不符时宜。我们在"宇宙胚种论"基础上首次提出"生物分化论"观点:地球生命是在环境诱导下一级一级分化出来的,物种起源于地球以外的"宇宙文明","文明种子"随彗星来到地球,地球物种都来自于同一祖先,物种按照"宇宙文明"预设基因程序不断分化,根据不同环境形成千千万万个物种。所有物种都遵循"生死法则、生存技能平衡法则、种群纯正法则、物种可分化法则"。人类是宇宙文明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0.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提出:人类进化势头正日益减弱。按照进化理论,生物的进化是对群落内或种内出现的变异进行自然选择,通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代又一代形成优良物种。就  相似文献   

11.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重大工程 ,也是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 ,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产物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共同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还是人类未来食物、药物和财富的重要来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野生动植物以其特有的物种效应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 ,一旦遭到…  相似文献   

12.
所谓“生物侵略”,指的是特定物种从原本的生态系统中闯入其他生态系统中。特别重要的是,新的生态系统根本没有为这些“侵略者”准备位置,而“侵略者”们在新环境中却处于无敌状态,没有任何物种能对它们构成威胁。最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出了最具破坏力物种的“生物侵略榜”,10个物种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的生物是丰富多彩的,从起源上看,有些生物相距甚远却表现出相似的结构,有些生物之间又表现出一种相互协同,共同适应着复杂多变的环境。这实际反映了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趋同进化和协同进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化石毫不含糊地向我们表明:过去存在的生物已经大量灭绝,在地球历史上,已经灭绝的物种远比至今仍然存在的物种要多得多,它们是进化的终端试验品。——卡尔·萨根作者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告诉我们自然界存在着“自然选择”过程。但是在现代社会,自然物种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一产生,人与自然的联系,就成为自然界最基本的关系。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生物,与自然界其它的生命物种不同,是自然界唯一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作用的物种。  相似文献   

17.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二十一世纪,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消除环境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在生物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是:一、环保教育与生物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将环保教育逐步渗透到相关章节的教材中,如讲“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时,利用录像资料展示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生态系统各异,生物物种极其丰富,充分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讲述: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漫长岁月进化、发展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谐发展。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中,丰富多彩的生物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由于人类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威胁。首先,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受到威胁,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新疆虎、野马已经灭绝或在我国境内绝迹。其次,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受到严重威胁,如:昔日的罗布湖是水清草秀的一片湖泊,今日的罗布湖黄沙浩荡,日月无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第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第三,环境污染;第四,外来物种的入侵。针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及它们所有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式的生态系统与生物过程。它分三个层次,即遗传、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文章围绕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可持续发展与生物资源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某一地域上的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为一个系统,我们叫它生态系统,其生物部分则称为群落.如森林、草原、农田、塑料大棚等等.在环境变化不大时,各个生态系统内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稳定,这种稳定平衡的关系,叫生态平衡.在自然界,每一个生态系统内及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它的变动是绝对的,因为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必然导致生物体本身的量的增长和生物个体数的增加,这种数量的增减必然导致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的改变,经过一定时期以后,某些新的植物群落发展起来,对周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和人一样,是地球生命大家庭中的成员。每一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生态价值,每当人类剥夺了一个自然物种的生存权,就有可能失去一道维持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尊重其他生物,尊重生命,重视自然万物生存权,维持生物多样性。例如:我们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教育学生在做完实验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