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可嘉在40年代的一组诗学论文结集为《论新诗现代化》出版。这些论文代表着那一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最高水平,其指归是中国新诗现代化。袁可嘉构建了中国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诗的特质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指明现代诗是“包含的诗”,是“新的综合传统”,现代诗必须“返回本体”,戏剧化是中国新诗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正确理解“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消除对“革命论”的敏感与担心,我们必须认识到:第一,“后革命”时期,“诗界革命”与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的辩证关系;第二,不能任由新诗自然进化,中国现代诗学对促进新诗的发展已经而且还将产生巨大影响;第三.根据中国现代化与新诗发展模式的要求,现代诗学必须以辩证否定的方式才能促成新诗的复兴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正>诗歌是诗人内心思想情感的抒写和表达。《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是诗的国度,现代诗是中国诗歌史中的重要一员,又称“白话诗”“新诗”。艾青在《诗论》中说:“新诗是‘五四’运动的产物,……新诗是和共和国一同进入胜利的拱门的。”[1]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中国现代诗派,在大革命高潮跌入低谷之际,因“梦醒了无路可走”,徘徊在个人窄小幽长的“雨巷”,吟哦着个人的苦闷和颓唐,与时代斗争风云严重脱节;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的深重灾难面前,他们中一批人开始对民族解放斗争热情歌唱,诗风发生了重大转变,使之不仅超越了象征诗派,也超越了自身。在现代诗形建构上,他们经历了一个由追求新诗外在的音乐美到追求新诗内在情绪的韵律美及其表现形式的散文美、口语美的整合、嬗变过程,找到了一条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意境与西方现代诗艺嫁接的新诗发展道路,建立了“意象抒情诗”的现代诗的审美构型,为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从百年新诗发生学的视角入手,考察了中国早期新诗接受域外诗歌影响的基本途径,探讨了域外诗歌及其翻译究竟怎样影响中国新诗的发生,指出域外现代诗运动的兴起为中国新诗发生提供了现实资源,域外现代诗的广泛译介为中国新诗发生提供了现实基础,而域外现代诗的创译和模仿则为中国新诗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在如此特殊背景下,中国新诗的发生就开始汇入世界诗歌发展的大潮,成为至今尚未定型的中国新诗。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从本期起,我们开展“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我们对笔谈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将要持续几期的笔谈能“谈”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东西。中国现代诗学已经诞生近百年了。是时候了,需要回顾和科学地总结近百年积累的正面和负面的艺术经验,肯定应当肯定的,发扬应当发扬的,批评应当批评的,推掉应当推掉的;向伪诗学宣战,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推动当下中国新诗的振衰起弊。这是现实提出的问题,时代提供的条件,诗界普遍的希望,历史赋予的使命。对新诗的“新”和自由诗的“自由”,切忌误读。任何艺术都是有“规矩”的。这既是局限,又正是特殊魅力之所在。现代诗学的规范是新诗规范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当今诗坛有个重要动向:乡土诗人正在集结队伍,其宗旨无疑在于与现代诗为主流的新诗潮抗衡。这将是一场新诗艺术的较量。无论怎样,互相交融会是不可避免的结局。现代诗将从乡土诗受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消弭与读者严重阻隔的启发;乡土诗也将会以开放态度吸纳现代诗艺术上的成功经验。“现代乡土诗”  相似文献   

8.
百年新诗一提到建设与发展问题,传统与西方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种反复探讨也说明了新诗对自身成就的不自信和诗体建设的不成熟。值得欣慰的是在新诗招来更多非议的新世纪,现代诗学却表现得越来越成熟和理性,一个表现就是对新诗和诗学“中国风格”的倡导。  相似文献   

9.
译介学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而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其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对翻译展开迥异于传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重点探讨文学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中的中介作用、不同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的国别归属等。中国现代诗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轫于中国新诗诞生之前,译诗与中国新诗的“姻缘”决定了其与中国现代诗学之间的特殊关系,而译介学的兴起又为二者的联系提供了学理性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诗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是一篇综合性研究的诗论,它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综合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新诗底我见》是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之作。  相似文献   

11.
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科学地总结中国新诗诞生以来的经验和考察新诗的现状就会发现.中国现代诗学正面临三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诗歌传播方式重建。新诗面临二次革命.以迎接新的复兴。三大前沿问题就是二次革命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新诗的兴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诗自发端起,就在“变”与“常”的碰撞和纠缠中探索进路。时至今日,众声喧哗之下的诗坛积弊丛生,处境尴尬。如何处理“变”与“常”的关系,困扰着新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让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再次出场,将其纳入现代诗学理论建构的高端视野,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诗现代诗在时间上大体指20世纪的一种诗歌现象,在西方,它的概念基本相当于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则经历了从本世纪初第二个十年后期新诗的诞生与确立,到80年代中期与西方现代诗相对接,约七十年的形成时间.现代诗必须具备“诗性”。这里所指的“诗性”,其一是指诗歌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品类的主体化、心灵化特征,即诗必须是主、客体相互交融与渗透,必须是诗  相似文献   

14.
与诗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余光中现代诗学 ,反对狭隘单一 ,弃绝趋时媚俗 ,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特征 ;但又不同于古典诗学、浪漫主义诗学和现代主义诗学 ,并超越“五四”后新诗的多种既定模式 ,主张生命与“庞大而沉重的现实全部”相碰撞 ,在时间中燃烧 ,在“火浴”中蜕变 ,回到古典而又不同于古典 ,从而创建“中国化的现代诗”的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诗学话语体系具有浓厚的西方特征,与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谱系,其术语、概念、范畴主要是从西方输入的。在如何对待中国古代诗学话语和当代先锋诗论话语方面,中国现代诗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中国现代诗学不应该只是新诗理论,还应该包容古典诗学;不应该只是“现代”诗学,还应该包容“当代”诗学,特别是当代先锋诗歌理论。重建中国现代诗学,应该充分吸收中国古代诗学思想和当代诗论思想,使它既能够有效地言说古代诗歌现象,又能够有效地言说当代先锋诗歌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诗歌观念重建是现代诗学的面临的重要的美学任务,“诗是什么”是现代诗学无法回避的艺术难题。与散文的比较是诗歌观念重建的重要途径;新诗观念的形成还需要更多地从诗歌文本出发,研究构成现代诗歌之为诗的可能性条件,总结其中有意义的经验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在文本细读中逐渐形成新诗的观念,建构起新诗观念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新诗是与古诗相对而言,指“五四”以后的白话诗,又叫自由诗、现代诗。新诗与古诗不同:古诗语言深奥难懂,新诗语言比较通俗明白;新诗节奏自然,不讲究平仄对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不像古诗那样整齐;新诗每句字数不像古诗有严格规定,每首诗的句数也不作限制;...  相似文献   

19.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20.
本以徐志摩、戴望舒的某些诗歌为案例,力图阐释新诗的“叠现”艺术,认为“叠现”艺术源自中国古典诗歌的咏叹复沓风格,而新时期的现代诗和欧美的意象派诗歌由于理性化的追求,并不具备“叠现”这一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