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忆顾行     
“你知道吗?你是我当记者后,第一个采访对象。”这是顾行同志1957年末,闲谈中对我说的。那时,我从北京青年报社刚调入北京日报社文艺部。老顾是50年代初从前门区委宣传部调入北京日报社的。他刚当记者,就主持报上一个讨论栏目:《小红入队为什么难?》50年代初,我因《北京儿童》报停刊,留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少儿部工作,正调研少先队组织发展中“关门主义”的倾向。所以,老顾采访了我。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顾行同志,现任《北京晚报》总编辑、《北京日报》副总编辑。他应本刊约请撰写的这篇文章包括:①晚报的勃兴;②晚报特色初探;③晚报工作者的修养等三个部分,将分三期刊载。  相似文献   

3.
新“官”上任三把火策划:阿仲据《中国档案报》第66期报道:该报记者在湖北省档案局局长述职报告会上采访时,曾向在座的一位职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从本局干部中选一名局长,你推荐谁?”会后,局里一位女同志对记者说:你要问到我,我就推荐我自己,我觉得...  相似文献   

4.
也许是《宁波晚报》连续三次闯进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也许是《宁波晚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都获得了“小丰收”……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及会刊《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的同志约我谈谈体会。在新闻界同行面前,班门弄斧,实不敢当,但作业还是要交的。如何当好总编辑?如何当家理财?怎一个“难”字了得。然而难归难,假如把握住下面一二三四,你心目中期望的诸多“也许”,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对每一个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都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留在他的记忆里。十几年前,我作为《北京日报》的记者,采访过邓小平同志植树,是我终生难忘的。2月20日凌晨,噩耗传来,敬爱的小平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在沉痛的哀乐声中呆呆地坐着、坐着,第一次采访邓小平同志的情景,一下涌现在眼前,格外清晰…… 那是1985年的初春,小平同志作为全民义务植树的倡导者,已经连续5年以一个北京公民的身份参加首都的绿化植树活动,而《北京日报》的报道,一直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能  相似文献   

6.
我从50年代初起,就自费订了一份报,30多年了.这份报就是《北京日报》,所以,我可以说是《北京日报》的—个老读者了. 在北京出版的日报很多,我为什么选择订《北京日报》呢?同我的爱好有关,也同《北京日报》能基本满足我的读报要求有关,我打开《北京日报》,常常有一种亲切感.作为居住在首都的一个公民,当然想了解发生在北京的事情.在这方面,《北  相似文献   

7.
中宣部关于《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六届政协二次会议新闻报道工作总结》中,在谈到各新闻单位的宣传特色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例如北京日报,这次得到了一个采访名额后,这一个记者就采访了12篇报道,使北京日报关于会议的宣传大为增色。”总结里说的“这一个记者”,就是最近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北京日报政法部记者郑理。他在拚搏会议报道要搞出特色是比较困难的。象全  相似文献   

8.
李甲成     
李甲成,1944年12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大专学历。现任太原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主管《太原晚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1997年当选太原市人大代表。 该同志从六十年代初,就十分热爱新闻报道工作,在省、市报刊、电台曾发表过多篇作品。1971年,从县通讯组组长岗位调入山西日报社从事记者工  相似文献   

9.
关于写作上的“少—多—少”,有哪位先贤提过,我不知道。我正式听到这个说法,是前不久从我的老同事——八十多岁的张黎至同志那儿听来的。 张黎至同志在30年代便参加了新闻工作,有着丰富的新闻工作的经验。他写文章,在文字上非常讲究,因而他写出的文章干净而漂亮。1980年北京晚报复刊时,他已过了退休年龄,但王纪刚、顾行等当时晚报的领导仍然把他请了回来,让他带年轻的同志。后来,他还到文艺副刊部编《百家言》栏目。他退休后,每次回报社办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开始,我在一个乡担任通讯员,一九七七年十月到县委担任专职通讯干事。自到县委工作以来,我采写的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各种新闻体裁的稿件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及《北京日报郊区版》等报刊采用八百多篇(包括与记者合写的).有人问我:你写稿子一定有“诀窍”吧?其实,我的“诀窍”就是四个字:勤学多练。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到平谷县镇罗营乡当通讯员的,从那以后才开始给报社写稿。十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几年来我读了几本新闻学专著,又通过采写实践,使我对新闻报道兴趣更浓,不知咋的,竟做起了“记者梦”。请问,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国家正式记者? 甘肃靖远 路飞路飞同志: 你在当通讯员之初,就有当记者的强烈愿望,这说明你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是,从你给我信中说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有必要对你的想法加以引导,以便使你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轻装前进。  相似文献   

12.
谢歆 《新闻界》2002,(6):48
2002年8月5日,新华网、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京华时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30多家报纸、网站同时刊登或转载了我主写的《四川遂宁上演惊魂一幕400警力闹市追捕持枪越狱逃犯》一文,与此同时,全国许多报社的同行及朋友都打电话问我:“当时,你手持相机与特警在现场搜索持枪逃犯,逃犯随时有可能从暗处拿枪射击,你怕吗?”“不怕!也没有时间怕!”这是我给关心我的朋友们的答案。而这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采访,却成为我记者生涯中一个永生难忘的亮点!8月3日星期六中…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派出采访组重访“南京路上好八连”。我作为60年代采访过八连的记者之一,这次重返八连采访,深知个中的难处。《人民前线》报对于好八连的宣传,从1963年算起,至今已经四次掀起宣传高潮。好八连获荣誉称号的27年来,《解放军报》、《解放日报》等军内外报纸,差不多每年都要在一版显要位置宣传八连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这次我们组织重新宣传好八连,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文章做尽,点子想绝”,差不多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了。然而,在八连采访的日子里,我们采访小组的同志却感到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为营造浓重的国庆报道声势氛围,报社领导在系列报道上匠心独运,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策划了多个大型系列报道。60年前,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在商丘打响并在这里“收官”。为此,报社8月初启动“淮海故地行”大型跨省采访活动。《商丘日报》和《京九晚报》两报联动,记者从商丘出发,采访了淮北、宿州、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记者》杂志第四期“焦点”栏目刊发了几位新闻工作者关于“小分队记者怎么当”的文章。其中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杨三军说,对于不熟悉的题材,采访前的“恶补”必不可少;《解放日报》记者邱曙东说,我一边“恶补”信访知识,一边从“外围”接近张云泉。正因为他们在采访前特别注重“恶补”,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才出色地完成了采写任务。对这样的“恶补”,可用两个字概括:“善哉!”“恶补”就是在较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超量地补充马上要运用的知识和材料,以作采访的前期铺垫。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打无准备之仗…  相似文献   

16.
记者张沪     
《一个“场外记者”》在去年第十期《新闻战线》刊出后,象石子掉进池水击动片片涟漪,在新闻界引起了回响。有的同志为记者采访受到限制鸣不平,还有不少同志对张沪的“韧性采访精神”表示赞扬。我怀着同样的心情,去北京晚报了解这位“场外记者”的好经验。问到编辑部里的同志,都向我称赞张沪。只有张沪自己,一再说明,她三十年前参加了新闻工作,现在才开始学步,只能算个“老学徒”。  相似文献   

17.
今年《新闻战线》第三期,肖新生同志在《记者业务探讨》专栏中谈到以“静态采访”作为记者摆脱“尴尬”境地的手段。我想,这个问题很有商榷的价值。对于一个年轻的记者,“无知”不属“丑行”,而无知+固执,就不仅讨嫌,而且是致命的弱点。“静态采访”若作为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种是可取的,若作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3月2日.时年87岁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议上,热情赞扬当天《北京日报》刊发的两篇文章。散会后,华君武请《北京日报》美术部主任孙以增,带给《北京日报》总编辑一封信。信中写:“北京日报刘宗明同志:今天看北京日报五、八两版刊登彭俐同志两篇文章《质疑皇帝剧》和《真想住在屏幕里》,写得深刻、说理。文风活泼可爱,嬉笑怒骂,大快人心。中央电视台(播)的皇帝电视剧我早已不看.但报刊上不断对一些把肉麻当有趣的电视剧吹捧炒作.实在可恶。谢谢北京日报.谢谢彭俐同志。”  相似文献   

19.
要把一张地市县报办好,最伤脑筋的恐怕是处理“向上”和“向下”的问题。50年代,我在湘潭地委机关报《建设报》当记者、编辑,嗣后到湘潭市委的《湘潭日报》,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听人议论颇多的一条“经验”,就是两眼必须“向上”;上边说什么,你写什么,上边没说的,你千万别动那个心思。当记者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跟市长、市委书记和  相似文献   

20.
在基层,虽然难以遇到“大记者”、“名记者”光顾,但是,省、市、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我却要接待不下十来个.可以肯定地说,我所接待的记者中,有的思想敏锐,有的务实求真,有的勤奋刻苦,有的公正廉明.他们都不愧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一神圣的称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原《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光羊老师,更是叫我难以忘记的一名好记者.1994年9月中旬的一天,镇党政办公室通知我,说是湖北日报一名记者来镇里采访,要我代表镇里陪同他“全程采访”.待我赶到镇里时,办公室的同志告知,记者已下榻在镇政府客室里.镇政府客室异常简陋,室中两床一桌,既无卫生间,也没有一台电视机,床是硬板床,桌是办公桌.我说:“怎么能把省报的记者安排到客室里住呢?”办公室的同志说,这记者坚持不住宾馆哩!办公室的同志把我领到客室,刚介绍完,光羊老师就一把拉住我的手,十分热情地说:“曾馆长,我打扰你了,实在对不起!我叫光羊,姓李,你就叫我李同志吧!”李记者一脸慈祥的笑容,头发花白,微胖的身体显得十分稳健.在办公室的同志离开客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