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我校在省教委倡导的“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树文明校风”教育实践中,认真学习与领会“三让一树”的实质,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着力实践。通过一年来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我们认为“三让一树”有利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大教育观”教育理念的具体拓展与表现。一、理清对“三让一树”认识的定位点  相似文献   

2.
三月下旬,在由省教委召开的、《四川教育》编辑部承办的“三让一树”教育实践研讨会上,来自省内40余所中小学、师范学校的代表就“三让一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省教委主任王可植、副主任唐朝纪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绵阳巾教委主任刘策作了专题发言。这次研讨会的宗旨是:围绕“三让一树”教育实践交流经验、丰富理论、深化实践。与会代表围绕中心议题畅所欲言、各扦己见,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3.
在“三让一树”的理论体系中,“让学生成才,比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奋斗目标,其中。比学生成才。是核心,而“树文明校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要使“三让一树”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下去,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把握其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并通过这项活动的广泛开展,来推动我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我市根据省教委关于在全省教育战线开展“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树文明校风”教育实践的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为主线,提出并认真实施了“三风一园”塑形战略,即:加强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和校园文明建设,努力塑造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不断深化“三让一树”教育实践,全面推动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文斗(成都树德中学校长):“三让一树”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新思想,是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它的“新”集中表现为明确提出了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新标准”和实现“新标准”的有效途径,即:“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三让”标准和“树文明校风”之途径。以“三让”为标准来评价学校工作,这就破除了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以升学率高低为唯一尺度来衡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旧观念。因此,“三让一树”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摒弃“应试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教育指导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三让一树”是省教委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7.
“三让一树”究其本质而言,不仅是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而且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宗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的具体体现。从目前的情况看,这项活动的开展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效。“三让一树”已从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扩展到校园文明建设和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教委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三让一树”教育实践以来,各级各类学校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树文明校风”作为办学目标,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践证明,“三让一树”教育实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教育战线实施“科教兴川”战略的重要措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  相似文献   

9.
一、开展“三让一树”活动,为我们加强学校管理,抓好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最佳切入点。去年初,省教委明确提出要在全省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三让一树”活动。广安作为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作为实践小平教育理论的窗口,理所当然地应走在这一活动的前列。广安地区从实现“一无三有”、“排除中小学危房”到继成都、德阳之后,在全省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营山县教委按照“围绕中心,深化改革,狠抓‘两基’,强化管理,苦练内功,争创一流,回报社会”的工作思路,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建设良好“三风”为突破口,规范常规管理为基础,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为杠杆,改革课堂教学为根本,实现“三类课程”有机结合为主要途径,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让一树”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初步实现了教育“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省教委号召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三让一树”活动,这是省教委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是加强师德校风建设的重大决策。“三让一树”活动重在树文明校风。只有争创校风示范学校,才可能使学生成才,家长放心,人民满意。当前,省教委颁布的《四川省中小学校风示范学校基本要求》,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是办学应该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落在实处的基本标准,是达到“三让”的重要条件。小学思  相似文献   

12.
通江县实验小学深化「三让一树」教育实践,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以整顿纪律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阶段,以提高师生凝聚力、创造力为目的的「三风」建设阶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阶段,以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深化“三让一树”教育实践,通江县铁佛镇中心小学以“树文明校风”为目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三文明”活动:在校做个文明学生,在家做个文明孩子,在社会做个文明小公民。这项活动推动了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家正对大门的墙壁上,贴着一棵彩色塑膜剪成的树——棕色的树干、黄色的树枝、淡绿的树冠。这是我们给孩子种植的一棵“成长树”。孩子7岁了,教育他成为我们的一大难题。对于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每个孩子都喜欢鼓励,何不给孩子种一棵“成长树”,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呢?  相似文献   

15.
“三让一树”是四川省教委为贯彻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重大举措中,“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指明了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奋斗目标,“树文明校风”则明确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切人点。实践证明,它具体形象、简明扼要地阐明了我省教育面向21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从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全省各地的基  相似文献   

16.
每当自己静下来的时候,总爱回忆那流逝的生活,走过的路。也许有人回忆过去是一种折磨,但是做为教师的我,觉得回忆过去能品尝到一些育人的乐趣。那年仲夏,我被调到位于翠屏湖北岸的高桥小学任教。暑假后刚开学,我翻开学生的学籍簿,发现在张志刚的名字下面画着一条红曲线,后面注着“歪脖树”三个字。我大惑不解.于是,在“歪脖树”三个字后面画上一个重重的问号。后来打听到,早在一年半以前这个“歪脖树”就失学了。  相似文献   

17.
黄红艳 《云南教育》2009,(21):43-43
我是一名母亲,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与女儿的相处中,我时刻扮演着母亲与老师的双重角色,既是慈母,更是严师。不久前,女儿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三生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回来后,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成熟、饱满的生命姿态,什么是人生意义的终极寄托!”女儿的举动,让我十分欣慰。作为家长,我对“三生教育”也有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统编五年制小语课本第八册入选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这首七绝的第一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人教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句中的“一树高”是这样解释的:“一树高,即一高树,一棵高高的柳树”.由此可知,参考书的编者把这  相似文献   

19.
即“知识树”,也称“知识能力结构概念图”。“一树”就是师生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建构,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树,依照课标(大纲)、考纲和教材将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整理形成一个树状知识体系或知识网络图:二是学科能力体系,即在知识树构建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其学科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孩子们每天喝足量的水,“请小朋友都去喝一满杯水”像一句口头禅一样,天天挂在了我的嘴边。一天,排练完团体操,我嗓子都哑了,便轻声地提醒孩子们去喝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拿杯子饮水。这时,达达小朋友飞快地向我跑过来,将一满杯热乎乎的水高高地举到我的面前,说:“王老师,请喝一杯水。”我眼睛一酸,禁不住眼泪流了下来。达达小朋友只有4岁,做出这样有爱心的举动,怎能不让我感动呢?为了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有一颗善良的关爱之心,我因势利导,在活动室外设立了一棵“爱心树”。我在用吹塑纸做的“爱心果”上写下:“达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