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文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文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文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文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文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文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文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人员文化、班级文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文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文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文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能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才是真正的优质学校。优质学校应该包含相互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结果层次;二是能力层次;三是化层次。创建优质的学校化,是提供“优质教育”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学校化不单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潜能、趋势和自我更新的机制。优质学校化的创建,应该是学校化的整体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实现学校化的优化:一是从学校化“分支群体”的维度,即校长化、教师化、学生化、行政人员化、班级化的优化;二是从学校化自身的“静态结构”维度,即精神化、制度化、物质化的优化;三是从学校化的“动态结构”维度,即学校化的水平、持续发展潜能、创新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优质学校”建设是创办区域性优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推进中小学“优质学校”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受教育者整体和数量上讲,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从受教育者个体和质量上讲,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积极创建“优质学校”,才能真正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是从关注学校局部工作到注重学校的整体特色风貌,是学校从变革的初步阶段转型为成熟阶段.学校文化是从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的核心,它既具有文化的一般共性,体现了学校的共同育人价值观,也展现了学校的独特性.从学校文化结构的三层次出发可构建学校特色结构——精神风貌、运行管理制度和物质活动,将隐性的学校文化转化为显性的指标,有利于学校厘清学校特色的层次及关系,为学校特色建设的自主实施、评估、调整打下基础.学校文化的建构过程就是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学校应当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沿"顶层设计—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经验提炼—特色学校"这两条路径进行特色学校创建实践.  相似文献   

5.
学校管理是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是学校的指挥系统,其效果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笔者于2010年4月新接任一所独立高中校长,在工作中试从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服务保障管理三个维度构建“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6.
戴军 《今日教育》2008,(6):20-21
学校在城乡教育统筹中,是构建均衡、公平、优质教育,培养学生,成就教师的基本承载主体。建设优质学校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这种优质有别于传统的以学校硬件的优劣、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的优质,而是从学校文化、课程改革、个性彰显三个维度来打造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优质学校。北碚正是借助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创建市级示范性特色中小学校、实施“C—R北碚模式”等机遇,来建没优质学校的。  相似文献   

7.
优质学校建设是时代的诉求与现实的必然.优质学校是一种过程、一种能力、一种文化,而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果,有着不同的评价指标和建设维度.优质学校建设关注的是学校能力特别是教师能量和学校文化能力的建设.同时,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优化、校长角色、办学模式等方面的重建都应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当下,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虚无化,无实质研究。有的学校有文化标签,无建设行为;有归纳过程,无演绎过程;有顶层设计,无实践支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二是空泛性,无自身特色。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口号一大堆,“争创一流”“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等,空洞无物,千校一面,无学校个性。三是割裂式,无整体设计。学校内部,办学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发展等,一个领域一个工作理念,一个领域一套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9.
优质学校成因及其创建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优质学校创建与"重点学校制度"密切相关."重点学校"成为政策扶持型的"优质学校";"改造薄弱学校"催生出自主奋斗型和集团依托型"优质学校";"示范性高中"评估成为"优质学校"的新准入证."优质学校"成因多样,其创建路径却殊途同归,即在"整体优化"中打造"个性".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是教师合作文化的创建平台。校本教研可以使教师从孤独型文化走向对话型文化,从工作者转换为学校的主人,从被动走向主动。在校本教研中创建一种理想的教师合作文化,主要通过培养教师的“专业对话”和“合作研究”;激活教师的合作意识;创设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