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升国  闫云霞 《传媒》2008,(10):23-26
伴随着《时尚》15岁生日的到来,中国时尚类期刊也迎来了发展的第15个年头,无论是品牌塑造还是版权合作,时尚类期刊都为我国期刊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活类,或者叫生活时尚类的期刊,在世界各国的期刊发展中,越来越成为引人瞩目的强项,而且明显地呈现着相互影响又相互竞争的态势. 今天,生活时尚类期刊如何既与国际接轨,又体现自我的神韵;怎样以自我个性参与构建多姿多彩的国际时尚文化,而不是消失在国际化过程之中,这已是中国与亚洲许多国家的同行们经常思考与谈论的话题.亚洲许多国家从事生活时尚期刊的同行们,已经在这方面做过探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3.
张伯海 《传媒》2004,(9):41-41
文化生活类,或者叫生活时尚类的期刊,在世界各国的期刊发展中,越来越成为引人瞩目的强项,而且明显地呈现着相互影响又相互竞争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朱郁闻 《传媒》2015,(23):33-34
时尚类期刊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链,它不仅能够传播时尚信息,推动时尚潮流发展,并且能够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为人们的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随着时尚类期刊的迅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追求高品质和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趣味.据一项调查显示,当今年轻女性关注最多的内容便是时装、美容、养生等,在这种情况下,时尚类期刊抓住机遇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两大阵营:女性时尚期刊与男性时尚期刊.  相似文献   

5.
西风东渐中国时尚类期刊的来时路时尚类期刊是与时尚产业相伴随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流人群,带动了包括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在内的奢侈品时尚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6.
时尚类期刊直接反映了城市人群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变化,同时成为时尚工业发展变迁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数.所以,研究时尚类期刊对观察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对奢侈品接受程度与变化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时尚期刊开始在中国风起云涌,进入21世纪,时尚期刊更是热闹非凡.据统计"在2001年,全国共有180余家新创刊(含改刊)的杂志出现,平均不到两天就诞生一种,其中时尚类期刊106种;与此相对应的是,同年全年倒闭的时尚类期刊共有54 种,平均一星期就有一家时尚杂志社倒闭"[1] ,一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时尚系的<时尚·COSMO>,虽然创办时间晚于,但却成为时尚期刊大军中的劲旅.从市场份额来看,这几年<时尚·COSMO>的市场份额基本维持在10%至15%之间,市场地位一直较为稳定,是<瑞丽·伊人风尚>的有力竞争对象 [2],以其市场地位奠定了整个集团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祝君波 《传媒》2004,(9):42-43
"国际视野,东方神韵"--生活时尚类期刊研讨会这个议题及时抓住了中国生活时尚类期刊发展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当前,海外期刊正在研究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也正在逐步接纳海外期刊的来临,但对这项工作提什么要求、做什么思想准备、确定怎么的发展方向,"国际视野,东方神韵"的提出,会议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际著名期刊纷纷涉水中国期刊业、特别是时尚类期刊。这不仅明显助推了我国期刊发展速度,更充分激化了市场竞争,显然,期刊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更好更快、也更具风险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8日是《时尚》创刊9周年的日子。9年来,《时尚》一直坚持着“国际视野、本土意识”的办刊方向,较早与国外著名期刊开展版权合作,借鉴国外富于办刊经验的期刊,逐步发展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时尚类期刊。  相似文献   

11.
石莉 《传媒》2014,(9):41-43
正2014年,传媒业迎来一个大变局的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传播使得传统媒体面临重重危机。而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曾经以中产阶层为主要阅读对象,倡导和传播精英生活方式的时尚类期刊,也开始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识别码"感到陌生,过去以"精英""前沿""时尚"而自居的时尚类期刊,如今亟需寻找新的价值定位,重塑新的"识别码"。近年来,国内诸多时尚类期刊纷纷就此进行探索,并力求转型与突破。"精英时代"的话语权不再长期以来,我国时尚类期刊的  相似文献   

12.
时尚类期刊在我国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中国期刊市场上最耀眼的亮点.尤其是一些国际知名刊物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ELLE、时尚系列、瑞丽系列等,此类杂志一面市就以新颖的面貌、前卫的理念、精美的内容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敲开了中国期刊市场原本紧闭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时尚类期刊怎样契合时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中国编辑》2003,(1):40-41
从1980年创办的《时装》、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上海服饰》到80年代末与境外合办的《世界时装之苑》,再到90年代以来涌出的《时尚》、《瑞丽》、《HOW》、《大都市》等,中国的时尚类期刊越来越多,越来越被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际著名期刊纷纷涉水中国期刊业、特别是时尚类期刊。这不仅明显助推了我国期刊发展速度,更充分激化了市场竞争,显然,期刊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更好更快、也更具风险的新阶段。期刊经营,内容为王。如何尽快、大幅度提高本土原创能力,持续保持期刊的准确定位和优势内容,是决定各类期刊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元晓 《出版参考》2007,(7S):19-19
时尚类期刊在我国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逐渐成为中国期刊市场上最耀眼的亮点。尤其是一些国际知名刊物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ELLE、时尚系列、瑞丽系列等,此类杂志一面市就以新颖的面貌、前卫的理念、精美的内容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敲开了中国期刊市场原本紧闭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的中国期刊界,有着众多体育明星、影视明星、歌星、艺星等帮衬的近千份的体育娱乐期刊引人瞩目。尤其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娱乐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这两类期刊由于有着较重的时尚气息和商业背景,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明星效应表现显著。然而,  相似文献   

17.
时尚类期刊的竞争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2004年5月的桂林书市上又传出,国内又有几家时尚类期刊即将创刊.在期刊市场上,时尚类期刊近年来渐成热点,在期刊产业中较为瞩目.时尚类期刊竞争环境到底如何呢?其经营决策者又如何判断自己的竞争行为?业界对此还未形成理性层面的探讨篇面,因此研究时尚类期刊的竞争环境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推动社会的车轮运行的正是我们内在的进行活动的冲动,而我们的理智则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能计算的时候加以计算,以便做出最好的选择."否则,很可能"企业家进行的是一场技能和运气兼而有之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杨春兰  黄逸秋 《传媒》2008,(10):26-28
“时尚”15年,已经成为期刊界的一个标杆;吴刘15年,共同打造着期刊界的一个品牌。关注“时尚”,吴泓、刘江已经成为两个不可忽视的符号性人物。  相似文献   

19.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10,(5):127-128
男刊销量首次出现下滑,季度同比仍然上升2010年第一季度,男性时尚类期刊的零售市场在2009年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同比表现出上涨势头。《时尚先生》《男人装》《时尚芭莎男士版》《时尚健康男士版》《达人志》  相似文献   

20.
世纪华文对报刊媒体零售市场长年连续监测,所监测的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是指市场零售价在20元(含20元)以上的女性类时尚期刊,所监测的17城市为北京、长沙、成都、大连、广州、上海等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