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调查和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损伤与生物节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体生物三节律与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和种类具有一定的联系,并分析处在不同生物节律的不同周期的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和特点,对防止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损伤、提高训练成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利用生物节律来安排周期性原则以指导运动训练,避免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生物节律(P.S.I)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和体育统计方法,对奥运明星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生物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性变化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且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程度具有专门性,证明P.S.I理论与运动训练和比赛成绩有密切关系,在体育运动实践中P.S.I.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P.S.I.理论尚需进一步修正,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运动损伤与生物节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调查、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运动损伤与生物节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和种类与其人体生物三节律具有一定的联系;人体生物三节律的综合影响力大于单一生物节律的影响力;体力节律与较严重运动损伤关系密切;对大多数一般的运动损伤而言,情绪节律较体力和智力节律的影响力更大;人体生物节律可作为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医务监督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人体生物节律与运动训练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合理利用人体生物节律规律对运动训练的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很有益处的。文章阐述了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节律与运动的重要关系,提出了重视运动与生物节律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依照传统生物节律理论方法,分别以23天、28天、33天为体力、情绪、智力周期来确定我省四名跳高健将比赛日各生物节律所处相位,我们看到:他们三节律相位组合与比赛成绩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规律性带有明显的个人特点。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据此调整训练方案、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使之在生物三节律相位处于非最佳组合状况时,也能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运动员竟技能力的日生物节奏和体力、情绪、智力的多天生物节律规律,及其在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不同机体状况下的表现特征,以及可变性与可调性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证了生物节奏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的影响的客观存在;探索了依据生物节奏的规律合理安排训练、调控赛前竞技状态、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已于12月1日起开始进行为期7周的高原训练研究。摩洛哥的奥运会冠军赛伊德·奥伊塔、卡利德·斯卡和布莱伊姆·博塔伊同来自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田径名将一道参加这个旨在了解高原训练与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关系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8.
提高篮球运动员体能的方法和营养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艾华  陈吉棣 《体育科学》2000,20(4):89-92
·篮球运动员的抗阻力训练很重要,尤其对提高弹跳能力很有帮助。不仅要在非赛季进行抗阻力训练,而且在赛季也要进行训练,否则,在非赛季经过抗阻力训练而提高的运动能力会逐步丧失。·对于篮球运动员以及其他从事间歇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营养措施上的重点是保证水和糖的充足供应,这对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非常重要。·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有:注意监测短期内的体重变化;强化正确的跳跃动作以及其它下肢动作的姿势;做好伸展运动练习,提高柔韧性;使用合适的鞋袜;进行灵活性训练,提高协调性。·要想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从停训后到赛前这段时间内,要充分休息和恢复,这很关键,良好的夜间睡眠尤为重要。机体需要一段足够的时间使体液和糖储备得到恢复,而且还有利于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我们观察学习许多世界级优秀田径选手的训练安排时,他们所承受的超常运动员负荷常常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训练负荷的逐步增加,并借此使人体产生“超量恢复”,从而不断提高竞技水平的道理也几乎成了大家的共识。但在增加训练负荷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以下因素,才能使训练过程更加积极有效: ·运动员的现有训练水平。 ·训练负荷的增加应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0.
前言 目前,关于人体生物节律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已应用到各行各业领域中。 为了搞好的训练和教学工作,我对部分运动员及学生进行了实验性的训练和测试。试图探索怎样掌握生物节律,科学的安排训练,教学,提高运动成绩和体育教学成绩,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游泳运动员的)优异成绩的水平,一般来说必须稳定或者逐步降低训练量,同时使训练强度达到极限。对于长距离项目的运动员来说,采取的方法是稳定训练量;对于短距离项目运动员来说,则是逐步降低训练量。有些高水平运动员试图通过提高训练量使成绩达到新的飞跃,但通常都没有取得成效。改变各类训练手段的比例关系,也有助于保持最高成绩水平。在大大降低训练量(每周40~60公里以下)的情况下,许多男子短距离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量,与争取达到最高成绩水平阶段相比大为提高(每周达9~11小时)。瑞典的彼罗·阿尔维德松和彼罗·约翰松,美国的詹姆斯·蒙特戈麦里和威廉·贝列特,以及阿列克塞·马尔科夫斯基,都认为他们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体育竞赛成绩的不断提高,短跑世界纪录一再刷新,成绩指标越来越接近人类体力和技术的极限。在体力、技术差距日益缩小的高水平运动员之间,运动员的胜负为一秒的几分之一。特别是在100米这样短距离的激烈竞争中,运动员的起跑反应速度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百米起跑反应时对成绩的影响程度对指导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了第1、2、3、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24届奥运会男子百米成绩在10秒以内的反应时和成绩的资料。分成两组,A组代表男子百米国际优秀水平组,成绩在9·79~9·99秒(平均为9·90秒)共计20人;B…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已经断言:运动过量必然会缩短人的寿命。德国《明星周刊》的记者就体育运动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以及运动员训练过量所造成的危险等问题,走访了布劳恩施维格市国立医学研究所所长、传染病学专家汉斯·E·米勒教授。问:米勒教授,运动医学相信体  相似文献   

14.
人体生物节律与田径运动员创优异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剖析91名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时的人体生物节律,发现人体生物节律与田径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运动员处在其生物节律的高潮期易创造优异成绩,且与生物节律高潮期的种类无关,反之,处于其3个低潮期时,不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处在其(1~2个)临界期中,并同时伴有1个以上高潮期,也能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少数处在其3个低潮期的田径运动员也能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在所有的田径项目中,三级跳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受其生物节律3个低潮期的影响最小,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在临界期易创造佳迹,他们受临界期的影响较女运动员小得多。  相似文献   

15.
一、苏联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 的宝贵经验 苏联跳高学派的创始人弗·姆·吉亚契柯夫在多年跳高训练中,非常重视力量训练,特别重视跳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他认为“掌握与提高跳高技术的技能,高水平全面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在选择和采用专项身体训练手段时,首先必须考虑一个最终目的——提高起跳中的功率”。  相似文献   

16.
布拉德·珀斯尼在欧洲田径联合会度过了一段时间,他提出要和塞格·巴布卡一起研究一个使撑竿跳运动员获得成功的训练手段。首先巴布卡坚持认为,运用斜坡进行训练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使运动员在提高握竿点的基础上,提高助跑的速度。即使运动员的技  相似文献   

17.
生物节律(PSI)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广泛收集了关于生物节律基本理论研究的材料以及生物节律理论在各学科中应用性研究的有关材料。通过对PSI周期理论资料的查阅分析,认为该理论将对运动训练及比赛产生重大影响,该理论将成为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并占重要地位。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物节律的掌握,可以更好地安排、控制和调整训练计划,使训练更科学、有效,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6):129-134
论坛对姚明成长过程的探析……崔鲁祥,李松(2·1)生物节律(PSI)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比赛中的应用…………………马毅,王志苹,陈维东(2·5)正确处理群众体育工作中的十个关系于晓光(4·1)…………………………………………………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张贵敏,曹继红(5·1)……………………………………杨森与体育…………………卢元镇,马廉祯(5·4)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于晓光(6·1)……………………………………………博士论坛体育和媒体结合的社会文化审视———解读电视体育……………………………林勇…  相似文献   

19.
节律性是人类生命特征之一。现代时间生物节律医学已证明,人的生物节律对工作、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若能与之保持同步性,将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在运动训练中,人体生物节律的作用,影响怎样?我们该如何与之相适应以提高训练效果?本文拟就该问题作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篮球运动员的生物节律性是生物遗传因素和长期专项训练相互作用的结果。篮球运动员生物节律模型的建立对于运动训练过程实施科学监控、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率、克服时差反应等通过调整个人的竞技状态以期达到全队状态“最佳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