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科书编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长期以来。教科书编写与设计被认为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对于编写与设计教科书的理论问题学者们探究得较少,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系统理论。教科书有特定的对象和特定的目的.发挥特定的作用,与一般学术性的书籍有明显的不同。Webinbrenner在讨论教科书分析时,认为目前教科书的分析中教科书研究有三类缺失:①理论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丁元丽 《成才之路》2011,(15):29-29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关于教科书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或者是因为教科书的课时安排问题,“书上的内容太多了,一课时怎么也讲不完。”或者是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取舍与老师的理解有出入,“这里的内容与标题是不相对应的,能不能课上不讲?”等等。而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则是老师讲的内容与教科书、与考试如何对号入座。因此常听到学生问老师“您讲的这些都在什么地方呢?怎么书上找不到呢?”“讲书上的知识就行了,干吗说那些多题外话呢?”“历史的东西在书上画画背背就行了,用得着这么多课时吗?”这些说法表面上反映的是社会上的部分人群对教科书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更深层次反映的则是对历史教育的错误定位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迁移练习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关键是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迁移练习。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设计一些迁移练习,通过训练,学生就会对新知识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讲正方形时,可设计如下迁移练习:1.什么叫矩形?当矩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它变为什么图形?2.什么叫菱形?当菱形的一组邻边互相垂直时,它又变为什么图形?3.上述图形有何特点?这个练习中,第一、二两个问题揭示了矩形和菱形的共同点,第三个问题对正方形的特点进行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的第24页,有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图2-9是一列火车的位移图像,线段OA和BC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在做什么运动?在4min内的位移是多少?通过12km用多长时间?火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6.
薛红霞 《山东教育》2002,(25):49-4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二册第8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过程:师:(课件展示图一)(图一)同学们,这是去年六一节时,我们学校最有名的美术老师设计的舞台图案,你们看漂亮吗?生:漂亮!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案的设计主要使用了那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找规律的知识内容,然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很快地明…  相似文献   

7.
童莉 《教育导刊》2008,(7):34-36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教科书的功能从控制转向对话,促使学生与知识的精神相遇,因此在教科书的设计中应注重知识为谁存在和以什么方式存在的策略。学生与教科书对话的实质是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决定了知识不仅应以“自为”形式存在,更应以“他为”和“人为”形式存在:不仅是实体性存在,更应该是关注关联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的关系性存在。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教科书的功能从控制转向对话,促使学生与知识的精神相遇,因此在教科书的设计中应注重知识为谁存在和以什么方式存在的策略。学生与教科书对话的实质是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决定了知识不仅应以“自为”形式存在,更应以“他为”和“人为”形式存在:不仅是实体性存在,更应该是关注关联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的关系性存在。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在提出科学知识时需要体现科学论证,从知识层面促使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教科书中的概念、规律以及观点,从素养层面提升学生进行严谨科学论证的能力.本文基于科学论证视角对物理教科书的论证结构进行了分析,探究教科书在提出物理概念与规律时的逻辑构成.以静电场主题为例,借助改进的图尔敏论证模型对比分析国内六版高中物理教科书,统计教科书中的论证结构类型,并对比分析了库仑定律的论证结构,从而得到教科书科学论证情况:总体论证结构较为严谨,论证水平不一;论证时常将权威证据和类比推理作为结论支撑;论证过程中普遍缺少反驳要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显化科学论证要素、设计科学论证习题、论证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安平 《化学教与学》2011,(10):66+47-66,47
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中.设计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教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根据原理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显然.  相似文献   

11.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进入九年级,我们将学习一门新课程——化学,当你领到九年级化学教科书时,可能要问:化学是什么样的科学?这本《化学》有些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课时的教材分析、教法选择、目标、教具等略。这学期我们来学习这册生物(示教科书)。同学们想想,谁能记得上学期学过的有关生物类群知识。我们学过哪些类群?(生:……;教师评价。副板书。植物、细菌、真菌、病毒)。尤其是植物这一类群,种类很多。谁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生:……;教师评价。副板书:30多万种)。除上述己学过的生物类群,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的(再次示教科书):动物(副板书:动物)。大家看书的封面,爬在树权上的动物叫什么?(生:…·…  相似文献   

14.
当学完初中三年数学课程+即将开始数学复习的时候。能不能静下心来想一个问题:数学给了自己什么?或者换个问法.经过三年数学学习.学到了些什么?在“知识与技能”,在“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在“情感与态度”诸方面.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收获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郭益凤 《教书育人》2001,(12):38-39
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总和。而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和信念。一种语言的化背景知识是极基物。鉴于外语教学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化背景知识全部传输给学生。这样势必要进行取舍。那么,取舍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内容应该而且必须放在语言教学中,哪些内容可有可无,放在语言教学中?有人把化仅仅看作是有关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等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专题。化背景知识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我们要分清语言教学中背景知识的不同性质,了解什么是知识化,什么是交际化以及它们概念的特点,了解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各自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培养徐世德历史思维能力的内涵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知,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7.
(新大纲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教学片断的设计就是从此出发的。) 师:你家住房是多大的? 生:86平方米、102平方米、58平方米…… 师:这些数据是指什么说的? 生:指住房的面积。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新的知识──“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师:(指黑板和投影屏幕)黑板和投影屏幕比,谁大谁小? 生:黑板大,投影屏幕小。 师:黑板大投影屏幕小是指黑板和投影屏幕什么说的? 生…  相似文献   

18.
也许很都人会简单认为人是一个生物体除了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外,是不可能有什么物理学上的知识了,更不可能会涉及到什么电学上的知识点了,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如果有电为什么我们会感觉不到呢?其实在我们的身体中同样有许多的电学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几个例子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9.
<正>1.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论文是什么?基本要素有哪些?具备什么典型特点?目前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论文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审稿和阅读经验,我认为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论文是对课堂教学的教、学、评等方面的实践研究、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研究论文与其他论文一样,需要结构完整,如包含摘要、引言(或研究背景)、论文主体(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发现、教学设计与实践等)和结语。  相似文献   

20.
高拴文 《甘肃教育》2008,(22):39-39
什么是生物?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这是每一个学生开始学习生物学知识时首先就会遇到的问题。新版七年级生物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