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旧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中极少使用或不使用的词语,由于社会因素、语用因素、语言本身特点等原因,一部分衰亡的旧词语复活了。“旧词语的复活”是现今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可把旧词语的复活分为不同的类型。旧词语复活之后,又重新流行起来,不宜再看作是旧的词汇单位,应该摘掉“旧”的帽子。  相似文献   

2.
杨海梅 《双语学习》2007,(4M):82-83
语言的学习是语言知识积累的过程,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丰富的词语力量不仅有助于我们表达思想,还有助于我们对周围人们语言的理解,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篇文章里,本人通过树枝状联想法、应用DVD、构词法、直观手段等方式提高学生词语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由作用不同的各类词语构成。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利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的水平如何,直接取决于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表现为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本文仅就锤炼词语的现实意义、要求和方法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分别研究。词语的语言义是词语处于备用状态时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是人对所指的认识成果在意识中的完整的积存。处于具体语境中的词语的意义是这个词语已有的语言义的呈现或变异。词语的语言义分为3类:日常义、学术义、背景义。词语的语言义是社会集体认知活动的成果,个体所掌握的词语语言义的信息量的状况,决定或影响人的言语行为。附着于一个词语的语言义属于全社会,个人习得、学习的词语的语言义在意识中潜藏,成为个人选词造句、理解言语的依据。词语的语言义在意向性活动中显现于意识;在言语活动中显现于命题。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信息.通过一种语言的词语,可以窥见使用此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梁莹 《华章》2012,(25)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部分,文化差异在词语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乃至认知视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这些差异引起的词语的文化意义在语言上的差异.只有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对从事翻译的人来说,探讨语言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部分,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和比较词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它主要表现在词语的联想意义、词语的不等值现象和词语的概念分类这三个方面。而对于这些富有强烈文化内涵的词语,我们在翻译时通常运用异化、归化、折中翻译和音译等四种译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中的形象性词语与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语言凝练、意思精辟,鲜明地反映出一种语言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是一种语言区别于另一种语言的标志之一,在另一种语言中往往没有与之完全相等的词语,因而容易造成翻译上的困难。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形象性词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字词语。数字词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的民族形成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这些数字词语由于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经济生活和认知思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王海平 《文教资料》2010,(32):19-20
依据先辈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文化词语”的不同定义,阐释了词语的文化意义,认为:“文化词语”是指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语言意义的词语。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产生不仅有着内在的社会原因,而且蕴含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含义.词汇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因此,词汇系统中有大量的词语不仅承担着其概念义,还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其文化义,即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仅以汉语为例,从名词、形容词、数词以及量词几个方面分类举例并分析汉语中部分词语的文化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字词语即含有数字的词语,在数字化的今天,传统的数字词语在表现出很多新特点,出现了一类含阿拉伯数字的词语。数字词语的这些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关,与语言系统自身的变化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形象词语是语言中最为生动、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英语和汉语都主要利用形象词语来获取语言生动的效果。就英汉形象词语的异同比较,提出了英汉形象词语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词语的体悟与品析必须紧扣具体可感的语言情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具象思维,明晰核心词语的内在质感;进行想象拓展,体验核心词语的独特美感;进行多维揣摩,开掘核心词语的丰富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词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词语是语言的构成基础,也间接体现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对外在环境的认识。就汉语而言,汉语词汇种类繁多、意义丰富,具有很强的表达力;小学是接触汉语语言学习的入门阶段,足够的词语积累量和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探索高效的词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切事物都有其共性的一面与个性的一面,语言现象也不例外,于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了词语打破常规、灵活搭配的现象。这种现象表面上似乎违反了语言规则,其实是对语法通则有一定程度突破,显示出自己个性特点。本文通过对2008年第5期《小说月报》中的词语个性现象个案的整理归纳,从词类活用、新造词语和方言词语三方面分析了其中与汉语语法通则相悖的个案。  相似文献   

17.
谈模糊词语在修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交际中.模糊词语往往比准确词语更能表达出谦逊、亲切、礼貌的感情色彩;在学语言中。模糊词语以其语义的不确定性给读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问;在科技、公、公关等语言中,模糊词语也以其语义的伸缩性和概括性。具有精确词语不可替代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透过汉语词语,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状况。本文试从历史文化、人情风俗、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四方面探讨汉语词语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9.
课文中有鲜活生动的、灵动蓬勃的词语,如何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本文首先对词语教学的低效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创设语境,词语教学从孤立走向整体;咀嚼品味,词语教学从解词走向悟意;激活表达,词语教学从积累走向运用"几方面阐述优化词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词语运用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进行理解、辨析、选择、品味、运用。词语运用的主要考点有: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选择、填写词语;品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找出并修改词语运用中的错误;积累常见的雅词、成语并能准确运用。解答词语运用题,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词语积累,能辨析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词语的深层含义、特殊意义,把握词语在使用范围、语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细微差别,理解词语在写人状物、抒情议论中所起的作用,明确词语间的搭配关系,灵活地运用,准确地答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