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晶 《出版广角》2013,(5):34-37
出版的品质取决于出版人的素质,具体而言,也就是出版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追求。这一理念也正在为更多的出版人所认可。出版物是文明成果得到积累、文化传统得以流传的重要载体,出版人则是这一工作系统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贯注其中,出版事业便丧失了其内在的文化属性,外化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一旦有了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贯注,出版则成为文化建设之中,成为国民精神发展、人类文明承传的重要渠道。通观中外有影响的出版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出版品质的因  相似文献   

2.
王敏 《中国编辑》2003,(6):52-55
出版,是一项文化产业;出版人,则是文化的启蒙者与传播者,是文化的整理者和探索者。正是一批又一批的出版人的精心建设和坚持不懈,担负、承继、坚守着出版的文化责任;而又是一代又一代出版人的不懈努力和全心投入、保存、发展、创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出版企业和出版人出现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并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市场浪潮冲击、企业经济压力虽是重要外在原因,而一些出版人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不到位和没有全面理解出版文化使命的精神内涵是更为主要的内在原因。下面我就从强化出版人的角色意识和出版人应承担的文化使命等方面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强化出版人的角色意识在与市场共舞、与消费为友的同时,要想在坚守文化本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4.
方卿 《现代出版》2013,(2):F0003-F0003
出版人素以文化人自居。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职业信念,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境界。然而,只是崇尚文化还不足以造就合格的出版人。出版人不能囿于文化,而是要跳出文化,更多地关注市场、关注技术。这是出版人有别于学者、作家等其他文化人的地方。显然,这也是出版学研究和出版教育应该重视的地方。出版物要借助市场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出版人要学习邹韬奋和他的出版情怀。邹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人中自觉履行文化职责和始终坚持文化追求的杰出代表,是出版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赵鹏 《出版发行研究》2021,(6):107-111,43
鲁迅作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对儿童读物带着强烈的启蒙意识,其中既期待儿童读物发挥出"立人"的实效,又不满于儿童读物的出版状态,既反对旧文化的保守和压抑,又警惕新文化的功利和游离,由此构成了鲁迅对儿童读物的热切又犹疑的矛盾态度,梳理其思想流变和精神实践的过程,能更深入理解启蒙思潮与近代儿童读物的关系,也有助于讨论儿童读物的出版初衷.  相似文献   

7.
试论出版人才的继续教育张辉冠【南京】出版人才是出版文化领域中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素养的专业人才。出版人才的成功,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具体体现,继续教育则是作为主体的出版人才完成社会化过程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无数出版人才获得成功的事实证明:出版人才成就事...  相似文献   

8.
李海燕 《出版科学》2008,16(1):92-94
王建辉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年,有论著《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老出版人肖像》《出版与近代文明》问世。《文化的商务》评叙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老出版人肖像》纪录了在近代出版史上留下踪迹的五十余位老出版人。  相似文献   

9.
由香港出版人发行人主办的“香港第九届中文书展”于8月16日至24日在香港大会堂举办。参展的台湾出版机构270家,展出图书15,000多种,约7万多册。展出图书分9大类: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史学、语文、文学、艺术、儿童读物。书展增设“展览特区”,展出台湾文建会、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台北市立美术馆等出版的丛书。展览结束后,这些丛书赠送给香港的学校和文化机构。书展还展出了香港出版的部分图书。书展期间,主办单位邀请台湾作家三毛和司马中原作专题讲演。台湾派出正中书局总经理黄肇珩女  相似文献   

10.
低幼儿童读物一直是少儿图书出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低幼儿童读物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占有率,其出版及发展也愈发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低幼儿童读物出版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体验式阅读的低幼儿童读物出版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春天的脚步——许力以回忆录》一书记述了许力以作为一个老出版人对我国出版事业所做的贡献。这部自传对新中国的出版史是一个真切、深入、生动的展现。老一代出版人对出版的贡献,对我们继往开来,担当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担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儿童读物分级阅读逐渐被接受。继图画书阅读热潮之后,在专家、学者、阅读推广人及童书出版人等专业人士的推广下,"桥梁书"的概念逐步兴起,但由于其引进中国大陆的时间尚短,目前图书产品还有待完善。一、桥梁书的发展背景、概念和特点桥梁书产生于儿童读物分级阅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出版人的文化理念以及精神追求都是通过图书产品的形式传达给读者的,文化理念可以彰显出精神追求,这也是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版人的使命与担当。只有把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来,才能使出版产业在竞争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利益最大化,使我国出版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出版的品质     
贺圣遂  姜华 《编辑之友》2012,(7):27-29,37
出版人的品格与追求,决定了出版的品质与成就.优秀出版人有着良好的修养,对文化和出版充满热爱、憧憬之情,有自觉承担启迪时代精神的社会责任感,有将文化圣火通过自身的出版活动播撒到更广大的民众中去的雄心与抱负;能敏锐地捕捉到作者灵光一现的创意洞见,催生出有价值的思想并使其广为传播,为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具备非凡的商业才华,使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靠人才。本文从出版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出版人才评审评选和出版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为出版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传统出版如何应对?文章以商务印书馆的出版项目为例,通过对"一带一路"、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品牌辞书等图书出版或传播情况的分析介绍,彰显传统出版界在新时代的积极作为,展现出版人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商业化时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出版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出版的本质与使命,认为出版人应当有社会责任与担当,有文化追求,有出版家的胸襟,去构建民族精神,塑造文明社会;并从出版者的角度提出了出版人的文化追求体现在办社的发展战略、产品的创新以及出版物的质量上.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第十二期亚洲地区书籍生产培训班,于1979月9月11日至10月12日在东京举行。我们两人以儿童读物编辑的身份参加。亚洲书籍生产培训班已举办过十一期,它的目的是培训出版工作专家以推进亚洲地区的书籍出版工作。第十二期培训班是为纪念国际儿童年而举办的,专门培训儿童读物出版工作者。培训班由亚洲文化中心理事长伊藤良二主持,讲课人包括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主席佐佐木,日本儿童书籍出版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19.
出版精神是出版人价值导向、理想信仰、道德追求的统一.出版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源于出版的伦理式实践,又指导着出版人的伦理追求.出版人应承担起发展出版精神的历史使命,实现出版物品质与个人品质、自我精神和出版精神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红色女性出版人是中国女性与出版互动关系下的新形态,从红色女性出版人生活史研究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典型性出发,探讨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空间与张力,挖掘红色女性出版人在出版史上的痕迹。通过对红色、女性、出版三者的关系互动,强调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重要价值,建构红色女性出版人研究的新维度,拓展红色出版与女性出版互动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