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侨乡契约文书是近代侨乡社会民众在日常社会经济生活中遗留下的文献档案。我们通过对侨乡契约文书充分合理的解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近代侨乡社会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从而加强对侨乡文化的研究与诠释。  相似文献   

2.
侨乡契约文书是近代侨乡社会民众在日常社会经济生活中遗留下的文献档案.我们通过对侨乡契约文书充分合理的解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近代侨乡社会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从而加强对侨乡文化的研究与诠释.  相似文献   

3.
契约文书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的真实记录,在地方史研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对各地出版发行的专著类契约文书的分布状况的汇总,发现各区域契约文书整理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对契约文书的重视程度差距明显。结合不同地区的契约文书,发现其在地方史研究中主要发挥拓宽史料来源、丰富专题性和综合性地方史研究、打造特色地方史研究等价值,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新疆出土佉卢文人口买卖文书既包括人口买卖契约也包括涉及人口买卖问题的其他文书。人口买卖契约是买卖双方在买卖活动达成共识后签订的一种协议,一般包括签约时间、买卖双方的姓名、被卖人的简单情况、买方权益、证人、契约仪式、契约的有效期限以及对违约行为的处罚等。涉及人口买卖的其他文书既有国王敕谕、书信,又有国家保存的档案,即官府文书。  相似文献   

5.
<正>由巴蜀书社出版的《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1754—1949)》(以下简称《契约文书》)是四川客家契约文书的集大成者。该作将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馆藏的293件契约文书整理、加工成集,内容包括买卖送讨契约、租赁借贷契约、分关继承契约以及其他契约,真实地展现了成都东山区客家经济、社会生活的原貌。在契约中,有不少地方提到了母、妻、媳、嫂、婶、婆、氏、女等身份的女性,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成都东山客家妇女在族群中的不凡地位。  相似文献   

6.
对明清云南典卖契约文书的书式和语言进行讨论,不仅可以丰富古文书学的研究对象,也对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的关系变化,以及区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所见明代云南典卖契约文书,无论是格式要件、画押形式,还是用语表达等,与当时通行全国的契约文书基本一致。清代以来,典卖契约文书的使用地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也开始大量使用。同时,随着不同地域文化互动交流的加深,使得云南典卖契约文书的书式和语言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以来的广东侨乡地区,存在一种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特殊的借贷和还款模式。侨乡民众为了出国或侨眷为了缓解经济困境等,通过签立借贷契约筹集资金,而后通过从海外寄回侨批银信的方式进行还款。借贷契约与还款侨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华民族的诚信思想和理念,对提高社会诚信意识、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及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契约文书生动地展现出北京地区独特的历史进程与地方性经验,是学者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中国古文书学"理论的提出,为北京契约文书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文章通过梳理北京契约文书的主要特点,结合古文书学基本原理与主要原则,提出一套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郑振满主编的《福建民间契约文书》于2022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福建各地现存的民间契约文书,时间跨度从明中叶到1949年,内容包括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本书的编纂体例主要依据“属地”和“归户”“归物”的原则,保留契约文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资料按照地区进行编排,每卷收录同一地区的契约文书,共分为11卷50册:第一卷为永泰县盖洋乡珠峰村契约文书;第二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南山、小洋村契约文书;第三卷为永泰县盖洋乡薱头村契约文书;第四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前湖村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10.
现存契约文书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自19世纪以来,契约文书的价值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中国契约学。契约文书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存世量巨大,本文就探讨契约文书依据不同标准的种类的划分,以期对契约文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赵彦龙  张倩 《档案》2022,(3):4-9
西夏檄文属于官府军事文书范畴,用于发布相关的军事信息,或与他国进行军事方面的联系、沟通、协商及处理某些军事事项等。在与中原王朝檄文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西夏檄文的功用及体式均对中原王朝有所借鉴,其功用主要为告晓、声讨及征召;其体式均包含首称、正文、末称及押署,仅在首称年款与姓名的书写顺序上与唐宋王朝有所不同,但形式要素基本一致。西夏檄文的语言运用骈散结合,以散为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契约文书的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文书类别以土地田房买卖契约为主,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流通情况;文书性质多为经官府认可的红契,保存比较完整;文书内容的程式性强,行文结构完备,语言朴素,有防伪意识;地域分布较为零散,不同地区的文书存在书写差异,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年代集中于晚清至民国年间,少数文书与历史事件有关。以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契约文书数据库的建设和田野作业方法为支持,对相关契约文书补充了其归户信息。将契约与地方社会的联系作为关注焦点,至少可以显示出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契约的交易规范与乡土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二是契约中所体现的家族观念,是人们立契时价值选择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李一珊  王青  孙颖 《档案》2013,(1):55-58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契约文书汇编成果显著,在主体、选材、体例等方面都有其编纂特点。档案馆应加强对契约文书的收集,采用多种汇编方式,完善编纂体例,促进契约文书的档案编研。  相似文献   

14.
周小莉 《兰台世界》2017,(12):29-32
21世纪以来,我国古代契约文书的整理在地域影响、学科研究和多民族背景等的综合影响下日益呈现出区域性、学科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对古代契约文书搜集整理规模化、集中化更加促成了21世纪以来的契约文书研究成果的丰富.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徽州文书的大量面世,被称作继有字甲骨、汉晋木简、敦煌文书、清朝大内档案之后,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五大重大发现。几十万件徽州契约文书的发现,进一步引起中外学界对安徽徽州地域特色文化的特别关注,徽商研究、徽州经济社会史研究、徽州历史人物研究等等渐成热潮,至九十年代,徽州文化研究终于在国内外蔚成和中国敦煌学、中国藏学齐名的徽州学。徽州文书作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民间实态的不可多得的宝贵原始文献,也更为中外学界所关注。徽州文书不仅跨时长、数量大,而且涉面广、种类多。除大量买卖田地房屋的民间经济交易文书、诉讼文书、红白喜事文书、各类民事合约合议合墨等等之外,还有不少深刻反映徽州社会历史实态特色的宗族文书、商业文书等等,给人们全面深入地认识当时的社会实态提供了极为真实生动具体的原始文献材料,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本文介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契约文书的文字考辨长久以来都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重难点。时代背景的关键性、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契约文书的区域性、文字考辨的专业性,均影响着少数民族契约文书文字考辨的结果和应用。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契约文书和文书文字考辨研究相关情况的简单综述,结合文献材料探讨少数民族契约文书文字考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清水江文书是我国继徽州文书之后的第二大民间契约文书,对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由于清水江文书包括了林业契约及其相关的诸多领域的文献,其研究可从文献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维度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8.
《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中国契约文书》整理了265份现藏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的中国民间契约文书。该书涉及契约以土地田房买卖契约为主,多为红契,行文结构完备,地域上分布较为零散,年代上集中于晚清至民国年间,为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契约文书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文献资料。本批契约的整理工作以识别契约文书内容并录入数据库为主,逐步整理出了每份契约的题名、内容、朝代与具体年代、原生区域等基本信息;并将契约图片与说明文字对应,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彩影印出版。  相似文献   

19.
正民间文书是在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资料。地契、租约、借约、诉状等都是民间文书涵盖的范围。目前所见最早的契约文书是在出土汉简中发现的西汉契约及东汉的买墓券。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民间文书也相继有所发现,如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200余件契约原件,敦煌唐、北宋契约有127件。宋元时期的文书,数量不多,以泉州和徽州为主。存留至今数量最多的当属明清文书。  相似文献   

20.
从契约文书看明清广东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文书在我国民间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种广为流行的私人文书,具有法权行为,代表了对某种物权和债权的拥有,在每一个历史时代它都以不同方式发展着,体现了特定社会经济形式下对土地和财产的占有方式。明清时代,土地买卖盛行,土地契约也广为流行,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流向土地、农民失去土地、阶级予盾激化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