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数学法则较多,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法则变为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是教学的关键。我在教学中,探索出用儿歌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初一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是学生进入中学  相似文献   

2.
跟以往的教材一样,人教版一册新教材仍将学习汉语拼音放在首位,这对七、八岁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仍是一个难点,学习起来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虽然新教材编排了大量的彩色情境图,从第四课起每课还配了一首儿歌,但终究所及有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结合新课程标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尝试把儿歌引入课堂,编一些有趣的儿歌,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儿歌语言生动,琅琅上口,易于诵读,是儿童最熟悉的歌谣,为孩子们所喜爱,它具有语言美、韵律美、简洁美。可以说,儿歌与审美教…  相似文献   

3.
儿歌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加上吟诵时朗朗上口,富有和谐的音律、活泼的节奏,深得小学生的喜爱.一首首优美动听、充满诗意的儿歌把学生引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份又一份营养.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总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地运用儿歌帮助教学.以下是《青蛙看海》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首儿歌时,注重从朗读人手,促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的协同作用中提高朗读水平,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这首儿歌的内涵,悟出诗歌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小学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儿歌的比例很大.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为例,教材中就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1首,识字课中有4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9首,合计35首,占全册语言材料的68%.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儿歌的特点,恰当处理儿歌的教学,是一年级上册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炜 《黑河教育》2014,(11):66-66
正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沙漠里的"船"》。教学目标1.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学,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教学难点理解课题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播放儿歌《骆驼》)听了这首好听的儿歌,同学们对沙漠是不是更加向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3课《沙漠里的"船"》。(板书课题:沙漠里的"船")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然后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7.
英语儿歌的翻译教学不太被重视。本文从如何翻译一首英语儿歌的教学入手,阐述了儿歌翻译教学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案例】这是本班——个普通班级的一堂常态课。 “小朋友们,请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读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2)班正在学习《识字3》。 朗朗的读书声渐渐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祖国好河山’是什么意思?”这是这首儿歌中理解上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一节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j、q、x与ü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这个规律,就教了学生一首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地背着,有几个“小调皮”竟用手模仿起挖眼的动作。看着孩子们那淘气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他们的可爱。下课后,几个调皮的男孩竟唱着这首儿歌做挖眼状去吓唬小女孩。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反思起这个教学环节了。“j、q、x挖‘ü’的眼睛”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在这首儿歌中,j、q、x是“暴力”的代名词,它们挖去“小鱼”的眼睛,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么血腥的世界啊!如果换成儿歌“小ü…  相似文献   

10.
[案例]这是本班-一个普通班级的一堂常态课. "小朋友们,请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读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2)班正在学习<识字3>. 朗朗的读书声渐渐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祖国好河山'是什么意思?"这是这首儿歌中理解上的难点,我料想学生会有疑问,于是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胸有成竹地进行教学,很是顺利,心里有一种得意的窃喜.  相似文献   

11.
在幼师《幼儿文学》的教学中,儿歌是教学重心之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0—6岁幼儿听赏念唱儿歌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矫正发音、丰富词汇,促进他们语言早期发展,并可促使其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有效地教幼师学生阅读鉴赏儿歌,比较难把握。本文就儿歌鉴赏方式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一、抓情感抒发的童真童趣诗歌的本质是抒情性的,儿歌既然属于诗的范畴,那么抒情就是其得到孩子及成人喜欢的基础。儿歌又是幼儿的歌,因此,一首好的儿歌必然在字里行间闪烁着天真活泼的幼儿情趣。这是欣赏儿歌最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2.
儿歌以短小的形式、浅显易懂的内容、简单的结构、朗朗上口的韵律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儿歌,可以突破拼音、识字教学中的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儿歌的过程中心灵受到美的教育;引导学生放飞心灵,创编儿歌,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一节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j、q、x与ü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这个规律,就教了学生一首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部分同学都在认真地背着,有几个“小调皮”竟用手模仿起挖眼的动作。看着孩于们那淘气的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他们的可爱。下课后,几个调皮的男孩竟唱着这首儿歌做挖眼状去吓唬小女孩。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反思起这个教学环节了。j、q、x挖ü的眼睛是不是太残酷了呢?在这首儿歌中,j、q、x是“暴力”的代名词,它们挖去小鱼的眼睛,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多么血腥的世界啊。如果换成儿歌“小ü…  相似文献   

14.
王雅琴 《小学语文》2008,(10):63-63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课堂上,学生声情并茂的背诵加上自编的动作将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看着学生意犹未尽的样子,我趁势引导:“你们都喜欢读儿歌,想不想自己编儿歌呢?”学生充满信心地破口而出:“想!”以下是我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编儿歌的片段。  相似文献   

15.
郭琼 《小学语文》2011,(1):21-22
【设计理念】《识字4》是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夏天里活动的小动物,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情趣盎然,这为我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学环节提供了依托和平台。玩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16.
一双鞋子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首儿歌,贴近幼儿生活,短短几句,念起来琅琅上口,幼儿很容易理解和记忆,适合在小班教学。在生活中,幼儿一般不大容易分清左右,穿鞋子常会左右穿错,这首儿歌让孩子懂得,一双鞋子,是由“一只左、一只右”组成的。教儿歌时,可让孩子伸出双脚,借助  相似文献   

17.
儿歌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一种文学样式.智障学生语言发展的速度缓慢,发音不准、吐字不清,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困难.一首首好记易懂的儿歌,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绚丽,培养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适当采用儿歌进行教学,是一条值得探究的阅读之路.  相似文献   

18.
顾萍 《幼儿教育》2002,(2):40-40
[提示与建议] 春天是欣欣向荣的,是快乐的,是属于生命的季节。作者在这首儿歌中塑造了一个拟人化的形象——春娃娃,并通过春娃娃“唱着歌”“握握我的手”“亲亲我的脸”等一系列动作,自然而然地刻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及幼儿在花红柳绿的季节中那抑制不住的欢呼雀跃心情,非常生动。这首儿歌句型简单,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中班教学。学习这首儿歌可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冬天,老翁为什么要钓鱼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采取的策略是在超越文本中巧破难点。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通过儿歌教学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下面就一节儿歌课谈谈自己的体会。我们选择了《宝宝睡了》(中班教材)儿歌作为试验教材。这首儿歌分为三段,内容是: 风不吹,浪不高, 小小船儿轻轻摇, 小宝宝啊要睡觉。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啊快睡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