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民居建筑由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有关.明代以来,纳西族地区形成了三种不同功能的民居建筑:一种是民间木楞房为主的民居建筑;另一种是官署、地方公共场所的楼房建筑;第三种是为宗教服务的寺庙建筑.从分布特征看,明代以来纳西族民居以木楞房为主体;从建筑风格看,纳西族民居建筑以干栏式为主体;从布局艺术角度看,纳西族民居建筑表现出亲近自然的特点;从装饰艺术角度看,室内外的装修和陈设都体现了纳西族的传统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2.
于晓红 《下一代》2012,(9):29-29
今年喜逢国庆、中秋两节重逢,全市人民沉浸在节日来临的喜悦之中了。而丹东市红房小学的九月,正是欢腾的九月,喜庆迎节的九月,在马上就要过去的九月里,红房小学喜接中秋、国庆两节,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极大地振奋了师生的精神,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空前高涨的激情。  相似文献   

3.
遥远的村庄     
李丽红 《新作文》2013,(Z2):30-32
评委授奖词:李丽红是从村庄里走出来的人,自然她的故事都发生在村庄里。然而,同样是发生在村庄里的事情,丽红的文字却又总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相比于上一届"放胆"大赛中热情而炽烈的"村庄",这一次的"村庄"又以一种遥远的姿态展现在了人们面前,那样平淡与扎实,那样缥缈与恍惚,仿若母亲的一抹微笑,稍纵即逝,只能体味,却不可再现。  相似文献   

4.
校园内     
<正>@melody囧:这样的学校我们都喜欢,我会爱上学习的!"我不想和别人一样,即使这个人是乔丹。"--科比。这是出现在东华初级中学校园里的励志名言,太牛了有木有?与时俱进啊,连科比都出来了!(图1)09:15来自新浪微博转发收藏夹评论  相似文献   

5.
流泪的蓑衣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相似文献   

6.
木木 《师道》2007,(10):30-31
今年我考上了一所市里还算是重点中学的中学,虽说不是特别满意,但也还好。可是听说学校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全部安排我们新生住校。而且学校还挺会搞不同标准的,发给我们的通知上就有双标房、四标房、六标房甚至八标房。老爸说为了培养我艰苦朴素的作风,双标房让我不要想了,如果想  相似文献   

7.
雪后,大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冬日一个寒冷的早晨。呼啸的北风.把伏在山洼里的小村庄吹得有些战果。是的,村庄太单薄了,稀稀拉拉的,只有七八户人家。  相似文献   

8.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优美而略带伤感的歌声,犹如一个熟悉而又久违的朋友,把我的思绪带回到20多年前……那年我18岁,刚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重庆涪陵区石龙小学任教。这是一所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乡中心校:一幢破旧的土墙教室和一幢破旧的土墙宿舍成丁字形横卧在约300米高、呈50度斜坡的荒山坡顶上,酷似建筑工地上搭起的临时工棚。整个学校都是黄泥墙土地面,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溅路滑。从寝室到教室有一段陡坡,稍不留意就会摔跟头。学校给教师安排的…  相似文献   

9.
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须得把社会里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不含有教育意义。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  相似文献   

10.
刘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写道,能证明他今生今世的证据有很多,有村庄里的草、土墙、房子、大地深处的大风、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一根拴牛的榆木桩、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还有童年、青年时的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这些是刘亮程过往生活存在的证据,也深深地影响着他后来的创作。我们过往的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人、事、物以及特殊的感受和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相似文献   

11.
《招生考试通讯》2010,(7):106-106
北京涉外经济专修学院于1994年由我国英语教学泰斗、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发起,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创办,学校教育资源雄厚,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区,拥有自有土地20余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12万平方米。校园里亭阁雅致,回廊秀水.红房碧瓦风景秀丽,被誉为“京都花园式学校”。  相似文献   

12.
雪后,大风.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冬日一个寒冷的早晨.呼啸的北风,把伏在山洼里的小村庄吹得有些战栗.是的,村庄太单薄了,稀稀拉拉的,只有七八户人家.  相似文献   

13.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我们迎来了学校110周年的生日。林花谢了春红,二十年岁月,太匆匆,弹指一瞬,又见芳草绿,撩起我与同里小学二十多年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民为主的村庄里。我家左面的邻居是维吾尔族,家里有一个和我同龄的男孩,名字叫依克兰木。我和依克兰木经常在一起玩耍,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5.
那时候,小学校里还没有高楼,除了十多间低矮的土墙屋子做教室,只有小院里橙子树旁的二层木楼。一楼是教师办公室,二楼是寝室,住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她窗口边挂着一个碗口大的铜钟,每当她身子微微探出窗口,拉动着绳子,钟声就在校园回荡。在这样清脆激越的钟声里,我们上课,书声琅琅;下课,一片喧闹。“文革”期间,学校停课,我们几个男孩子便成了野马,整天在小镇的小街上、大河边,追逐,爬树,扑通、扑通跳到大河里游泳。后来,我们发现,学校空荡荡的院子里那一棵高大的橙子树,不知不觉挂满了皮球一般的橙子,便把撒野的精力集中到了树下。我们…  相似文献   

16.
施晓鸿 《陕西教育》2009,(11):53-54
我叫冯雪红,来自于农民画之乡——西安市户县纸房学校。这是户县唯一一所纯山区的寄宿制学校,地处秦岭深山。从参加工作到现住18年,我一直坚守在这个人见人怕的山区学校里。  相似文献   

17.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创办于2002年9月,是一所教学设施一流、教育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学。学校占地总面积18668平方米,多媒体网络教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教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房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各专  相似文献   

18.
雪后,大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冬日一个寒冷的早晨。呼啸的北风,把伏在山洼里的小村庄吹得有些战栗。是的,村庄太单薄了,稀稀拉拉的,只有七八户人家。黎木生像往常一样,早起去挑水。经过柴房的时候,他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我就任福州市井大小学校长一职。作为新任校长,满腔热情的我却遭遇了学校里的一系列问题: 1.学校安全隐患。当时,学校的教学楼后竞有两堵快断裂的土墙,而许多学生还经常在附近玩耍:围墙边的爬杆下是坚硬的水泥地,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听起来非常美丽的小山村——“金花”度过的,可那里既没有金花,也没有银花,甚至野花都很难看到。那时,学校就设在我们村子里,中小学是合在一块儿的。父亲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母亲则在离学校很远的一个小山村的破庙里的村小教书。那个小山村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鲜花”,那儿更有意思,不仅没有鲜花儿,就连树也没有,只有光秃秃的黄土包。在我们这个学校里一共就百把号人。父亲从早晨拨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没有一刻不在为这个像小麻雀似的学校操心。我们的学校实在是太破旧了,实在经不起风吹雨打。父亲上课有个习惯:上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