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和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两次决定中国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选择。历史的发展证明对这两次选择的不容怀疑、不可动摇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在于这两次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命运》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特点的概括有新意、创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特点概括为唯物论、实践论、矛盾论、生产力论、人民群众论等"五论"。此外,该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内在关系的分析、论述也有新意、创意,提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反思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失误的经验与教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改革开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自己的文化即文化的自我定位,包括文化的本体定位、主体定位和质量定位,关系到文化的内容、形式及发展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总体上是中华民族的存在方式、权利和责任,它应体现中国人民的发展诉求、根本利益和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一历史定位决定着它的社会性质和历史命运,最终决定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繁荣与昌盛。坚持这一历史定位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论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特历史地位。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对有力回应怀疑、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潮,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教育思想与社会稳定范晓民吴建军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他始终高瞻远瞩地把发展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一个发端于资本主义兴起之时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明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其核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呼声。  相似文献   

7.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坚定道路自信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和精髓。充分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重要的是把握好其根本遵循、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坚定道路自信关键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着力继续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牢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必须"基本要求,在增强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科技革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革命不仅是社会主义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而且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邓小平把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置于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宏观背景中加以审视,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只有充分认识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在新科技革命浪潮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亲自抓科技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来对待,科学地总结了我国教育工作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内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贯彻十八大精神,主要是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使学员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着重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宝贵经验;深刻理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代需求,顺应历史呼唤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回顾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与建构逻辑,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彰显中国智慧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既体现出中国基于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的思考和探索,也体现出正在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当今中国的大国担当与风范。  相似文献   

12.
<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重视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未来工程。作为学校,如何在新时期下开展学校的"关工委"工作,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观察、分析和处理。他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5.
《太原大学学报》2020,(4):17-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于时代的潮头,以人类发展的广阔视野高瞻远瞩提出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于马克思交往思想、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遵循世界全球化发展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立足于回答世界发展之问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需要的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的时候,我十分激动。这份文件站在中国发展历史的高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明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战略性、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文件,将会改变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来对待。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他都对教育工作作过重要指示,发表过重要论述。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才能深入地理解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选择,牢固地树立起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想,从而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是大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渠道,因此,“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务必注重实效,要“精”和“管用”。具体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继续推进两者的长怡互动,都是直接关乎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任务和伟大事业.深入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通过两者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等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新气象新作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根本要求,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基点,不断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党建要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在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