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宽容对待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有爱心的老师完成。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无条件地信赖、服从教师,他们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信赖.只有当教师用自己的“心之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顺利推开孩子虚掩着的心门.用教师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去感召学生,诱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信念与激情.  相似文献   

3.
换一个角度,用爱心去尊重孩子们的人格,用爱心去宽容孩子们的过错,用爱心去呵护孩子们的“独特”,我们会发现多点“亮点”,我们会获得多点尊敬,我们会拥有多点“天堂”的快乐!于小学教师而言,学生的进步和喜爱就是天堂.  相似文献   

4.
卞海燕 《考试周刊》2011,(45):117-117
一、"把好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后进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他们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成绩差。作为教师,我们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逐个解决。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唤醒它、去呵护它。作者结合自身的管理实践及实际案例,总结了如何用心去理解与信任、惩罚与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6.
后进生的教育 ,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对他们的教育倘若一味采取批评、斥责、惩罚乃至冷嘲热讽的方式 ,只会更加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导致他们心灰意懒 ,自暴自弃。因此 ,笔者认为对后进生的教育应以厚爱为起点 ,以情感为基础 ,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信心这“五心”去温暖感化后进生的一颗“凉心” ,使他们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下得到进步。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 ,既是师德的集中表现 ,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 ;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 ,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  相似文献   

7.
师爱是人类超凡脱俗的大爱,凝结着师者最高尚的情感,是教师灵魂的精髓.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教师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多一些关心、信任、宽容、尊重、理解、关爱和帮助等.而后进生、问题学生或者特殊学生,是长期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的引导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这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和关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我们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铸造伟大的师魂.  相似文献   

8.
李娜 《陕西教育》2004,(2):21-21
一提起“差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学习、纪律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常习惯称之为“差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诱导他们,陪他们渐渐走出困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用爱心去浇灌 教师要消除差生的疑惧心理、对抗情绪,满腔热情地去帮助差生,用爱心去浇灌差生。主动接近他们,询问家庭情况,了解兴趣爱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在课堂上用语言去激励;用表情去温暖,用动作去感化,传送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差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自己,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韧不拔;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在;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撒向人间的都是爱;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在教育与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10.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学会用爱心去感化、感染每位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服每位学生。而爱学生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1.
爱是教育的主题.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学生倾注爱心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要用爱心、细心呵护学生成长,用爱维系师生关系,如何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做法. 一、爱与尊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三条规定: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一位老师说得好:"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关爱学生首先要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应该表现在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宽容和信任.  相似文献   

12.
“平等对话”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课堂给学生的应该是平等、民主、理解、宽容、信任与关爱,课堂应回归到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味、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自然状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呢?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个体来对待。教师要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教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确实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差异,崇尚个性,让孩…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应具有宽容之心,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是特殊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其前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称他的学说为:“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忠”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恕”则是指人与人的理解与谅解,即宽容的问题。无独有偶,西方先哲亚  相似文献   

14.
徐贤荣 《成才之路》2010,(19):80-81
宽容是爱,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有了宽容之心才显出其师德高尚,有了宽容之心才能让人感受师德之美,有了宽容之心才能胜任其本职工作。那么,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用爱心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能去讽刺和挖苦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信心.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可能会和谐,学生才会去敬仰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愿意听教师的课.  相似文献   

16.
正宽容是生命的一种韵味,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爱。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教育其实很简单,一份爱心加一份宽容,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提升个人魅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拥有了宽容之心,就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可以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去探寻教育的真谛。1.宽容是一缕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宽容之心来源于对学生的善意理解。教师应该坚信,学生是善良的,对  相似文献   

17.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与美德,是一种无私与慈爱的表现,也是一种健康豁达的心态。著名文学家雨果这样说到:“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是对宽容的赞美。宽容是一种大度、一种涵养、一种真诚,宽容心教育是一种对学生尊重、关爱和信任的教育,宽容心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激发出学生自我教育的热忱,使他们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面对学差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做一个宽容的教师,要宽容在成长过程中有缺点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司国强 《甘肃教育》2011,(24):29-29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对他人的尊重,赏识更是对别人能力的认可。宽容和赏识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让每一朵花瓣都散发清香,就必须用宽容、赏识的态度来呵护学生,用宽容、赏识的博爱之心去唤醒学生那沉睡的心灵,去吹响他们前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教师要用爱心和信任去感化那些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用赞美与肯定激励他们,用真诚去关爱他们,给他们以理解和尊重,与他们平等交流,促使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要想使一个集体奏出激动人心的和谐的乐章,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这"心"就是爱心、细心、耐心、宽容心。1.用爱心换取信任。当教师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时,就为学生送去了人间的温暖;当教师把爱心洒向被遗忘的角落时,就为学生拨开了心头的浮云。教师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