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社团”是基于社会和公民的需要,由下而上建立起来。中国社团则是由上而下建立,有“准国家主义”的性质,有对上负责和对下服务双重要求。西方体育社团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并在中世纪过后开始发展,这是商品经济和民主制度下的产物。中国体育社团出现在南宋临安,受社会政治影响较大,经历坎坷。  相似文献   

2.
南宋体育社团的勃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时期,主要是在都城临安各种民间体育社团勃然兴起,这些体育社团的活动包括了当时的主要体育项目。它对参加人员有一定要求,运动技术有严格规范,它还十分注重运动道德和礼仪。这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对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查阅《水浒传》以及宋代体育文化的相关书目与文献研究宋代体育文化。主要结论:《水浒传》是一本从侧面反映宋代体育文化的文学作品,以其中人物的“运动技能”主要有武术、相扑、射箭、蹴鞠、水上运动等,反映出宋代是一个体育活动昌盛的朝代。建议:在坚持传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并积极地在群众中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4.
弓箭社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民间武艺结社,为后世武术社团之滥觞,也因苏轼奏议乞复置弓箭社及修订条约而备受后世瞩目.弓箭社大约出现在宋景德年间,即公元1004年真宗与契丹"澶渊议和"之后,至南宋末期庚辰年(1260年),期间经过多次收编.弓箭社主要分布在河北、陕西和山西等西北边陲,是抵御辽夏少数民族入侵的民间组织.缘于政府的推动,以射箭为内容的各种军事比试,促进了民间习武的热潮,也衍生出现代意义上的射箭规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江平  陈勇建  刘超 《精武》2012,(15):77-7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阚述了宋代瓦含的基本概况和宋代瓦舍对武术发展的四方面影响:改变武术表演的场所;增加观赏武术的群体;增加武术娱乐的功能;促进武术组织的发展。其影响进而使宋代武术形成了多样化、大众化、娱乐化,为我一民间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访谈法,调查和分析杭州市武术社团发展的现状.针对杭州市武术社团发展存在人力资源匮乏、社团运作资金不足、社团管理不力、社团监管缺失等问题,提出民间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向着制度化、休闲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中国古代体育的繁荣全盛时期,在体育发展史上占有承要地位。南宋体育远继汉唐,近承北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普及广,技艺水平高。以当日都城临安(杭州)为代表的体育活动,瑰丽多姿,深具时代特色。一、为适应观赏、礼仪和军事的需要,南宋体育呈现出百花竞艳的繁荣景象。(一)军事体育南宋重视武备,强化军事训练体制方面,运用了多种体育手段,以提高士兵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3,(5):23-23
来自高山少林寺的武僧将于5月7、8、10日在香港示范少林武术精华。据介绍,“少林武术精华专场表演”是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策划在5月初举行的“中国篙山少林寺1500年文化珍粹大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少林寺武僧将带去虎拳、罗汉拳、六合拳、月牙铲、达摩剑、流星锤等套路和对练表演。本次活动由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中国篙山少林寺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香港武术联会协办、少林寺武僧将携带独门绝技于下月赴香港献技  相似文献   

9.
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各式各样的民间秘密结社活动又往往同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燕赵地域中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组织的武术活动历史比较久远,清朝以来的各种官方档案中就有着"金钟罩与大刀会"、"演习拳棒的红阳教、八卦教"、"天理教文武弟子"等相关记录,以京津地区为中心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更是把武术与民间秘密结社活动的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对墨家思想有一定的继承。墨家的组织成员结构特点使武术技艺主要流传于民间;墨家严密的组织纪律促使民间武术牡团大多具有严密的组织和严厉的行规;墨学“无务为主”的思想使后世武术技艺多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流传;墨家“尚力”的观念对武术技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墨家“贵义”的思想为后来的一些民间武术社团所继承与割裂。  相似文献   

11.
全国武术传统表演观摩大会已进行过两次了,各家各派争相献技献艺,会上会下挖掘整理了许多各具风格的传统套路和技击法,对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大推动。今年的表演大会上,仅就套路而言我们看到有许多足以称道的技艺,尤其在劲力、身法上各有独到之处。但是也有一些套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乐道于自己是所谓“真传”,满足于对“原版”的肖似,显得有些陈旧,缺乏生命力。这样,就有一个如何继承发展的问题。对于运动队来说,尤应引起重视。这里仅谈个人的一些浅见。一、要继承,首先需要学习虚心地向民间的、业余的武术工作者学,抓住本质学,而不是浮光掠影地学。不认真学习、扎实地进行整理研究,表演大会就逐渐变成形式,“抢救”也就只是  相似文献   

12.
正宋代的动物戏(驯兽)表演曾达到一时繁盛,出现了一些代表性艺人与节目。动物戏花样新奇,种类繁多,大者如驯象、驯虎等,小者如驯水族、教虫蚁等,总的特点是大型动物表演以官方为主,小型动物表演则以民间为主。南宋时期,驯象与象舞活动不仅不减北宋的风采反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南宋吴自牧在其著作《梦梁录》"明年预教习车象"中记载:后以大象二头,每一象用一人,裹交脚幞头,紫衫,跨象颈  相似文献   

13.
宋代瓦舍与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舍"是宋代的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场所,也是民间专业艺人的生活舞台,在瓦舍表演的各项活动中,体育文化占主导地位,不但形式多样,而且项目繁多.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逐步形成了宋代体育的大众化、职业化、多样化、娱乐化、科学化、商业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消息     
大学生以武会友北京高校举办首届武术晚会 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正在舞台上表演武术“王者之风”,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名工作人员坐在舞台一角静静欣赏 2004年12月17日晚,由中央民族大学团委与该校社团联合会主办的“英才网联”首都高校首届武术表演晚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7所北京市高校参与,演员阵容近400人,表演了传统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当山内家功夫团是武当山特区武术局组建的一支从事武术表演的专业队伍,以弘扬武当道教文化为宗旨,宣传推广武当武术,常年在核心景区逍遥谷为中外游客演武献技。该团由武当松溪派传人吴洪强领军,年度为游客表演近千场,观众达四十多万人,成为逍遥谷生态旅游区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古代职业武术称谓主要存在于民间武术、行业武术和官方武术中;近现代武术职业称谓数量减少,且集中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等行业领域;当代武术职业称谓等级观念淡化和轻蔑色彩和军旅色彩消失、口语化称谓减少、江湖神秘称谓消失、体育文化色彩增加,称谓中“侠”字消失并出现体育服务标签.未来武术的发展应面向其社会价值取向,职业身份认同化、职业名称国际化和职业生存空间扩大化等是武术职业称谓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宋代体育活动有蹴鞠、水秋千、马球、龙舟竞渡和龙舟花样表演以及其他民间体育活动。宋代政治稳定和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城市结构的改变与休闲娱乐空间的拓展、军事建设中体育的渗透以及各阶层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造就了宋代体育文化的繁荣。这对现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视体育社团功能作用和现行体育社团立法长期滞后是我国体育社团立法修改的立法背景。依法治体、体制改革加快、民间参与管理、政府鼓励、问题丛生是我国体育社团立法修改的立法条件。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宪法为龙头的体育社团立法体系,并且具有行政立法主导、配套立法缺位、回避立法难题等立法特点。我国体育社团立法正在面临体育社团改革挑战和立法体系内部冲突的立法困境。未来我国《体育法》体育社团立法修改,应当保持专章立法体例不变,明确体育社团法律性质,保障体育社团独立地位,明确体育社团管理职权,加大体育社团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滇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地,彝族民间武术曾经在这个地方广为流传,并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传统体育“大刀舞”是旧时彝族民间武术的一个缩影,也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彝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大刀舞”的特殊外在表现形式、独特的遗留形式进行系统分析,阐释彝族传统体育“大刀舞”的开展情况,探讨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对当前影响我国民间武术社团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武术运动管理部门管理武术社团提供决策依据,为民间武术社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