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索绪尔以来,“符号是任意的”这一观点被视为语言学的经典性结论;功能主义的兴起使这一结论受到挑战.它认为语言具有临摹性。目前,功能主义仅用临摹性来解释句法结构.本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探视的触角伸向词汇层面.认为古汉语词汇具有三种临摹性特征:其一,符号通过摹拟自然声音来表选对象;其二,符号通过词根来摹拟对象;其三,符号通过发音的口型来摹拟对象.符号的临摹性是使符号产生社会性,得以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索绪尔以来,“符号是任意的”这一观点被视为语言学的经典性结论;功能主义的兴起使这一结论受到挑战,它认为语言具有临摹性。目前,功能主义仅用临摹性来解释句法结构,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探视的触角伸向词汇层面,认为古汉语词汇具有三种临摹性特征:其一,符号通过摹拟自然声音来表达对象;其二,符号通过诃根来摹拟对象;其三,符号通过发音的口型来摹拟对象。符号的临摹性是使符号产生社会性,得以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临摹性”是认识语言学在分析语法时,针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确立的理论前提.本文认为:语法是社会性的规则,因而它只能在更抽象、更超越的层面体现其临摹性,而不能对每一具体情景、每一具体思维过程表现其临摹性特征。而在直面具体语境的修辞层面,临摹性的特征倒有较多的体现。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汉语修辞的“临摹性”特征:第一,语言节奏的临摹性特征;第二,语词顺序的临摹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临摹性”是认识语言学在分析语法时,针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确立的理论前提.本文认为:语法是杜会性的规则,因而它只能在更抽象、更超越的层面体现其临摹性,而不能对每一具体情景、每一具体思维过程表现其临摹性特征。而在直面具体语境的修辞层面,临摹性的特征倒有较多的体现。本文从两十方面论证了汉语修辞的“临摹性”特征:第一,语言节奏的临摹性特征;第二.语词顺序的临摹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超 《文教资料》2010,(23):39-40
维吾尔语摹拟词是一类词量丰富、色彩鲜明、构词能力强、句法功能灵活的实词。本文以普通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作为语言符号所必须具有的任意性、社会性和系统性这三方面特征对维吾尔语摹拟词的符号性加以佐证,证明摹拟词是语言符号的一类,理应与其他词类享有相同的语法地位,以为维吾尔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是语言符号同等重要的,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脱离生活是伴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来的。前媒介时期的教育是和生活最接近的教育;口头语言媒介产生以后,教育通过语言来进行,这是它脱离生活的开始;媒介发展到书面语言阶段,文字符号的学习几乎代替了以文字符号所表示的对象的学习,这使得教育更加远离了生活;电子传媒的出现对教育脱离生活的贡献是双重的,它在使教育生活变得更加贫乏化的同时,又从另一方面使学习者更接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方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方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等重要,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矜持的哲学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晓萍 《英语辅导》2008,(4):101-105
外来词是任何一个民族适应对外交往,丰富本民族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皮尔斯的三元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对象、解释项是不可分割的。这为我们视外来词为符号,其所代表的事物为对象,以及立足某一民族为解释项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的目标是,如何使世界的本质直接显现。语言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符号构造的,意识也被符号所支配。因此,在现实领域,世界作为对象并不能直接呈现,它必须经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要实现现象学的直观,要求语言符号必须具备这样几种特性:第一,它应该具有意象性,如此才能破除语言符号的抽象性,使存在作为现象呈现。第二,它应该具有主体间性,如此才能使我与世界同一,实现本质直观。第三,它应该具有超越性,从而能够显现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对象的本质。具备了以上三种特性的语言符号,也就具有了现象性。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只能是审美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1.
《左传词汇研究》是先秦汉语词汇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的价值在于:填补了先秦词汇研究的空白,对汉语词汇史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创造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词汇研究方法,这就是将专书词语的断代研究放到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比较的方法;成功地运用义位理论和语义场理论来分析词义的演变与聚合,使传统的词汇研究中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示意性符号是汉字在一定发展阶段一种特殊的现象,它与文饰性符号有着本质的区别。示意性符号的产生早于文饰性符号;前者具有表意功能,后者不具有表意功能只则起着使汉字字体平衡、对称的作用;前者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后者则逐渐被添加、保留。透过示意性符号,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造字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语言功能主义作为语言学界中一种与形式主义相对峙且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学术思潮,其主要特点体现为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各种功能术描述和解释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各种语言学特征。在语言功能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功能教学法,目前在众多的外语教学法流派中独占鳌头,它对外语教学的具体主张可概括为5个方面:1.以功能意念为纲,精选与教学目的有关的材料;2.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选择语言形式;3.教学过程交际化;4.强调外语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5.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14.
周道凤 《文教资料》2007,(26):28-3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目前仍然是语言学界争议的话题。随着对象似性研究的日益关注,一些学者以象似性的普遍存在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甚至否认语言符号的这一特性。笔者认为,这样不利于全面揭示语言符号特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和理论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任意性依然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本质特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任意性是对符号内部二因素能指和所指关系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单个符号中,象似性是对符号之间关系或符号与外部世界的描述,主要体现在符号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15.
语言符号作为单个语言符号时其能指和所指对象不存在必然联系,具有任意性和不可论证性,但是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必须以现有的语言体系为基础。所以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语言系统中大量的词汇在音义结合上会体现出某种规律,体现出音、义的对应关系,后人在继承和研究时就会把这一发现当作语言原本就有的内部规律,自然产生一种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像似性之间具有矛盾性的认知。笔者就英语新词翻译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像似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异质同构”的原理等为基本依据,提出“汉语语词中介符号”说,认为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有一类词语的内部结构里存在着两重符号,即表层的词形符号和里层的意象符号;这两重符号结合起来,以意象符号为中介而由里及表地逐层表达语义,从而在语词音义结合的关系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模式:语音(言)词形语象(象)意象语义(意)  相似文献   

17.
文革文学与寻根文学的符号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革学与寻根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具有不同的符号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讲,革学是一种现实符号,寻根学是一种艺术符号,现实符号与现实意识相对应,艺术符号与审美意识相对应,现实符号具有自觉性和现实性,有确定的能指和所指;艺术符号是超声性符号,具有非自觉性和审美性,现实符号保障着人类生存发展、履行世界的一面,又有束缚自我拴面发展和创造自由的对象世界的一面,因此,人类不满足于现实符号,而要突破现实符号的束缚,创造出一种自由的艺术符号,只有这样,人类的精神才能得到解放,才能最终找到通向自由领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多义现象体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通过赋予同一语言形式多种含义来减少词的数量,从而减轻人们记忆词汇的负担。那么,多义性具有任意性还是理据性?它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是否存在冲突?本文将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从认知的角度从词汇层面来探讨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9.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但同时语言在某种情况下又具有相对可论证性。本文将以语言任意性原则作为基准,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不变性和可变性理论的阐述进一步说明语言的相对可论证性这一原则,同时在相对可论证性的视角下来分析英语食物名称符号的形成过程,从而探析其背后隐含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史学家一般认为,符号相互作用论与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共同建构了发展时期的西方社会学。本文认为,站在我国社会学立场上,由于该理论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我国国情的适应性,所以,相对于同期理论,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