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文化的交流,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论述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文化导入原则,探讨文化导入的方法、内容,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有效地转变为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小明  刘建颖 《科技风》2013,(23):34-35
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英语专业学生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对外交往中常常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媒介,同时对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可巩固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将英美文学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相结合不失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郝冰花 《中国科技信息》2007,(8):193-193,19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休闲体育已逐步进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将体育作为休闲娱乐的手段,已成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与标志,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外休闲体育文化的不同健身观,及产生的不同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中外休闲体育文化的互补与融合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4)
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史中,从金戈铁马到保家卫国,河套各族共同开发了生活的土地,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面貌。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增进了解,加强依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梳理河套文化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有利于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和文化交往,有必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更深入研究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将会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一大障碍。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习俗与禁忌,会有助于与俄罗斯人交往,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8.
李金英 《科教文汇》2009,(21):249-249
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和文化交往.有必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更深入研究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将会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一大障碍。了解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习俗与禁忌,会有助于与俄罗斯人交往,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阶段人类文明意识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对社会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学校也开始重视起对广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不同文化层次的教育和引导。而如今当代文化传播形式多样,意义深远,作为一名文物的爱好者,一直以来很想通过文物传播方式与教育能够帮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帮助学生增长知识面,拓宽眼界。本文根据对文物传播的理念及方式,将文物文化传播与当前教育相结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语言需要了解其所承裁的文化。英语学习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更应该重视知识文化的传授,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红霞 《科教文汇》2009,(3):169-169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语言需要了解其所承裁的文化。英语学习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更应该重视知识文化的传授,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秀陶 《科教文汇》2008,(9):101-102
交际需要语言,而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社会发展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和更多样化的要求。在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里明文规定了文化意识应成为中学阶段的课程目标之一。本文针对中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培养文化意识的设想。认为要培养中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文化素养,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掌握过硬的教学本领,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活动来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徐鸿玲 《科教文汇》2012,(20):148-148,202
中职英语教学有着自己的特色,它把文化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本文认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就应引导学生理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贯穿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习惯,提高其对英语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薛军 《内江科技》2007,28(11):105-105,131
传统民族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石,艺术设计是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它是改变我们的生活、丰富文化内涵、进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艺术设计活动是人类对文化、人类自身、自然的抽取与再创造,是对复杂的交往关系及动态结构的抽象,是将文化提升到哲学理念的一种表达方式,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交往亟需道德文化支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网络交往是当代人类全新的交往方式,实现了人类社会交往史的伟大变革。网络交往在飞速发展,极大拓展人的交往视野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和潜在的隐忧。网络交往的规范发展亟需道德文化支撑。道德文化支撑具有相对优越性和现实可能性,将极大促进网络交往本来面目的恢复。网络交往将告别黑客伦理和私有文化时代,步入网络规范时代,成为未来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6.
管理文化研究:观点与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管理文化的识别和与之匹配的相关管理模式的探索是跨文化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管理文化的界定测量方法、不同地区管理文化的比较、管理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中国的管理文化特点等方面,对中外管理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主要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述,以期对管理文化研究概貌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增强德育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底蕴。本文着重探讨了融入传统文化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意义及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及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规范的企业文化定义,应该能够实现对其本质的高度抽象,而不仅仅是现象和外延的描述和罗列。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员的生存模式,是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统一,与狭义的精神意识现象不同。文化是关于思想的方式,更是落实于行为的方式,企业文化定义应该显示出行为方式的地位和意义。恰当地定义企业文化,影响到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发展,也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学者们给出的企业文化定义存在诸多缺憾。鉴于此,重新厘定企业文化的概念,也就具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课桌文化看弘扬先进文化的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玮  赵智锋  李娟 《内江科技》2006,27(9):14-15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学生课桌文化现象的调查,反思并分析了当前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个体意识、是非观念、责任意识、学习目的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继承和弘扬先进文化的措施,即强化理想信念和公民道德教育,坚持先进文化的本质;进行革命传统和勤奋学习教育,继承先进文化的精髓;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拓展先进文化的弘扬渠道;加强对外来文化的筛选和净化,坚守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  相似文献   

20.
肖娜娜 《知识窗》2014,(4):26-26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言知识、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知识,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是大学教师的任务。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化知识的匮乏和交际能力的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