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好读书、读好书与会读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览群书是好事,问题的关键是读什么书,怎么读的问题.古今名人读书的经验中总结出读者不仅要好读书,也要读好书,更要会读书,学以则用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2.
张扬 《湖北档案》2005,(3):36-36
我是“7“字头的,伴着温热的牛粪长大,兄弟一大堆,自然是“猪多没好糠,人多没好汤”,一件衣裳也是“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生活尚且捉襟见肘,就不奢谈什么藏书颇丰了。  相似文献   

3.
常常,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身边的好书太多了,这本翻翻,那本看看,好像是读了很多书,实际上呢?哪本书也没有读通,那本书也没有读透。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这不失为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各位朋友,下午好!在世界图书日前夕,上海图书馆的朋友要我来跟大家见面,谈谈我自己读书的一点感受,一点体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座诸位有我的好朋友,也有我的新朋友,可能大家都对读书感兴趣,可能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频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该怎么读书?或者我们应该读一些什么书?读书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工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成业 《图书馆》2002,(2):95-95
胡适说自己一生有三大喜好 ,即“读书、写作、交友”。晚年胡适在同别人谈起做学问 ,尤其是做国学类学问的方法时说过 :“每一部大书都摸过 ,以后知道要什么材料 ,才知道向什么地方找。先要把自己这一行的各种类书、字典、辞典收购起来 ,成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 ,这是要紧的工作。像历代帝王的年代 ,汉武帝、武则天都有许多年号 ,从前都是硬记的。历代帝王的年号 ,我可以记得百分之九十五六 ,哪一年号在哪一个世纪也要记住 ,我花了多少的时间 !”欧阳修有“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功夫 ,胡适不少文字 ,很多也是在轮船上、火车上、旅馆中做出…  相似文献   

6.
生平酷爱读书,不论何时何地,也不分什么场合,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想看。形成了一种痼癖。现在年老体衰,头昏眼花,效率减退,无复当年的气概。但是仍不时追忆当年的劲头和心气。不时回味这些记忆,有甜有苦,有酸有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图书出版与营销中的策略技巧很多,互动是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如果运用得当,的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工作十几年,上班第一件事是先泡上一杯茶,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性质使然,这几乎已成了习惯.一直会喝茶,也知什么是佳茗劣茶,因为入口即有感觉.虽然没喝过极品,却也有喝过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的那种甘香润滑.看了林清玄的<茶禅一味>,我才知什么是极品,什么是好茶,也才知为什么会这么好喝.  相似文献   

9.
还读书吗     
要知道今天的人们是不怎么读书的,因为在市场经济秩序下,生活道路已经被设计好,人们似乎进入一个流程就可以了。至于产生苦恼和困惑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去看一场二人转或者其他演出,大笑一阵子顶过去。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相似文献   

10.
闲话书评     
书评,作为历史悠久的一种文体样式,静静绽放着其千年不改的独特姿彩.喜欢素婉轻芬的朋友,为她着迷;喜欢读书题记的朋友,会情不自禁为她写上两笔.从书评中我们或许无法领略到烈火烹油的饕餮享受,但也好比是一碟爽口的小凉菜,总有几分余味留腮的好滋味.  相似文献   

11.
清代钱曾所著的《读书敏求记》是我国古代目录学的经典之作,在古籍版本学上具有很多独创之处,至今在我国目录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会对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及其治学做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读书时间     
天若有情天亦老。转眼间,已是数九寒天了。 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雪夜里,最是读书的好时间。 读书,难道还要挑时间么? 也要也不要。真正的读书人,固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读书,都能读书,但什么时候最宜读书,或最合适读什么书,也还是有个说道。  相似文献   

13.
杨杰 《青年记者》2012,(9):9-10
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 几年前与朋友见面,聊起工作,大多会这样说:“哦……风险管理,做什么呢?”如果不做解释或者解释得不多,他们大多会把我的工作归结为两种可能:一种是做保险业务,一种是做风险投资.还有的人会直接问我:最近买啥股票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因为参加另一个会,来晚了。听到很多好意见,可惜前面许多同志的发言没有听到。主要是同大家见见面,很难讲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很多同志都说出版事业有困难。但是从前途来看,还是光明的。理由很简单,经济发展了,文化应该而且一定会上去。尽管  相似文献   

15.
燎寒 《出版经济》2004,(11):46-46
最初从事文艺创作时,我一直认为,只要写出好作品,你的作品就会"有水井处就有柳词",就能一夜成名.一个偶然的机遇,我进入<销售与市场>从事编辑工作,从那时起我才知道什么叫做营销,知道好酒也怕巷子深.  相似文献   

16.
我日常的工作,除了所供职报社的本职,就是给媒体写点时事评论.回望2011年,印象最深的不是我自己写了什么好文章,而是读了若干本好书,其中的一本是青年评论家曹林写的《时评写作十讲》.读过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曹林读过哪些书,也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7.
托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常在朋友身旁充当"陪购"角色。他们说,想买东西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我。我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有立场,所以有市场!很多人都对朋友持一种中庸旁观的态度,尤其在购物的时候,朋友问:"红的好  相似文献   

18.
那夜,我睡得很香甜. 劳累,是能消灭一切欲望和杂念的.以前,我在夜里,往往是失眠的,一失眠就会想很多很多的事情,于是就有了太多太多的无助、失望、羞恼和憎恨.然而,现在头脑里想的就是吃、睡和干活.脑袋放在枕头上就能睡觉,屁股坐在饭桌前,吃什么都香.  相似文献   

19.
什么造就一位好的领导?美国大选在即,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的时候人们受的教育总是“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要孩子们去读好的书,好学向上,喜爱读书,并且相信读书是好事、有好处,可以成为好人或有用之才。稍稍长大以后我才听说一种反讽的说法: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可见读书也有害处,特别是方法不当,亦可误人终身。步入中年才悟出新的座右铭: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