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近年来,“学业不良学生”频频见诸于报端杂志上,许多人将“学业不良学生”与“差生”等同起来。探讨“学业不良学生”问题,必须将其作一严格定义并划清其界限,这样才有可能继续把握发展的基点。一、正确认识学业不良学生首先,我们有必要区别“差生”与“学业不良学生”。笔者认为,“差生”是指那些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或在品德方面出现偏差的学生;而“学业不良学生”主要是指学业而不包括品德方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  相似文献   

2.
一、差生的界定及反思“差生”泛指学业不良者。一般而言,学业不良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于班里平均水平或是位居末端。有关文章称,如果按这一标准衡量,我国中小学中差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达五千万。数字的确触目惊心,但“差生”的处境更令人担心。一旦被冠以“差生”的名称,他们将面对教师或同学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尽管这种歧视有时表现在行为上,有时只隐  相似文献   

3.
原苏联的差生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对差生问题研究得较多的是所谓“学业不良”现象。大多数研究者把差生称为“后进生”,认为学业不良是由于许多“后进”现象的积累、溶合的结果。这些学生在某一教学阶段里没有达到某一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如果教师能针对学生们的一个个“后进”症状对症下药,就可以使差生逐渐转变为一个优秀生。这是目前学术界对差生问题所持的基本看法,也是一种比较积极乐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差生的类型对“差生”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把“学习困难”学生定义为“差生”,如徐芬老师撰文说:“差生称做学习不良学生,这些学生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严重困难”;还有一种是把“差生”定义为“学业不良”或“思想落后”的后进学生,即在政治表现和道...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小学生学业不良的现象有增无减。一般认为,学业不良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10%。据说在美国,这类“偏离了文化常模”的学生大约占全部学龄儿童的10—20%,甚至超过20%。在日本,有所谓“差生七五三”(指七成高中生、五成初中生、三成小学生为差生)之说,表明跟不上学业的儿童随年级递升而递增,被视为现代“教育质理”的最明显的征兆之一。学业不良一般指学业有困难,学习成绩未能达到最低限度目标。学业不良的成因,有智力程度一类的素质因素,兴趣、动机、习惯一类的人格因素,学校、家庭、社区一类的环境因素,视力、听…  相似文献   

6.
李彬 《教育现代化》2006,(9):109-109
学业不良最初由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提出,与学业不良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五种:即学业障碍、学习失能、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差生。西方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正式的术语是Learning disabilities。 在翻译成中文时,有人用“学习失能”,有人用“学习障碍”,有人用“学习困难”,有人用“学业不良”。“学业不良”已被我国学者广泛使用。“学习困难”主要是由我国学者在教育实际中,对广大差生研究过程中概括形成的具有传统意义的概念,后与西方“学习障碍”概念相充,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教育实际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差生”是我国在教育实际中被教育者广泛使用的通俗称谓。90年代后,主要因其有伤这一特殊群体的自尊心而使用逐渐减少。学业不良的相关概念虽多,但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①学业不良指学业成绩低下者;②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不是弱智,而是生理或身体的原发性残疾、心理、教育及环境问题;③学业不良学生存在某些特殊能力或有关学习的认知能力方面的缺陷。对学业不良心理学的研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卫生学成因及矫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差生的教育 ,一直是不少教师十分关心、却又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为了提高差生的学业成绩 ,教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收效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笔者认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与对差生认识上的“误区”有关。在我国 ,有些研究者把差生称为学业不良学生 ,也有些研究者把差生称为学业困难学生。无论怎么称呼 ,对策都是一样的 ,即教育。事实证明 ,对差生仅采取教育措施收效往往甚微。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 :其一 ,认识上的失误。学业不良仅是结果 ,之所以有这一结果 ,关键是学习困难。如果我们只考虑结果而不考虑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当…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本文的"差生"一词是指:智力属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最终导致学业不良的学生。换言之,本文的"差生"专指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者,不包括因有这样或那样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所谓"品德差生"。  相似文献   

9.
李荣 《教学与管理》2012,(17):11-13
学业不良作为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对学业不良学生的研究,各国有所差异,我国有的学者称其为学习差生(主要为了区别于一些品德和学习均不好的"双差生")、后进生(后来进步之意),美国称其为学习无能者。所谓学业不良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对学业不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差生”、“后进生”、“学习障碍”、“学习困难”、“学习无能”等概念一直和学业不良混淆使用。需澄清的是,学习障碍不等于学业不良,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所谓学业不良,通俗地讲,指  相似文献   

11.
沈小丽 《考试周刊》2012,(13):174-175
在教育教学中,"不服管教""学业不良"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差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虽然我们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却不能回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后进生一直是教师的困惑,严重影响教学和教育工作,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只有转化好后进生才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不让社会产生一个"次品"。  相似文献   

12.
一般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优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较大.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面向全体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面向中差生,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本人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实行量化考核,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所谓差生,即道德不良者,或学业不良者,或两者兼而有之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类为数不少的“差生。造成学生道德不良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从客观方面说,主要有家庭的不良教育、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腐朽思  相似文献   

14.
一、“差生” 1.“差生”的界定。“差生”泛指学业不良者,所谓学业不良主要指考试成绩差,通常低于班里的平均分。据此,有人说中国有五千万“差生”,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调查出来的,可能是推测出采的吧。中国大约有两亿中小学生,每个班都有四分之一的“差生”,两亿的四分之一就是五千万。五千万  相似文献   

15.
巴班斯基差生教育思想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他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非常重视差生教育研究,并对之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总结。关于差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一、学校中差生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差生问题,一般都以分析和探寻差生形成的原因为起点。“差生”的界定依据和特征主要是学业不良。巴班斯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其普遍性和典型性,必须对二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巴班斯基指出,学生“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生学业不良的普遍原…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业不良,是困扰世界上每一个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的棘手问题。据日本松原达哉调查,日本学业不良学生存在率约为20%。我国台湾省陈英三调查台湾省的差生存在率也是在20%左右。我国黄佳芬、徐敏根据186张问卷中教师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统计,上海市区差生存在率小学为20.04%±3.43%,初中为20.50%±5.28%,高中为28.14%±8.46%。我们用分层取样的方法,从四川省叙永县的城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小学中分别选取好、中、差三个类型的学校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近三年学业不良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们喜欢把学业不良的学生称之为 “差生”。如今, 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取而代之的是后进生。虽然大家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但是却不能回避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尤其毕业班面临着中考的选拔考试,不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就无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无法使更多的同学( 包括这些“差生”)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笔者试从心理学角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毕业班“差生”的病因,研究毕业班“差生”的转化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寻找病因 毕业班“差生”,有别于其他年级的…  相似文献   

18.
学业不良的确定与评价标准有关“学业不良”是前苏联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常用的一个术语,指的就是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的现象。那么,怎样的成绩才算是“低下”呢?在实践中,学业不良的确定首先与评价的参照标准有关。根据不同的参照标准,学业不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与成绩不足。相对学业不良以一个特定群体的平均学业成绩作为参照标准,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视为学业不良。按照这种观点,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可以有比例大致相同的学业不良学生。这样,集中了学习尖子的重点中学也就有了相当数量的“差生”,而生源与办学条件都比较差的“薄弱学校”  相似文献   

19.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学业上的暂时落后被视为没有希望的"差生"。人们也许会纳闷:现在的素质教育不是面向一切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学困生通常有三种状况:第一是相对学业不良,以某一特定群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为相对学业不良;第二是绝对学业不良,以规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