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语文要多阅读,善阅读。要让学生有读书时间;要设法让学生明白,读书既有"有用之用"还有"无用之用";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趣、好玩,而不是用考试逼迫学生,用"有用""利诱"学生。教师的推荐阅读最好和所学课文结合起来,显得不刻意,效果会更好。善阅读,应该包括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阅读的选择,需要眼光,所以教师推荐的书一定要是高品质的,做到语言规范、境界高。怎么读不仅指阅读方法,还包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不是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内外阅读,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衷地爱上阅读。身为教师必须要开放语文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通过创设阅读平台,养成阅读习惯;延伸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组织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乐趣等路径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终生与书结缘!  相似文献   

3.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词句训练,从而达到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词句训练,从而达到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词句训练,从而达到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词句训练,从而达到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和灵魂的塑造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限的课内阅读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将阅读拓展到课外。如何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起来?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四种方法:课内激发兴趣,让学生课后"好"读书;课内加强选书指导,让学生课后"会"读书;课内巧授读书方法,让学生课后"善"读书;评价方法多元化,让学生课后"乐"读书。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让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田雨华 《文教资料》2010,(25):80-8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读说练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教师要多训练学生,授之以方法,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爱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就会从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难,难阅读"这种现象就会远离他们。  相似文献   

9.
蔡清艳 《考试周刊》2013,(34):41-4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读书是学生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上缺少生活经验,导致阅读量少,阅读主动性不强。那么,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爱阅读,广泛地阅读课外书呢?下面我结合自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读书日之际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阅读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2.
现在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俗话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可见,语文在基础学科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语文阅读又是考试必不可少的题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使学生想读书;其次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读书;再次要创设情境,创设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最后要教育小学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吴建良 《海南教育》2014,(12):28-28
古人云:"授人以鱼,一日得鱼;授人以渔,终生得鱼。"由此可见,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对语文学科来说,这是提高学生读写质量,发展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使学生获得阅读方法,达到会读书、能读书、乐读书的境界?这是语文教师教学需要用心推敲、不断探索的问题。由数十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笔者得到了点滴见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奏效的路子不是简单地、直接地把所谓的阅读方法告诉予学生,而需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所读书目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探索。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无论在课内、课外,教师一些恰当的引导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好的阅读方法会让学生在读书和各种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15.
马晓茹 《辅导员》2014,(24):44-45
在名著阅读方面,新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课程(7—9年级)的目标和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无休止地拉一把,而是阅读,阅渎,再阅读:”但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很多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写作业和读课外读物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舍弃读书,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学生阅读基本上不动笔墨、方法单一、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效果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选择好书籍、营造读书的氛围、提供交流的平台,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读书。  相似文献   

17.
袁荷娣 《辅导员》2011,(30):35-36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让阅读走进生活,终生以书籍为友,让人生沐浴书香便成了必然的选择。一、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现代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替代了文本的阅读,即使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直接导致了良好读书习惯与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家长帮孩子从小种好一棵“阅读”的智慧树至关重要。我们应着力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和会读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实施阅读指导的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和巧读书,体验读书成功的乐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语句都透露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如今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原本该属于学生的阅读时间被电视、电脑、辅导班所霸占,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应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教给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给予激励,真正做到"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好读书",让阅读成为学生每日必备的"营养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