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喜欢以喝酒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喝酒也是韩国人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关酒的礼数也不在我们中国人之下,甚至韩国人有一个晚上要喝好几顿的习惯,所以喝“高”了也是很多韩国人的“拿手好戏”。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韩国车多,开车的司机也多.所以韩国的司机们也会经常面对喝酒与开车这一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2.
古隆中 《出版参考》2009,(19):40-40
日本人认为,韩国人的“痞子精神”天下闻名。2002年日韩足球世界杯,作为主场之一的日本拼尽全力才打进世界16强,而也是东道主的韩国有如神助,轻松跨入世界4强的行列。日本人说,韩国足球世界第四,但韩国人的“痞子精神”在世界上应当数第一。  相似文献   

3.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专业博士生导师金成镐同志与韩国学者朴英宰教授(延大所聘外教)主编的《朝鲜·韩国历史大事编年》(下简称《编年》)由黑龙江省朝鲜民族出版社于2008年2月出版。笔者阅后,深有感慨,仅“原始社会”、“古朝鲜”、“三国”这三部分看,其错误之多,令人瞠目,而值得商榷的问题,并非罕见。编者在“编写说明”中有云:“在名词解释部分,  相似文献   

4.
韩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喜欢以喝酒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喝酒也是韩国人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关酒的礼数也不在我们中国人之下,甚至韩国人有一个晚上要喝好几顿的习惯,所以喝高"了也是很多韩国人的"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5.
望隽 《新闻前哨》2012,(9):111-112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受韩国外交部属下的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中国媒体代表团一行17人,于5月14日至18日对韩国进行友好访问,本报记者作为湖北媒体代表随团出访。 访韩期间,代表团先后拜访了韩国外交部、韩中亲善协会、韩国记者协会、韩国言论振兴财团,以及位于首尔的《中央日报》社和《京乡新闻》报社。5天的访问,韩国人的文化传承意识、发展创新意识,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韩国新媒体的发展,为湖北传统媒体如何走好未来之路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据韩国《东亚日报》5月19日报道,韩国最近首次发现中国文人倪谦作为明朝使者访问朝鲜时所著的《辽海篇》。 《辽海篇》是倪谦(1415—1479)在1450年访问朝鲜时所写的纪行,由其子于1469年编撰成书,书中还包括  相似文献   

7.
甄西 《出版参考》2012,(30):41-42
在"韩流"汹涌澎湃的时候,韩国的明星为全世界所熟知。上世纪,在日本驰名的朝鲜明星也有不少,其中一个就是舞蹈家崔承喜(1913年-?)。据《了解朝鲜辞书》记载,崔承喜"在石井漠的指导下研修。之后,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以朝鲜为中心,先后到日本、中国、欧美各国演出1000多场,因为传达了朝鲜民族的传统美而被誉为‘半岛的舞姬’,作为舞蹈家而名扬海内外。"如今的韩国人或日本人认为,如果从历史看现实,那么"韩流"的始作俑者应当  相似文献   

8.
江坪 《新闻实践》2009,(11):61-61
两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假新闻虽然远去,但类似的假新闻并未在网络消失,依然在误导受众。2008年7月31日,《新快报》国际新闻版转载了“韩国历史教授有此研究成果:孙中山又成了韩国人”。经核查,此文系责任编辑把关不严,未经核实从互联网转载刊发,是一种典型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9.
在"韩流"汹涌澎湃的时候,韩国的明星为全世界所熟知.上世纪,在日本驰名的朝鲜明星也有不少,其中一个就是舞蹈家崔承喜(191 3年-?).据《了解朝鲜辞书》记载,崔承喜"在石井漠的指导下研修.之后,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以朝鲜为中心,先后到日本、中国、欧美各国演出1000多场,因为传达了朝鲜民族的传统美而被誉为‘半岛的舞姬’,作为舞蹈家而名扬海内外."如今的韩国人或日本人认为,如果从历史看现实,那么"韩流"的始作俑者应当是崔承喜.  相似文献   

10.
《新闻通讯》2012,(2):64-64
韩国《中央日报》1月16日报道称,朝鲜中央电视台近日启用了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主播.换下了将步入70岁高龄、被誉为“人民广播员”的著名主播李春姬。韩国国内有分析认为,随着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的掌权。朝鲜电视界也将出现相应的“新老交替”。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时代的韩国临时政府活动史上 ,曾发生过一件影响颇为深远的“王通事件”。这一事件不仅使得韩国独立党和朝鲜民族革命党在韩国临时政府名义下实现合作的统一局面大受影响 ,两党冲突因之表面化、激烈化 ,而且是韩国独立党内部发生分裂的诱因。因此 ,研究该事件 ,对揭示韩国独立党与朝鲜民族革命党之间的关系、朝鲜民族革命党对韩国临时政府所持的态度、韩国独立党内部的演化都极具意义。然而 ,综观国内韩国独立运动史方面的研究论著 ,对该事件均未述及。韩国方面笔者目前见到的研究成果 ,只有卢景彩在其博士论文《韩国独立党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2.
郭瑞璜 《今传媒》2005,(2):46-46
去年10月以来,卢武铉政府同韩国三大报道——《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之间,在大众传媒改革问题上的对立达到白热化。政府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大众传媒改革法(草案)》。三大报反击说,这是对“朝、中、东”的打击报复。多数国民不支持这项法案。  相似文献   

13.
朴槿惠2月25日宣誓就职。韩国《朝鲜日报》评论说:"这可谓是韩国65年宪政史上极其特殊的事件。"从全球看,她是儒家文化圈中首位民选女总统。《时代周刊》曾以《实权者的女儿》为题,登出了朴槿惠的封面照。对于韩国"五六十岁那代人",朴槿惠总能牵动人心。前总统朴正熙也被称为军政强人,他于1961年开始独裁统治韩国,直至1979年遇刺。在此期间,其女朴槿惠是韩国的"第一小姐"。作为一种象征,朴槿惠是全国人看着长大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访谈 ,时间 :2 0 0 0年 11月 2 3日下午 ;地点 :汉城大学传播系 )康 :日本从 70年代开始直播卫星放送 (broadcasting) ,马上在韩国引起反响。虽然那只是“溢播” ,但我感觉它也是有意识地针对韩国受众的 ,是有目的的广播。当然 ,从技术上讲 ,日本的放送不可能不“溢播”到韩国。郭 :因为你们是相距那么近的两个国家呀。康 :但它的节目是国际性的 ,是有意识地让韩国人看的。于是 ,在韩国便有了对卫星广播的讨论 ,对日本的影响进行批评 ,我是其中的一个。郭 :我读过您的文章———日本的“文化帝国主义”……康 :但并不是…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先驱导报》发表了一组名为《中国人误读的世界》的报道,列举了一些被中国人“误读的世界”。比如“伊朗人恨死美国人”“韩国人爱国不买日货”等。对于这些误读,《国际先驱导报》评价说:当“世界误读中国”为国人义愤填膺时,人们却可能忽略了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误读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6.
许方 《视听界》2007,(3):59-60
亲戚来宁小住。一日,路过四牌楼,突然问了句三牌楼在哪里,原来前阵子从《听我韶韶》中跟主持人老吴学了一句俚语:三牌楼的狗跑到四牌楼啃骨头——为了一张嘴,苦了两条腿。这本是老南京用来嘲讽贪吃的人的,却让亲戚由此对南京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亲戚是南通人,说亲戚对南京的热爱,我不是想说南京有多好,只想表达方言节目《听我韶韶》给观众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韩国人收获双份喜悦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而今年的十月则让韩国人民收获了双份的喜悦,在韩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中秋节到来之际,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在联合国新秘书长候选人的第4轮意向性投票中以绝对优势胜出,为韩国人送上了一份中秋大礼,极大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18.
马鸿雁 《视听纵横》2006,(5):104-105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各地电视台共播放了韩国影视剧500余部。而韩国的电视节目出口额已从1999年的800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8000多万美元,成为该国最主要的文化出口产品。广东《新周刊》杂志2005年的“新锐榜”因此评选韩剧为“年度时尚”。在中国,因为韩剧、韩流,人们潜移默化地对韩国文化有了亲近感,韩国成了出国游主要目的地之一,韩国饮食是流行时尚,韩国服饰更成为从南到北的服装店标签。由此让人不得不惊叹韩国文化潮流对其经济输出的作用。韩国影视剧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韩国的饮食、服饰、传统习俗、时尚风潮和现代韩国…  相似文献   

19.
武闽 《传媒》2016,(16):65-68
从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韩流”文化的主力军,韩国影视剧(简称韩剧)在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连番掀起多次收视高潮,同时也将极具韩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海外观众的心里,从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完成了一次国家的形象塑造。2007年,韩国国政弘报处海外弘报院院长俞载雄进行了一项《收看韩剧对韩国形象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9.4%的被访者是通过韩剧了解韩国的,而被调查者收看韩剧的次数和数量与其对韩国产生的善意联想、情绪和行动意图基本成正比。以中国为例,随着《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等一系列韩剧在中国热播,韩国在中国的形象与冷战刚结束时期相比大大改观。当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韩国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有观光魅力”的国家,这与韩国政府想要塑造的“动感韩国”形象有着强烈的一致性。随着民众对韩国好感的增加,近年来,中国赴韩国旅游热与日俱增,韩国服饰、化妆品业也深受国人青睐。可见,韩剧的海外传播成绩斐然,影响深远,不但提振了韩国经济,还成功塑造了韩国在海外的正面形象,取得了政治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20.
书业内外     
韩版伪书上了黑名单据《文汇读书周报》报道:在3月15 日至21日上海书城举办的“韩国正版图书展销会”上,由上海书城与《文汇读书周报》推出的“为正版喝彩——让韩国伪书现形活动”同时举行,《坏小子》等8本书上了“伪书”名单得以公布。第一批“韩国伪书”名单是:《第5代帅男孩》、《这个男孩有点野》、《那个笨蛋男生》、《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