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读完新世纪的第一期《新闻战线》,总的感觉是:面目一新。 为何说新? 新栏目多了。与去年第一期《新闻战线》比较,今年第一期除保留原有的《一月谈》、《经济报道纵横谈》、《报业经济与管理》、《地市县报》、《读者论坛》、《舆论监督大家谈》、《广播电视专页》、《新闻摄影》、《报业百花园》、《新闻界信息》、《漫画》栏目之外,新增加了《高层访谈》、《要闻播报》、《专论》、《前沿关注》、《新闻阅评》、《三新书屋》、《临窗寄语》、《世界新闻窗》、《回忆与怀念》等栏目。把原有的《业务探讨》…  相似文献   

2.
楚明 《出版科学》2002,(3):33-35
WTO协议涉及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主要内容,有分销服务、关税、版权保护三个方面。加入WTO对我国新闻出版业有利有弊,从长远看,利大于弊。应对WTO,要加强党对新闻出版业的领导,通过组建出版集团、发展连锁经营、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等发展壮大我国新闻出版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专业期刊的繁荣 是新闻队伍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来,由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新闻事业兴旺发达,新闻专业刊物也呈现出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目前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专业期刊就有30多种。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先后分别创办了《新闻业务》和《新闻战线》这两个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新闻专业刊物;1960年8月上述两家刊物合并,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协三家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4.
一点建议     
作为人民日报主办的学术期刊,《新闻战线》站在理论的高度,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设置诸如《三新书屋》、《名人专栏》等栏目,丰富读者的视野。与此同时,又紧紧贴近第一线,既有针对性,又有典型性,尤其突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像《高层访谈》、《前沿关注》、《经济报道纵横谈》、《报业经济与管理》这些栏目,既反映了当前新闻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又总结各种新闻现象和经验,使读者在读过文章后,都有所启发。 但是,从构筑新闻学理论来说,这只代表专业层次。从学术的广度和深度来讲,还有些不足。因此我想,贵刊可…  相似文献   

5.
《传媒》2002,(6):4-6
日前,就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相关问题,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先介绍一下,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国政府在与新闻出版业有关的问题上作出了哪些承诺? 石宗源:我国政府在以下三个与新闻出版业有关的问题上作出了承诺: 1.关于书报刊的分销服务。我国政府承诺,3年内逐步放  相似文献   

6.
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正徐徐地向我国打开.可以预料,不用多长时间,我国的入世问题就会彻底解决.加入WTO,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闻出版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显示剂和晴雨表,也必然要受到入世的冲击和影响.本文拟重点探讨加入WTO对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影响以及我们的应对方略,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7.
我是《新闻战线》一名普通青年读者。去年11月17日我想继续办理《新闻战线》直接邮购手续,结果又一次得到了满足。记得前年冬,我在一份地方报上看到,人民日报社主办一份在全国发行的《新闻战线》月刊。当时我正参加西北新闻刊院学习,特别想订上这份刊物,可到邮局没订上(读者在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本刊。——编者注)。由于求知心切,我便给人民日报总编室写了封信,他们通知我将款汇到报社发行处期刊科,结果我订到了。我很珍爱这份刊物,其中许多文章和栏目,如《采访札记》《读者论坛》《地市  相似文献   

8.
《新闻研究资料》从1979年8月创刊到现在,已经五周年了,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我国的新闻学刊物,如果从1927年创办的《新闻学刊》算起,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建国后的创刊《新闻战线》、《新闻业务》等刊物,也已出版近三十年。但是,还从来不曾有一份“以新闻史料和新闻史料研究为主”的刊物。《新闻研究资料》是这方面的第一家。在全世界众多的新闻学刊物中,它也是独一份儿。  相似文献   

9.
新闻战线杂志社:欣闻《新闻战线》五秩华诞之际,谨向贵社上下致以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新闻战线》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服务于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刊物,五十载辛勤耕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1年第8期《服务热线》栏目刊登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以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的名单。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一名即将跨入新闻行业的学生来说,看后倍感亲切。作为人民日报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新闻战线》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对各地的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给予指导。但《新闻战线》也没有忘记做一些具体、实在的服务工作,针对读者的来信或来电,帮助解决问题,更加受到欢迎。与以往各期《服务热线》刊登一些院校博士生、研究生入学试题、告知职称申报材料的写…  相似文献   

11.
2001年8月,中央发出了《关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后,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在新闻工作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突破。 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之后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新闻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又将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为保证新闻出版业健康持续快  相似文献   

12.
日前,就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相关问题,本刊记者刘学渊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三项承诺认真履行记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谈判中所做承诺是加入世贸组织权利与义务的一部分。请您先介绍一下,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国政府在与新闻出版业有关的问题上作出了哪些承诺?石宗源:我国政府在以下三个与新闻出版业有关的问题上作出了承诺:1.关于书报刊的分销服务。我国政府承诺,3年内…  相似文献   

13.
本刊太原讯全国新闻期刊经验交流会议于10月26至30日在太原召开。三十八家新闻期刊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组织,《新闻学刊》、《新闻战线》、《新闻采编》发起召开的。与会同志交流了刊物的概况和基本经验,并就办刊宗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及办出刊物的特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认为,办好新闻刊物,对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加强通讯员的培养,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有关领导在人力、财力、物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编辑部: 我是一名身居基层乡镇的新闻报道爱好者,从事业余通讯报道工作20多年了,一直很想寻找一份有指导性和学习参考价值的新闻业务刊物。去年,我在报刊征订广告中看到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战线》,从介绍的内容中得知,此刊的品位较高,就自费订了一份。现在,我已收到几期了。每一期都使我爱不释手,我有选择地一篇一篇文章学习。学习后,我深感找到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好老师”。 我最喜爱的是《前沿关注》专栏,这个栏目中的重点文章,很多都是各报的总编辑执笔写的,有观点,有事例,生动活泼,读后使人深受启发。 我…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们的出版业无疑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构成WTO的三大部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都有与出版业密切相关的条款。其中版权保护协议及出版、印刷市场准入等条款,都将对我国出版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术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仅“美联体”就有46家成员社。各个美术出版社都在为发展美术出版事业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由于几乎每个省都有一家甚至数家美术出版社,因此形成了大多数美术出版社的经济规模不大,集约化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十年了,围绕着关贸总协定,当年谈判中矛盾最集中的环节之一是新闻出版业,现在,十年回首,入世以后,中国大陆新闻出版业受到哪些影响、发生哪些变化,中国新闻出版业有哪些改革与突破呢?至今我仍记得当年中国传媒界对WTO的热烈  相似文献   

17.
胡欣 《新闻战线》2012,(5):26-28
做内功,精心培育品牌,做影响,努力延伸平台。以品牌打造影响力,以经营运作凸显品牌。人民日报《新闻战线》创办于1957年,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成长为我国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新闻业务刊物。近年来,《新闻战线》打造品牌,着力"做优"——做品质、做影响力。将危机意识转换成创新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寓指导性于服务之中,寓权威性于贴近之中;加强策划,丰富表达,既承继传统,更跟进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一前段时间,《新闻战线》上刊登的总共38个中国新闻名专栏目录中,纯粹是新闻评论的栏目就有14个,并且这样的栏目多集中在中央级的新闻媒体中,比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新华社的新华视点,《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文汇报》的文汇时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等等,另外综  相似文献   

19.
《新闻研究资料》从1979年8月创刊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个周年,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我国的新闻学刊物,如果从1927年创办的《新闻学刊》算起,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建国后创刊的《新闻战线》、《新闻业务》等刊物,也已出版近三十年。但是,还从来不曾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闻专业期刊经验交流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在太原召开。三十八家刊物编辑部主任或主编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共四十四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委托《新闻学刊》《新闻战线》《新闻采编》三家筹备召开的。这是我国新闻界第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目前全国有上百家新闻专业刊物,被邀请参加这次会议的三十八家是公开或半公开发行的新闻专业期刊。与会同志认为,创办新闻专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