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山西巡抚初彭龄为遵旨查办五台山行宫工程事奏折 嘉庆十四年十月初七日 刑部右侍郎·署山西巡抚初彭龄跪奏,为先期奏明遵旨亲往五台县履勘现办行宫工程,查明实在成分,再行据实复奏,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上月初八日接印后,准抚臣金应琦将奉到廷寄暨大同镇王模口传谕旨十条,抄录移交到臣。臣恭阅谨记,遵即将现在办理章程询之藩司刘清。刘清到任未久,不能周知,而现据委员开报成分又大半捏饰。臣访查得,太古县前任知县苏佐清领过办理工程银六千余两,本年春间,缘事经前巡抚成宁奏参褫职,竟未将领过银两全数交出。维时藩司金应琦亦…  相似文献   

2.
将日本今西春秋藏《多续译语》和新见故宫所藏《多续译语》抄本进行详细比较,发现两个版本有百余处不同,且今西本和故宫本均为抄本;今西本是原始抄录本,即四川地方政府根据调查到的原始材料抄录的本子,故宫本是根据原始抄录本再次抄录而成的本子;原始抄录本或不止一份,故宫所抄的底本有可能不是今西本。推测其他"西番译语"也可能存在类似情况,故整个"西番译语"的研究都应该重视版本考察和文字校勘工作。  相似文献   

3.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二辑》择优选录了清政府关于李沅发起义的相关谕旨和奏折,本文在介绍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其正辅文加工情况、标题拟定和编排体例进行逐一评价,并对其史料价值略作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档案馆保存有为数不多的抗日战争档案史料,在13号全宗68号案卷中,笔者有幸查到了湖南省会警察局控诉日本战犯古川武行文书报告1份,武汉行营要求湖南省会警察局协助查找古川武等战犯电文抄录1份,湖南省会警察局向武汉行营查明古川武等战犯详细罪行的电文报告抄录1份.  相似文献   

5.
《历史档案》2006,(2):80-8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40册,收录本馆所藏晚清军机处电报档约万件,时间起自光绪十年(1884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翔实地反映了晚清政府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内幕。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刊布,它不但可与同时期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廷寄互为补充,而且其许多内容为奏折与廷寄等文件所不栽,具有填补资料空白的重要作用,对研究晚清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世宗雍正是清代皇帝中最为勤政的,他自己说白天"延接廷臣,引见官弁",夜间"观览本章,批阅奏折",常常到二鼓三更也不知疲倦,数年如一日.他在<雍正朱批谕旨>的自序中说,所有奏折,都是他"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这些奏折都是有关军国大事,往往连篇累牍,动辄千言,雍正的批示也经常是数百上千言,有时还要与人打笔仗,没有特别旺盛的精力恐怕是无法做到的.最近读到一本好玩的书<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雍正朝)>,发现不仅国家大事要雍正处理,宫廷里任何一件小事,也都要雍正"钦此"一下.  相似文献   

7.
护理贵州巡抚温福为报审理江西客民李象武伪稿来历事奏折乾隆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护理贵州巡抚印务·布政使奴才温福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承准廷寄内开,乾隆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奉上谕:各省办理传抄伪稿之案(谕旨同前,故略──编选者)钦此。钦遵。又准湖南抚臣范时绶札开,乾隆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一道,查龙乾惕一犯前准咨提,正在委员解黔。兹钦奉偷旨,已据沅州府将龙乾惕同伊侄龙老晚俱已解到湖南省城,现在秉公严审外,相应密札。等因。奴才伏查,黔省思州、玉屏二府县查获抄传伪稿一案…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档案》2004年第9期上,我们曾公布了浙江大学历史系物室所藏清末重臣岑春煊的两件奏折并加以分析。最近物室又整理出岑的另外12份奏折,上均有皇帝朱批。其中除两份是无甚史料价值的请安折和谢恩折及一份推荐外交人才折外,其余都与清末重要的政治事件“丁未政潮”有关,现予公布。因有关岑春煊其人及“丁未政潮”的情况在前已有介绍,此次仅在介绍件背景时略加提及。  相似文献   

9.
会议实录     
石文龙 《新闻世界》2005,(10):64-65
表弟是某局办公室主任,前些天他让我看了一份民主生活会记录,感觉很有意思。兹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稍微了解一点日本侵华史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田中奏折》的。“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所谓“大陆政策”,就是在这份臭名昭著的奏折中提出的。 田中指的是1927年至1929年间任日本首相兼外相的长州派军阀田中义一大将。《田中奏折》就是他于1927年策划制定的侵吞中国、兼并世界的一个秘密计划,这份奏折本来是绝密文件,但于1928年被旅日爱国人士蔡智堪先生设法抄录,并传往国内。消息传出后,日本当局一再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后来的实践证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继而发动太平洋战争,无一不是按照《田中奏折》进行的。当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在其回忆录中也承认有此奏折。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95年第1期曾刊发部分海外华商设立商会的史料,现再从馆藏会议政务处、责任内阁全宗档案中补选12个海外华商商会的档案予以刊发。是为续编,以供研究。──编选者丁进军农工商部为奉旨准颁美属小吕宋中华商会关防事致会议政务处咨文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农工商部为咨呈事。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本部具奏美属小吕宋中华商会援照成案请给关防一折。奉旨:依议。钦此。钦遵。除关防刊就,由本部径寄该商会批领外,相应抄录原奏.恭录谕旨,咨呈贵处查照钦遵可也。须至咨呈者有咨呈内阁会议政务处附件农工商部为对接案颁给灾用…  相似文献   

12.
正奏折是清代大臣呈给皇帝的上行文书,数量众多,价值巨大。一般认为奏折要么保存在宫中,要么存于军机处,前者称"朱批奏折",是奏折原件,后者为"录副奏折",是抄录的奏折副本。前者的形成是根源于朱批缴回制度,后者则是由于军机处的奏折录副存案制度。除了宫中和军机处以外,其他机构档案中是否还有奏折(本文特指呈给皇帝的"原折",也称"正折")呢?如果有,反映了怎样的公文处理程序?这些问题,笔者尚未见有专文讨论a,因此根据所见的中国第一历史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全宗中,有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两个文种。朱批奏折是清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原件,录副奏折是军机处照朱批奏折謄写件,为朱折副本。我们在阅读录副奏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在奏折末尾录有朱批内容,一是在奏折末尾出现“×××年×月×日奉朱批钦此”字句,朱批内容空而不录。同样是录副奏折,为何有些录有朱批内容,有些则空而不录呢?这是否是军机处謄录时疏忽所致?不是的。通过多次摸索探究,即尽量找同日的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相校,或查阅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凡不录朱批之处,乃为“另有旨”或“即有旨”。 清代官员呈递奏折,均要由清帝亲阅,阅后在奏折(片)末尾留下批示,谓之朱批。对于清帝在奏折末尾朱批内容的形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清帝阅后表示阅过,知晓或要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如“阅”、“览”、“是”,“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等,用词极简。第二类是清帝表示对奏折上报内容的具体意见,赞成、否定或其他。用语一般要十几字、几十字,个别也有数百或上千字不等。第三类则是清帝对奏请内容事关重要,有必要单独颁发谕旨,即用  相似文献   

14.
红阳教,亦称弘阳教、红阳会,全称混元门红阳教。始创于明朝末年,创始人为直隶曲周(分属河北)人韩太湖。红阳教在河北、山东等地十分活跃,甚而渗入皇宫。流传至清,清政府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现从馆藏来批奏折中选出嘉庆十八年及二十至二十三年有关档案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编选者方裕谨署直隶总督章煦为报将红阳教王书香等演员送交刑部事片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再,臣前奉谕旨:京城缉获红阳教匪李五,搜出书信一封,系本年二月间冀州城西黄村王书香所寄,内称仰慕李五,限于服制,不能远出,谨差高杰秀、王清连到京送信…  相似文献   

15.
孙宏年 《历史档案》2005,(1):124-126
清代,中国与越南多次互派使者,这在清朝档案中有所反映,一份被定名为《安南国陪介范谦益等奏呈庆贺诗三章折》的雍正朝汉文奏折就是其中之一。这份奏折现已收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2册,但并未标明该奏折的具奏时间,而是列入了“无具文时间奏折”之内,按照具奏人姓氏笔画顺序编在第32册、第177号。笔者拟根据中越有关文献,考证其具奏时间。  相似文献   

16.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六月,广东民人傅瑞祥擅自呈递封章,被官差抓获,奉旨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讯。军机大臣等拟照疯病之例解回原籍严密监禁请旨。但谕旨尚未下发,刑部奏报外间已有传抄谕旨事。嘉庆帝下旨令军机大臣彻查。经查,向来王公大臣有各派护卫笔帖式等赴宫门探听官事的惯例,此案误传谕旨则始于都统奕颢之护卫萨敏。嘉庆帝随即命将相关王公大臣、护卫、笔帖式等加以严惩,并严禁探事恶习再次发生。此案为研究京城抄报的来源与流传提供了资料。现从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军机处上谕档中编选相关档案,以供有关学者参考。——编选者刘文华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写的信大都是经过秘书室登记后发出的。为了保存毛泽东的手稿,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指定办信的同志将毛泽东写的信全文抄录一份以后,再发出支。有一次办信的同志将毛动东亲自封口的一封信也拆开来抄录了。止巧毛泽东把这封信拿回去修改,拆信的事被他发现了,他很  相似文献   

18.
两江总督尹继善为接奉申饬谕旨并报实力查办陈永寿等奏折乾隆十七年七月十三日太子太保·两江总督臣尹继善谨奏,为据实沥陈,仰祈睿鉴事。乾隆十七年六月十四日,臣于黄梅县途次接到内阁字寄,乾隆十七年六月初三日奉上谕:据江南提督武进升奏称,上年八月间,崇明镇奇营游击、今升参将孙鼎元由松江谒见,口称有孙嘉淦条奏一事,令其抄稿来看,未曾入告,数月以来,辗转思维,寝食不安。今又据吴进义供出由松江提塘陈永寿传报,请交部严加治罪。武进升已有旨谕令休致、但孙鼎元系参将大员,公然传抄伪稿,武进升阅看已经数月,直至浙省咨拿…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市档案馆珍藏着一份光绪三十三年(1907)礼部尚书溥良为皇后千秋令礼仪事的奏折.奏折为汉文书写,长121厘米,宽25.5厘米.内容为皇后诞辰日祝寿的礼仪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26日,攀枝花市建一公司退休工人张国喜夫妻二人,拿着“任劳任怨,服务人民”的一面锦旗,来到苍溪县国土资源局,感谢该局档案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优质的服务,为他提供了办理土地证所需的资料。张国喜老人,家住苍溪县江南镇金斗村四组,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房一套,建房后不久,全家随他迁移到攀枝花市,家中房屋留给父母居住。90年代父母相继过世,家中房子一直空着,无人照管,直到去年张国喜老人得了癌症,单位效益不好,经济困难,夫妻二人回到离别十几年的故乡,那知道他的房屋已被邻居拆了一间。在处理房屋时,又拿不出土地证,也不知当年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