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从现在起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这个“快乐”显然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仅仅指将来长大成人后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天性被纵情释放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当然这个“快乐”不是主要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仅仅指将来长大成人后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如果从理论上阐述“教育”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洋洋洒洒地说出一大通毋庸置疑的道理;但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孩子来说,“教育”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成为一个现在就感到快乐的人。需要解释一下:这个“快乐”显然主要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也不仅仅是成才以后将来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  相似文献   

4.
潘樱 《江苏教育》2014,(4):69-69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学校生活?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儿童有玩的天性,渴望无拘无束的快乐天地。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充分体验到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天性被纵情释放的快乐,而且还有知识的收获、能力的收获、人格的收获、阅历的收获。因此,我们构建的儿童生活,就是要让儿童生命成长得更坚实,更有力。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学校生活?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儿童有玩的天性,渴望无拘无束的快乐天地。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充分体验到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天性被纵情释放的快乐,而且还有知识的收获、能力的收获、人格的收获、阅历的收获。因此,我们构建的儿童生活,就  相似文献   

6.
追求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方法科学,过程快乐,结果理想,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一种幸福。现在的新课堂改革,就是要让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体验到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快乐体育”由原来的“快乐园地”发展、推广、总结升华为“快乐教育”理论。此理论从方法论角度来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运动可以带给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 运动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情绪和美好情感的发展。运动实际上可被认为是一种快乐教育。一项很简单的立定跳远,就能激发孩子的20多种情感。比如,孩子想跳,说明他有这个动机动作的预备、起跳、腾空、落地……每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发生。  相似文献   

9.
品味教学     
学习的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深刻或浅近地体验过读书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充实与自信。然而,我们的许多教育已使学习成为一种折磨,持续许久的折磨——还孩子以快乐吧! 曾经为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而感慨,环视周遭,许多教育同样令我们感慨。前几日,连续听了10节公开课,学生被训练得的确让人佩服: “上课,同学们好。” “老师,您好,”学生们整齐地起立、问好,旋即,齐唰唰地转向了听课者:“客人,您好!”  相似文献   

10.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参加体育学习,并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发现”及“成功”的快乐,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过程。快乐体育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如何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感悟体验人生的过程,是和孩子共成长的过程。而在对孩子进行因势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龄施教、因情施教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幸福,体验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曾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下文是几位中国人经历的国外快乐教育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者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曾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下文是几位中国人经历的国外快乐教育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者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7,(10)
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曾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下文是几位中国人经历的国外快乐教育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者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让孩子在班级中体验到快乐,让班级成为他们温暖的家,这份快乐与温暖将会成为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们二(3)班就是一个快乐、温暖的家。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连续两次被学校评为“洁美教室”。大家也为此兴奋着、激励着……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对学生奉献自己诚挚的爱心,才能让学生喜欢、信任和尊敬你,才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良好的教育氛嗣,开启心灵之门,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的缘起 家庭情感教育,是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充分发掘情感因素的巨大能量,使子女形成精细、温存、富有同情心的心灵,学会用心灵去体验快乐、体验关心、体验尊重,从而达到培养其丰富情感和健全人格的目的。它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竞争风起云涌的今天,人们不得不终日为生计劳碌奔波,因而对于教育孩子的思考,也不得不束之高阁。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7,(10)
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曾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下文是几位中国人经历的国外快乐教育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者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孩子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是的,作为教师,只要你用心去爱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20.
观点一:要让孩子快乐,就要给孩子心灵松绑。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事事包办,样样满足,孩子应该感到快乐幸福,其实并非如此。过多的限制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使孩子处在沮丧、焦虑、害怕受惩罚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观点二:让孩子快乐,就应给他“放权”。快乐和一个人的自信分不开,而自信取决于成人给予孩子的权利和孩子由此感受到的自身能力。让孩子在“我自己能够决定”和“我自己能够做到”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观点三:适度满足的孩子最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是以“感受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