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城镇的中小学生中,不少应该有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的孩子,在家里还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都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参加家务劳动,不少的家庭是家长不让孩子参加。有的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说什么“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你什么家务活也不用干,我给你做牛做马也认了”。还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他们不会做,还得跟他们费口舌,弄不好还得“返工”。让孩子干,还不如自己“承包”下来,虽累一点儿,倒也省心。这些想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这表明很多家长对家务劳动的道德价值缺乏认识。我们…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这就给我们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要想让你的孩子爱上书,你自己首先得爱上书;要想让你的孩子有读书的习惯,你自己首先得有读书的习惯;要想让你的孩子会读书,你自己首先得学会读书。其实,孩子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很强烈的,只是缺乏培养和引导,如果我们给孩子们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提升有意义的书,一旦尝到甜头,孩子们会很乐于接受的。珊珊的妈妈是医院的护士,平时工作很忙,但不管怎么忙,爱读书的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变。妈妈爱读书的习惯直…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孩子有主见。家长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至于你或其他人是否喜欢并不重要。如果你让孩子做什么事都依赖于你,需要你的同意、允诺或是遵守常规,按你设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那么,孩子创造的热情就被你窒息了。当然鼓励孩子有主见,并不意味着过分宽容和不负责任,而是鼓励孩子去追求、探索,用自己的方法接触事物。如:对1~2岁孩子,允许他们编造游戏;对3~6岁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编自己的故事。自己选择自己的朋友。二、不要给弦子贴标签。家长不应给孩子贴上标签.如“小宝贝”、“太上皇”,“艺术家”、“懒家伙”、“笨蛋”等等。很多家长让孩子拥有太多的标签,这  相似文献   

4.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掉进情感的旋涡。因为家长有一套理论:孩子对异性发生兴趣,就一定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前程。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情感方面的"蛛丝马迹",不是侦察追究,就是围追堵截,采取各种手段防患于未然。然而,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青春发育等现象都极其平静,并将其视为生命成长的一种自然。但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喜欢跟异性交往了,家长就立刻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惶恐不安。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而不尊重孩子的感情需求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家长没把情感需要看作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是孩子成长中自然流动的一种生命气息和情绪。情感本身既美好又纯洁,它是孩子长大的一种标志,也是孩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需要的一面镜子。所以,面对孩子生命展露出的这份自然,我们若是以不自然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结果就会让我们和孩子同时陷入一种无以名状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答: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画什么都不像;还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拿着她的口红在墙上画了许多看不懂的画,问我可否学画。对待提出这些问题的家长,我想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毕加索有一次在看过儿童画展后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用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我们并不一定要像歌唱家那样唱歌,但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歌;我们不一定要像画家那样画出传世之作,但我们心里一定有许多美好的图画。有时候我们也要对家长说:给孩子一方天,让他们去自由表现吧。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拓展着越来越广阔的空间,这为丰富和发展家庭教育学提出了需要和提供了可能。当然,也对家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家长不可能都是教育专家,不可能在精通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之后,再来养育和教育孩子。因此,我们的责任是指导他们在千头万绪之中,把握住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东西。我想,当前,应当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做为家长的主要责任。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要想子女成为一个好人,就应当教育他成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我们生活的地…  相似文献   

7.
赵健 《江苏教育》2023,(38):56-57
<正>乍看模拟情景,班主任似乎没有错,关心学生的学习,主动沟通,寻求家校合作,工作认真负责;家长似乎也没错,与孩子探讨学习,助力孩子的发展,虽有怒气,但也是“子不学,断机杼”的续篇;错似乎都在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苦心,不感恩妈妈的好意,轻视自己的生命。而这三个方面恰恰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为什么教师的负责换不来学生的理解?为什么家长的关心换不来孩子的感恩?为什么班级的生命教育换不来学生对生命的珍惜?教育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钟乐江 《中国德育》2013,(21):59-59
“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这就是我们想给孩子们提供的生活。”据《楚天金报》报道,有的家长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所赐予的,但我们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名字,再幼小的孩子也不例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常遇到有些父母忘记了孩子自己的名字,他们以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有权为孩子做出选择;作为教师,也常麻烦家长督促、检查孩子作业,并且凡事都要求家长签名。也常见有些父母不辞劳苦,每天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自己再步履匆匆地赶去上班;也常见已满头华发的爷爷奶奶拎着书包,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把孩子送往城市重点学校就读时,武汉有7对父母反其道而行,将孩子从城市带到农村,让孩子们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一个山村的废弃小学内学习生活,家长自己则当起老师教育孩子,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生活。"远离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保护孩子们的天性,尽可能地给他们自由,给他们一片没有污染的人文和自然环境,陪伴他们一起学  相似文献   

11.
1.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家长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相似文献   

12.
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烦,他每天做作业时,总是爱问家长,做一题,问一题,自己就是不动脑子。如果家长不给他们讲答案,他就说不会,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人都有一种惰性,孩子一提问,家长就给出了现成的答案,孩子轻松了,他们当然乐意。但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养成一种依赖思想,养成不爱思考的坏习惯。所以说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帮助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无效的帮助方式。积极的帮助方式应该是,家长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与孩子共同分析题意,讲清解题思路之后,仍然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让他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业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班主任,在很大程度上,被家长视为他们的全权代理人。而且,由于各方面因素所致,我们班主任也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这一角色。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家长并不那么领情。那么,如何让家长理解我们班主任,让我们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更加顺畅,建立起比较默契的关系,引导家长积极投入孩子的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兴信 《家长》2002,(10)
对家长们来说,孩子刚上学时是最让人不放心的,不放心他们的安全,不放心他们的自觉性,不放心他们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不放心他们能否较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家长的这种担心是很正常的,但这却是消极的。积极的做法是提前作好孩子上学的准备,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他们最有效的关怀,让他们逐渐适应和喜欢学校的生活。对于刚上学的孩子,以下6点是家长应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5.
你看看人家     
只要孩子们在一起,家长就会看到他们之间的差距,并在不自觉的比较中对孩子说“你看看人家”。尽管这句话没有直接说孩子有什么不好,却隐含着对孩子的不满和指责,以及对其他孩子和家长的羡慕。从家长的语气、语调中,孩子能够推测出这句话中所隐含的意义。且不说这句话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横向比较本身就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智能结构,都有自己不同的强项和弱项。作为家长,我们要用发展的[光看待孩子,要看到孩子的优势。即使孩子在某方面有所欠缺,家长也可以用一种积极的方式给孩子提供建议,引…  相似文献   

16.
《大雪之后》这篇文章写的是在一场大雪之后,孩子们渴望能在雪地里快乐地玩 耍,可爸爸妈妈们怕孩子摔着了、碰着了,就不让孩子出来活动。作者对家长的这种溺爱 感到担忧,并呼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有同感。爸爸妈妈们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他们望子成龙,总想 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怀,过最好的日子。但他们不知道,这样恰恰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  相似文献   

17.
语录     
《中国德育》2013,(9):5-5
@袁爱玲:有人担心尊重孩子可能会惯坏他们。这其实是误解和模糊了尊重和纵容的区别。真正的尊重只能让孩子变得自尊和自爱,学会尊重别人。如果超出了尊重的边界就是纵容了,就会宠坏了孩子。@庄乐心: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锻炼孩子面对外在世界的能力,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优势。但是,在中国(包括香港)一些家长把这些误解成给孩子无限的自由,让他做每  相似文献   

18.
儿子刚刚上初中,结识了班级里不少新同学,我和他母亲很高兴,因为我们都是过来人,深知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是喜欢交友的,这是年龄、生活的客观需要,只要交了好朋友,对孩子的性格和学习都是有益的。我们楼下就有一家,孩子不愿意爸爸妈妈干涉他交友,从心里边讨厌家长对他的朋友评头论足,羡慕我的孩子有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为此,我们每每与楼下的邻居相遇,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询问我们是怎么掌握孩子交友状况的,怎样对待孩子的朋友的。我建议让他的孩子把朋友带回家中做客,试着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不被打扰的空间,如让孩子在自己的房…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5,(11):30-30
普天下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让自己“省心”。希望孩子能“吃得开”、“玩得转”,并能得到他人的欢迎与尊重。自动自发的孩子就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总在不经意问给父母制造种种惊喜,而在生活中,也是招人爱、惹人疼,常常被别的父母视为自己孩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当前,家长们都愿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好的……"他们给"最好的"赋予多种含义:有些家长把孩子进入教学等条件优越的托儿所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把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服、玩具及经验等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则认为"最好的"意味着"我的孩子应拥有我不曾拥有的一切".总之,不管家长们如何理解"最好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某些将影响他们为孩子们所确立的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因素,那么,在当今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中,家长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们如何受其父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所影响呢?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实在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