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家形象包含国际形象与国内形象,这样,其面对的受众既包含国际受众,也包含国内受众。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多集中在中国国际形象的探讨上面,而忽视了国内形象的建构以及国内受众的认知需求。因此,本文在重新阐释国家形象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新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即事实、媒体、受众不在同一传播平台,使国家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国内与国外断层的现象。一方面,受众、媒体(国外媒体)远离事实,导致国外媒体对有关中国的报道不一定客观真实,导致"他塑"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事实、媒体(国内媒体)远离受众,国内媒体对国外受众的调查不够,国外受众对国内媒体的信任不够,导致"自塑"的不给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国际新闻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时,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力争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影响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减少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障碍。  相似文献   

3.
在迈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越来越重要。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明星运动员、国家形象宣传片等方式,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取得了良好效应,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弘扬主流价值观、商业化趋势明显、回归个体本位、主动意识加强。今后,还需要在丰富传播内容、扩大传播视角等方面全面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凸显民族特色,增强话语权,以促进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新闻传播对一个国家塑造其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国际新闻传播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从日常新闻和突发新闻两方面展现了目前新闻播报的现状,并以中国时政新闻传播为例,分析在目前中国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凌 《当代传播》2012,(6):49-52
个体传播是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维度,其中尤其是个体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在当今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际传播形势下,更发挥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姚明作为个例,利用语料库工具,挖掘姚明个体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姚明个体传播与国家传播存在着一个双重传播模式,并分别呈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样式,借助姚明篮球明星的显性传播,中国国际形象在其中得以隐性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国媒体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它们自身的形象也往往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因此,塑造主流媒体“真实可信”的国际形象,成为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确立中国积极形象的一个关键部分。全球公众在对中国形象,包括中国传媒形象进行认知时,早已接受了占国际主流的西方大众传媒对中国的描绘。长期以来,虽然中国的电视台在国内公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但在国际上,却被贴上了“党国媒体”的标签,影响公信力的发挥。锻造内功的改革和发放外力的传播要同时并举,持之以恒,才能最终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的国家电视应该转向公共服务体制,在全球市场中,吸取西方传播思想和制度设计的精华,建设具有民族传统和中华特色的当代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杨妮 《今传媒》2017,25(10)
与新闻媒体传播相比,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是一种浸透式、潜移默化的塑造和传播.在全球化的今天,受众越来越关注主流文化的符号生产,这种软性传播力量也越来越强大.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电影因其声画合一的视觉性、情节故事性、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以及电影产品的全球流通性等特点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显示出强大的软性功能.中国电影进入世界影坛,在实现其独立的艺术实践中,也勾勒出了中华民族的风景形象.本文分析80年代至今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发展状况,探讨中国电影对国际受众中国形象认知的软性影响,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吸引世界关注与投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推动力。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良好的国家形象意味着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接纳性和更广阔的国际合作与发展的空间。在当今全球化传播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的重要,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正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最为重要的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艳 《新闻世界》2011,(5):248-249
在全球化、信息化与高科技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积极实施了以国家形象片为代表的国家形象传播工程。在解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文章详细的探讨了2011年国家形象片传播渠道的多元性、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传播受众的针对性等特点,对于有效改善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以及快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国际在线部分语种在线音频节目的国际受众进行了探索性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受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媒介使用模式与动机、节目满意度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作为对国际受众的试验性研究,本文有助于学界增进对国际受众行为模式的认知,还可以为国际传播从业者改进传播手段、调整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运会,已绝不仅仅再是一个体育竞赛,而是越来越集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诸多内容与意义于一身,对于主办国来说,奥运会意味着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在西方的话语传播占主导地位的现实情况下,中国的国际形象并不是由中国媒体所制造的,而是很大程度上由国际媒体制造.本文尝试运用了属性议程设置理论和符码解读,通过对NBC版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专题片的分析,探讨了西方眼中符号化的中国形象再现.中国应当学会掌控国际话语权,积极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地位、促进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形象片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近十年来,我国每年都有一至两部国家形象片的制作和传播.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这些宣传片在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形式上均呈现较大变化,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丽 《青年记者》2007,(14):19-20
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是一国公众获知外部世界资讯的主要通道,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媒体中近年来关于中国环境的报道的归纳,分析中国环境的国际形象,国际环境报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以及如何重塑中国国家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媒体使命就是要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在传播范围、传播信息、传播受众、传播影响全球化的生态环境中更好地发出中国的主流声音。怎样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将考量中国媒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接本刊第五期)四、国家形象的立体传播"立体传播"就是指使用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展多元化的传播活动,将信息分层次地传递到目标受众中去。"国家形象的立体传播"是用立体传播的思路有效地传递国家形象,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知国家形象。由于构成国家形象的信息元素是复杂多样的(包括文字、感官、言语、行为、象征符号、理念等),只有通过整合传播与营销的思路,才能将国家形象立体地扎根于受众的脑  相似文献   

16.
张文倩 《青年记者》2016,(30):34-35
“娱乐产品”作为国家形象营销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受众接收信息的主动性增强,传者应采取以认知主体为中心的服务式传播和对话式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从“宣传”到“营销”,正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阅听模式和传受关系对传播者提出的要求. 就国家形象的传播而言,从“宣传”到“营销”实质是将传播行为从政府体系向市场体系转移.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国家形象的传播是将国家形象作为一种特殊信息进行输出,对于受众来说是一次以时间、情感和意识为货币的信息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期话题”是本刊新推出的一个栏目,它密切关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并就此提供论坛,展开研讨。2000 年第1 期的“本期话题”是“21 世纪中国国际形象建构”———1999 年12 月9 日,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召开了“21 世纪中国国际形象构建”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60 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特邀参加会议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指出,国家形象问题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整个国家的事情,必须重视。把中国的形象推向世界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本期话题”即选取此次会议的部分发言稿及论文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何英 《传媒》2014,(21)
正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国家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各国纷纷开始加强自身软实力的建设。在此形势下,我国英语频道迅速发展,这些频道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国际传播主动权,顺应国际时代发展潮流,用西方受众的主流语言将中国形象广泛而深入地传播给国外受众,在西方目标受众中完成对国家形象的直接塑造。我国英语类电视频道的发展现状国际影响广泛,传播效应显著。立足国际视角,聆听中国声音,这是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传播者的形象和传播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在21世纪为中国构建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扩大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和利益,离不开高效力的对外传播。众所周知,传播的效力与传播者自身的形象或信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传播者的形象或信誉好,他的传播效力就高;形象或信誉不好,传播效力就低。一个骗子说的话,是没有人会信的。一个有明显倾向的人,其信誉也会大打折扣。一个为大家所喜爱的公正的权威人士说的话,就比较容易为受众接受。我们国家历来重视对外传播,在对外传播上,下了很大力气,投入了众多人力和巨额资金,创办了一批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联系我国面临的国内外传播与社会语境,提出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家形象由宣传到营销诉求的学理与实践理由,并结合国家形象的内涵,分析了国家形象营销的结构要素及优势,论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