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高质量的全纳教育,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均非常重视幼儿园教师职前全纳教育能力的培养,包括提供相关政策支持,调整培养模式,重视教育实践等,从而使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前已具备一定的全纳教育能力.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经验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师职前全纳教育能力的培养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应全纳教育之需,美国对教师教育体系的各个层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形成了较完善的职前全纳教师培养体系。美国职前教师教育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及专业设置、全纳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变,以提升未来教师的全纳教育能力,确保教师能更好地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3.
全纳教育对全纳型教师的呼唤以及教师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在全纳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革与调整,以顺应全纳教育的要求,为全纳教育的推行和实践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未来全纳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到全纳型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任用与职后继续教育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胡胜 《文教资料》2012,(5):97-98
随班就读是我国对全纳教育思想的解读,随班就读质量的保证依赖于普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对随班就读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集中在在职培训,而职前培养较少,本文从职前培养的角度,总结了国外相关情况,对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职前培养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在国际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全纳教育的出现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应通过建立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的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建立配套统一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来培养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全纳态度对全纳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英国全纳教育专家开发出一套全纳体验三位一体项目,从社区参与、学生浸入、深入探究三个方面共同入手,增加职前教师的全纳体验,促进职前教师形成对于全纳教育的积极态度,进一步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这对我国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加强教师全纳态度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纳教育的理念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已在很多国家付诸实施。学前教育是全纳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前阶段全纳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决定了全纳教育的实践效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以及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全纳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国家认证系统"由认证目标、师范毕业生标准和课程标准及基本的认证程序组成,强调国家系统的建立、系统各部分的整合、伙伴关系的形成、课程的全纳及创新。这是澳大利亚从国家层面保障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的首次尝试,是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标准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关卡导致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澳大利亚农村职前教师培养项目,围绕"农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具体包括:制定明确的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去定位农村;开发特色鲜明的"向农性"课程去服务农村;设计系统化的实习实践环节去体验农村.澳大利亚农村职前教师培养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公费师范生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发达国家全纳教育体系正在形成,全纳型教师培养潮流日渐兴盛;然而,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却困难重重,其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缺乏.因此,改革我国特师职前培养体制势在必行.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的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的改革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初步探讨全纳教育理念下特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以期建立起一种特色、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我国全纳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