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  相似文献   

2.
第一家族     
在世界音乐史上,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家族比巴赫家族对人类的音乐事业作出过更大的贡献了。巴赫家族自十六世纪中叶以来,即生活在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诞生地——德国中部图林根州爱森那赫市附近。家族的始祖菲特·巴赫是一个面包师,同时也是一位齐特拉琴业余演奏家,他和他的兄弟汉斯·巴赫是这一音乐家族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祖先,自十六世纪中叶至今,巴赫家族共传了九代,成员有一百人。最后一人卡尔·贝伦哈尔特·巴维尔·巴赫生于一九六八年。菲特之子卡斯帕尔·巴赫是家族中第一个职业音乐家,曾任哥达市乐师及阿尔恩斯塔特市宫廷乐师。从这以后,巴赫家族中曾先后诞生过五十多位音乐家,包括管风琴家、作曲  相似文献   

3.
以一份清代天主教世家分家文书序言为文本,通过田野调查,搜集了家谱、照片、碑记、方志史料、口述史等文本,唤醒耶儒文化在该村相遇后积淀百年的文化记忆,透视中国农村天主教信仰和儒家思想的交织.序言追溯了艰难的创业史、家庭世系构成及分家缘由,也显示了父家长衍用“诸子平分”和“托亲凭族”的分家原则和方法,为儿孙析产分家,并以融合了传统家礼和天主教教诫的家训导之.父家长“累世而居”、“父子一体”的愿望,无法阻碍“树大分叉”的家族瓦解.在本不需要书面契约的血亲之间,分家人以分书契约形式传承家族信仰与传统文化.分家形式上是家产的分割、门户的独立,但精神上是家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分书具有文化遗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没有王室,但肯尼迪家族却是这个国家的贵族;美国人不迷信.可发生在肯尼迪家族身上的恶咒却让举国惊骇。《纽约时报》说:“爱德华.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里最后一位可以影响美国政治的成员。他个人即是荣耀、理想主义政治和奉献的化身。”1983年,爱德华·肯尼迪在Liberty Baptist College发表Truth and Tolerancein America演讲。演讲严谨不失幽默.是模仿语音、练习演讲的优秀范本。  相似文献   

5.
有人曾把美国两个均已繁衍了八代的家族进行了统计对比: 爱德华家族,始祖爱德华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著的哲学家。他不仅本人勤奋好学,德高望重,而且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培养和影响后代。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60多位医生,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一位大使,  相似文献   

6.
信仰危机·信仰对象·信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危机是一种精神现象 ,是社会变革在观念层面茫然状况的反映 ,也是个人生命价值追寻中的迷失。信仰危机发生相关的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信仰对象的统摄性 (权威性 )削弱或丧失 ,二是信仰方式扭曲或倒错。在与信仰对象超越性有关的“总的假设”论证中 ,明确研究定位是首要的 ,即必须明确信仰不是认识 ,所以不应当、也不可能在认识论中解决信仰和信仰危机问题。引起信仰方式扭曲或倒错的主要原因是 :信仰方式与信仰对象、信仰观念、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契合。反省已有信仰方式的缺陷 ,及时进行调整修补 ,减少盲目性和绝对化 ,是舒缓和解决信仰危机的一个有效路径 ,同时亦有助于信仰主体及信仰观念的提升 ,对社会信仰重建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成"家"立业     
【咬文嚼字】家,是一个有趣的汉字。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家”为基本单位的人本国家,中国人对“家”有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家族观念。互联网上有一个网站,叫“511j”(谐音“我要一个家”)。如果问什么是“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年轻男女说:房子+爱人;成婚夫妇说:房子+孩子;尚未成年的孩子说:父母+房间;年迈的老人说:子女+老伴+房子……总之,离不了两个基本要素:居住的空间和自己热爱的亲人。汉语里含“家”字的成语计有百余,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人对“家”的社会情结。例如:成家立业、安家乐业、兴家立业、家和万事兴;保家卫国、齐…  相似文献   

8.
二·两·俩     
“二(er)”、“两(liang)”、“俩(lia)”是三个常用的字,但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忽视它们的用法而用错。例如: 1.他有二门功课不及格(“二”应改为“两”)。2.开会时,他们俩个人分在一个小组里讨论(“俩”应改为“两”)。实际上“二”、“两”和“俩”的用法是有细微区别的。  相似文献   

9.
“像”字句是句子市的一个大家族,家族里有两个大家庭:一个是比喻“像”字句,一个是非比喻“像”字句(下面分别简称A家和B家)。由于比喻句在句子市普遍受宠,因此A家长有点飘飘然,不把B家长放在眼里。B家长早有觉察,只是不好发作罢了。有一次,A家长在B家长面前滔滔不绝地夸耀自己家族的成员表现力强、作用大,人们喜欢他们。看到B家长不做声,A家长更加放肆起来,说:“说实话,要是没有我们A家,你们B家脸上就会失去光彩,‘像’字大家族也将在句子市黯然失色……”听到这里,B  相似文献   

10.
在古希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要创造几种人,他看到邪恶的魔鬼和正义的天使较量,便也决定在人间创造两种人———一种代表正义,另一种代表邪恶。突然一声巨响,天庭微微颤动,魔鬼和天使把宇宙打开一个大洞,怒气冲冲的上帝草率地把两种人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人,这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一个躯体,两个灵魂,一个叫正义,另一个叫邪恶。从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矛盾的上帝在矛盾之时创造了人,人本身也是矛盾的。”是呀,不然怎么会有“意志”、“毅力”、“挑战自我”……的字眼。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躯体内,正义…  相似文献   

11.
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 九族“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或谓“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指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  相似文献   

12.
步·走·奔     
这三个字的古文字形体都含有“止”字意义也有关系止古文字写成或,描画左脚或右脚。为了书写简便,只画了三个脚趾。后来渐渐写成、。先看“步”的古文字:或,一左一右两只脚朝着同一个方向在行进。“步”最初就是“行走”的意思,也指“慢慢地走”。现在,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也叫“步”,如“跨了一大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步”今天的形体仍然是上下两个“止”,两个“止(脚)”的大拇指也还是一个朝左,一个朝右。再看“走”的古文字:。下面是“止”,表明这个字的意义和脚有关。上面是一个迈开两腿、甩动两臂的人,可以看出,这个人正在跑。上…  相似文献   

13.
大家一定已经很熟悉林肯和肯尼迪这两位美国总统了,他们在美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林肯最不喜欢看到别人受委屈,因此废掉奴隶制度,解放了无数黑奴。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而且他的家族在美国也是赫赫有名。有人曾说过,"美国如果也有莎士比亚,其著作中必有一部肯尼迪家族史。"很不幸的是,两位总统都是在在任期间被暗杀。除此之外,两人之间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联系呢?而这一切到底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仅仅是一种巧合?看完本文,相信你应该找到一个答案了。  相似文献   

14.
1.“a/an 姓氏单数”表示某家族的一个成员。例如: His wife is a Kennedy(=a member of the Kennedy family).他的妻子是肯尼迪家族中的一员。2.“a/an 作家、画家的姓氏单数”表示其作品。例如: Have you got a complete Lu Xun(=a set of Lu Xun's completeworks)?你身边有鲁迅全集吗?  相似文献   

15.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魏杰回答得很坚决:“当然是先有鸡(机)后有蛋啦!我先有了游戏机,才开始考零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两个农家的孩子在聊天,一个突然问:“你家的牛会抽烟吗?”另一个说:“你疯啦,牛怎么会抽烟呢?”“哦,那应该是你家的牛棚着火了。”牛会抽烟吗漫游费在杂货店,我对收银员说,真不明白,为什么放养鸡的蛋比普通鸡蛋贵。他解释道:“这个嘛,放养鸡就像移动电话,要‘漫游’费呢。”一年两季格桑家开了个小店,有时他放学回家,也帮着照应一下。一天,地理老师问他:“一年有几季?”“两季——淡季和旺季。”句式转换教师:“…  相似文献   

16.
熊伟 《华章》2007,(10):23-23
家族企业一般是指一个或两个家族中有两个以上同一代的人或者两代以上的人拥有对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企业.在美国,75%以上企业是家族企业,500强35%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产值占美国GDP的50%,提供60%的岗位.在欧洲,家族企业占比重:意大利95%,瑞典90%,西班牙80%,英国75%.在日本,99.1%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东南亚,香港股市中67%的上市公司由家族所控股,香港15个大家族控制了35%的香港股市市值.印尼和菲律宾全部市场资本额的1/6都在一家最大的家族企业所控制,而又超过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资本额都由10个家族企业所掌控.  相似文献   

17.
点亮心灵的灯山东威海市某考生同是战败国,两国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题记信不信由你!你能说出一个已消亡了的家族的名字吗?这似乎很困难。但有那么一个家族确实消失在历史烟云中。那就是:曾显赫一时的希特勒家族。或许你不信,但事实真是这样。他们是为了表示悔罪,自行断子绝孙的。你能想像出一个家族满是单身汉会是什么样吗?难道他们都有罪过?不,二战是阿道夫的“杰作”。难道他们果真是“具有劣根的家族”吗?不,否则为何只有阿道夫出现在二战风云中?他们此举实际是一种极深刻的忏悔!他们是在以近乎残忍的手段,消弭人们的仇恨!这难道不是…  相似文献   

18.
对于苔丝、金斯基、波兰斯基这三个名字,大部分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苔丝了。事实上,电影《苔丝》是“罪恶大师”波兰斯基1979年的作品,改编自小说家哈代的《德伯维尔家的苔丝》,影片获得了多个奖项,而金斯基正是影片中苔丝的扮演者。相对于原著,电影的名字简洁多了。在孙致礼先生翻译的版本中,还曾将原著的副题译为:一个纯洁女人的真实写照。苔丝命定要死,为了自己的纯洁。在一个信仰沦丧的时代,纯洁就是一种错误。苔丝杀人,使自己从绝望走向绝望,但似乎带着点新  相似文献   

19.
男孩·篮球     
我和谭子总被人称为“另类”,原因只为我们从不看篮球赛,具体说来,就是我们不会为在球场上卖命的所谓“校草”的一群“蟀哥”加油欢呼甚至发疯。每次有球赛,谭子都会故意问我:“琦,看球吗?”“废——话!当然——不看喽!”我每次都忍住笑和着她,“五六个四肢发达的家伙抢一个球,好容易到手了又投到对方的筐里,实在是——犯傻!”“花痴一群!!哈哈哈!!”狂笑。班里的男生女生摇摇头,表示无奈。那眼光像是同情两个幼稚园的小婴儿。没想到我和谭子也会成为“花痴一族”。天晓得我们也会为一个新插班的“蟀哥”喊得嗓子沙哑。此“校草”来历不明,…  相似文献   

20.
上一期介绍的《仲夏夜之梦》是爱情喜剧,喜剧的结尾是大家都高兴。莎士比亚老先生也写过一些悲剧,其中也有爱情悲剧。这里要介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部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维罗那城里。这个城市有两大家族,一个是凯普莱特家族,一个是蒙太古家族。这两个家族都很有钱,按说日子能过得很舒服,但事情并不是这样,这两个家族一直不对付,就连他们的仆人,见了面也要互相对骂,有的时候,还会动起手来,打个头破血流。有一天,凯普莱特家举办宴会,请了很多人,当然,他们是不会请蒙太古一家的。但蒙太古家的儿子罗密欧却偷偷地混了进去。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