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菲利普·迈耶教授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预测:“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此言一出,“报纸消亡论”的观点一直在国内外报界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2.
“To be or not to be,is a ques-tion.”这句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套用在对报纸未来命运的关注上最合适不过了。报纸经常被描述为处在灭亡边缘的恐龙。由于他们历史性地依赖印刷机和纸张,许多人推测他们将不能同新形式的电子媒介相竞争,因而最终会逐渐消亡。②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甚至给出了消亡的时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③作为传统媒介的报纸未来真的是“像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恐龙”,将很快被高速飞驰的信息列车碾得粉碎吗?…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与媒介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是由西方的media literacy翻译而来的,不同的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1997年,中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卜卫女士在其《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一文中,提出了媒介素养一词,  相似文献   

4.
梁颐 《中国广播》2014,(5):56-59
本文借美国媒介环境学家保罗·莱文森的媒介理论,阐述了广播的历史和未来,探讨了广播"未来是否消亡"问题。认为广播将永远伴随人类存在,但广播接受和传播信息的终端硬件部分即收音机将趋向人性化发展,发展包含在和人类日常用品、人类生命、其他媒介硬件的融合共存中。  相似文献   

5.
李金宝 《青年记者》2013,(35):85-86
传播学者普尔在1983年出版的专著《技术自由》中第一次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并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传播的融合模式。技术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技术主导下的媒介变迁的直接结果就是媒介社会化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数字化媒介社会"。  相似文献   

6.
危琼 《新闻世界》2010,(9):112-114
大众媒介具有建构事物和塑造形象的特殊功能。现实生活中的客体经其"过滤"报道和"框架"叙述,最终成为具有某些主观性质的"媒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报纸对"剩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报道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在报纸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还原"剩女"一个真实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7.
荣欣 《新闻世界》2011,(1):133-134
"剩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媒介(报纸)是如何构建"剩女"这一群体的,并进一步分析报纸如何运用媒介话语权塑造"未婚大龄女青年"的刻板印象,将她们这一群体转换成"剩女"形象。  相似文献   

8.
刘华 《新闻世界》2015,(1):52-53
新媒介环境媒介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中,"报纸消亡论"被提出并一度甚嚣尘上。本文以媒介"小生境"理论为视角,结合"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启示,考量报纸的发展前景,认为报纸符合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且在进化实践中不断吸收新媒介技术能量继续推进报纸"碎片化"阅读,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9.
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介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关于舶来词“主流媒介”时下一些在党报(本文从狭义上使用“党报”一词 ,指党委机关报)工作的同志习惯于称自己的报纸为“主流媒介” ,这大概是自觉党报与都市报、小报的明显区别。一些都市报似乎也很自觉地认为自己是非主流的媒介。主流媒介(Mainstreammedia)显然是舶来词 ,它在欧美国家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 ,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 ,信誉卓著 ,社会地位很高。而与高级报纸相对的通俗报纸如《太阳报》等则以黄色新闻行销于世 ,但是它们并不被称作非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10.
媒介时间论——针对媒介时间观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关于时间的认知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媒介的过往研究中,时间也作为变量多次出现.随着人类社会从自然时间到钟表时间,再到媒介时间概念的提出,媒介时间的研究逐渐展开,它包括了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的时间研究和媒介时间之于社会影响研究两个主要方面.而在信息时代和消费时代的条件下,随着新兴媒介的涌现和媒介理论的深入.媒介时间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陆雨晨 《新闻世界》2011,(8):238-239
媒介社会责任的概念已被传媒业和大众认知,媒体在报道新闻、传播广告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从业者的共识,无论从社会责任论还是实践中媒介的社会影响来说,媒介承担社会责任是毋庸置疑的,2010年中国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着眼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媒介的社会责任,并用大篇幅从不同视角分析媒介社会责任的担当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技术的视觉化,媒介呈现方式由"景观化"向"奇观化"转变,本文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奇观"论的基础上,以当代电视文化奇观——《我爱记歌词》为个案,论述电视媒介对于奇观的塑造,继而分析其媒介背后的动力根源,最终试图对电视奇观乃至媒介奇观进行辩证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一、报纸消亡论和媒体融合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相似文献   

14.
吴荻 《新闻世界》2011,(11):22-23
随着比尔·盖茨关于“五十年报纸将被电子媒介所取代”的预言,作为印刷媒介代表的报纸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有关报纸网络融合论、报纸微小化等观点层出不穷。本文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分析,报纸作为大众媒介是如何由占据支配地位回归到原先传播功能,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介状态,重新占据一席之地的,以为报纸的未来寻找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E化     
张世福 《网络传播》2006,(11):22-25
作为最传统的媒体,报纸在每一次媒介革命的浪潮中,总是最先受到冲击。伴随着媒介更替发展的过程,报纸消亡论的叫嚣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6.
钟丹 《新闻通讯》2009,(12):36-37
媒介素养是由西方的“medialiteracy”翻译而来的,不同的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1997年,中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卜卫女士在其《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一文中,提出了“媒介素养”一词,被现今的众多学者公认为是中国大陆研究媒介教育的第一人。卜卫在该篇论文中将“素养”一词推及到媒介教育领域,“在媒介教育研究领域,被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于媒介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7.
荣晓曼 《新闻界》2012,(8):68-72
传统媒介价值增值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媒介的本土化生存与发展,是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本文以西安《华商报》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报纸媒介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及价值增值问题,即数字媒介冲击下报纸在内容产品的创造、生产等方面做出的调整和改变,并据以思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该如何定位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探索中国报纸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相似文献   

18.
吕睿 《新闻通讯》2013,(3):23-25
本文在梳理、划分报纸形态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媒介进化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证报纸形态的演进并不完全是回应新媒体技术和市场变革的被动应对过程,而是在"生成——批判——传播"基础上,不断确立自身新的文化话语体系和占领新时空权力的内在驱动下的变革。本文从技术动因、文化动因和控制力动因三个层面揭示了报纸形态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信任是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其主要形态包括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大众传播媒介对信任的各种形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往关于媒介使用与政治信任、社会信任的影响关系的研究多有涉及。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试图探究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介使用和媒介依赖与信任评价内在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就信任评价而言,较之社会信任、政治信任,人际信任目前依然在中国社会信任中占据主要位置;就媒介使用与信任评价而言,无论是对人际信任、社会信任还是政治信任评价,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信任评价的影响远高于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与报纸;但就媒介依赖而言,报纸、电视、网络、手机媒介依赖与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变量各指标无显著相关,但是与政治信任呈显著相关。此外,对于人际信任和社会信任评价,媒介使用各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超过媒介依赖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而对于政治信任评价,媒介依赖各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远超于媒介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昆 《新闻前哨》2010,(3):14-15
美国著名大众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形象地断言:传播就像血液流经人们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系统。确乎如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如同须臾离不开空气、阳光、流水一样.离不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有如一双无处不在的慧眼,恪尽职守地为人类守望着风云变幻的大干世界.向人们报告万事万物的一举一动。媒介是人类的产品,人类是媒介的动物。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