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是高校影视创作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电影改编教学,应该从改编的基本观念、主要步骤、具体方法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电影改编理论及技巧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大量的改编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创作技能.  相似文献   

2.
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大致可分为三类:基本再现、当代化和艺术化.在改编过程中折射出文学经典在新语境中阐释与传播的新涵义.1960年后国外亨利·詹姆斯小说影视改编研究热潮的兴起,正反映了影视批评和文学批评之间跨学科、跨领域的联系与契合,这对顺应并引导当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嫌疑人X的献身》作为东野圭吾的代表性小说,先后被日韩中三国翻拍成电影,均承继了小说中的人物素材和故事框架.在本土化改编时,三者都用自己的话语对事件进行了改编,对人物关系进行了调整.小说与电影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艺术载体传播媒介和接受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大获成功而又备受争议的自传体小说.作者打破时空顺序,在小说中加入了改编和再造的中国历史传说、典故、歌谣,目的在于说古论今.改编过的中国历史故事不仅影射出作者在美国的文化边际身份之困境,也反映出华裔美国人在重建自己文化身份及与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斗争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经典剧目《天仙配》改编前后在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董永的形象经改编变得单薄,主题思想由"孝悌"变为"情爱",这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方面。改编经典,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电影市场中,IP改编屡见不鲜,却没有形成IP到产业生产的良好途径.以美国电影、日本动漫为主的衍生品占据了大幅市场份额.受众对本土IP提不起兴趣,导致中国电影有意回避IP建设,人为放弃了电影衍生品这一巨大的市场.对受众定位、角色设定、联动机制等方面的强化,可以在电影相关核心产业范围内,学习优秀、成熟的电影IP改编模...  相似文献   

7.
在视觉文化视域下,对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由霍建起依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暖》进行考察。首先,立足于视觉文化时代背景,发现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思想性为电影改编奠定文学基础,大众视觉文化消费需求则形成有利于改编的外部文化语境,电子媒介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崛起为改编提供技术支持。其次,从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出发,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电影《暖》对小说《白狗秋千架》故事情节做了不可避免的改动,通过比较分析可归纳出电影叙事的话语优势与局限。最后,此次改编实现了文学文本向图像文本的成功转换,是两者之间的借鉴与交流,在视觉文化视域下可清楚地看到此次改编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影视剧改编热现象,从“改编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影视剧改编带来的社会效益、盲目的“改编热”对影视剧发展造成的创伤,以及影视剧改编长远发展的对策几个方面谈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电影《归来》为例,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小说改编电影改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小说改编电影的原因、结果。力求从小说改编电影的现象入手,对电影改编过程中产生的得与失、利与弊等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编是一种集接受、传播和创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当下的影视文学评论中,“改编”常常和“重写”、“改写”等词语混杂在一起,意义纠缠不清。改编可以界定为: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新作品。改编不仅是一种满足性接受和还原式理解,还是一个化雅为俗的通俗化过程和传播过程,也是一个二度创作过程。改写和重写虽也具有这三种性质,但具体来讲,却都和改编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在数量、收视率和口碑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对传播技巧的熟练运用。从传播策略来看,改编影视剧充分利用网络二次传播和新媒体议程设置功能,从而调动原作粉丝的力量,促进影视剧改编的有效互动,提高影视剧的传播范围。从传播效果来看,在传播过程中,原作者通过对粉丝的影响力扩大其作品的传播范围;而观众则在观看过程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此外,在改编过程中原作者、制片方、粉丝、观众之间形成积极的交流互动,从而改变了以往传统影视剧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实现了积极的双向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图法》(第三版)于1990年2月正式出版后,各大、中、小型图书馆都把改编原有藏书和目录提到议事日程上,根据各馆的实际,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和措施,并开始了改编原有藏书和目录的工作。我馆已正式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类分图书,并对改编工作做了认真的准备。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戏剧与电影同根同源,但是电影比戏剧表现人物和情节的手段更多。把戏剧改编成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在戏剧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戏剧的情节转化成电影的情节,必须对戏剧的故事情节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该文以“开心麻花”将话剧《夏洛特烦恼》改编成电影为例,从表演方式、时空与情节、视觉化表达等三个方面探析话剧改编成电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与电影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二者互动的一个直接体现——小说改编成电影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以苏童的改编作品为中心,从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叙事、不同的表现形式三个角度,把改编后的电影与小说进行对比分析,以考察改编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福贵>改编自小说<活着>,整体来说,1这部电视剧的改编是成功的.从故事的层面来看,编剧从人物、情节和环境等方面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做到了既忠实于原著,又有所突破和超越.在主题意蕴的开掘、人物个性化塑造、时代特征的突现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小说《城南旧事》被改编成电影,可谓是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较为成功的一例。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通过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声音等方面阐释离别之情、怀旧之感。  相似文献   

17.
“红色经典”的重拍和改编是近年来文艺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本来这是件好事,但由于某些利益的驱使,“红色经典”的改编现愈来愈显露出步入歧途的倾向:“改编”变成“戏说”、“胡说”,近来又在网络上遭遇“恶搞”。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与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高成本的制作、震撼的场面、庞大的叙事、细腻的人物个性和电影工业化的制作方式引起关注。影片的成功在于其文化底蕴的呈现,英雄叙事的情怀和形象建构的深入。由此思考影视改编的价值向度要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文化哲思,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独特魅力,反映当代中国文化成就的典型表现。而影视改编的文化向度要更加注重内理性、多面性、审美性和技术性。影视改编的虚实向度解构影视改编的躯干与核心,强调对故事核心的把握和情节的选择、调整或充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影视作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产物得到了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精神生活。当前我国影视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优秀的作品不断,并且许多影视产品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将文学作品经过改编搬上银幕,通过影视剧作扩大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吸引观众的眼球,可以说影视剧与文学作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掀起了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热潮。本文针对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关系,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的形式,文学与影视作品相互的影响以及促进作用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0.
石令希 《美育学刊》2021,(4):113-120
钢琴改编作品是钢琴学习重要的领域之一。通过对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转述和刻画,演奏者在发挥钢琴自身优势的同时,更能丰富其音响色彩的表现力。从双钢琴改编组曲《胡桃夹子》的改编特性出发,可以探索弹奏中如何根据原作的音乐表达意图,从音色属性、音乐形象、意境描述、版本形态对比等方面做出恰当的应对,在此过程中探寻音乐的更多表述途径,提升钢琴弹奏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