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正>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技巧和解题思想的掌握,进而在物理解题中熟练运用,提高解题效率。下面就以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为主题,对各种重点习题进行分析,探讨推理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一、推理法在运动学问题中的运用运动学问题在高中物理习题中,占有大部分的比例,推理法在其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有一个人每间隔固定时间就从高处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这个人向下抛第十一个小球的时候,第一个小球落到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在物理习题的解答中,重视解题方法特别是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科学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批判性、全面性和敏捷性,真正把培养物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下面就通过一道例题谈谈如何训练同学们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3.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智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它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等。因此,在高三物理复习中,除了抓知识的重点、难点、热点,解题的方法、技巧外,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 ,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 .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 ,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 ,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 ,以致错解 :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 ,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 ,以致难解 .本文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1.比较、鉴别的方法比较、鉴别应用于物理解题中 ,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综合性 ,避免由于思维定势造成教条主义的错误 ,以增强思维的辨析显微能力 .一些问题错解的产生 ,是由于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广阔性、深刻性、条理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目的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它们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本文研究在物理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6.
审题是解物理题的首要步骤 ,是正确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审题的质量又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那么 ,如何进行物理审题 ?有没有规律可循 ?审题的关键是什么 ?审题的思维起点在哪里 ?1 以文字含义为思维起点在许多物理问题中 ,经常会出现对解题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词汇 .审题时能否对其准确地理解 ,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败 .因此 ,逐字逐句地推敲斟酌题目中所叙述的文字的含义是审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成了审题的思维起点 .图 1【例 1】如图 1所示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于固定点O′处 ,若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O点缓慢地移动…  相似文献   

7.
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反思性的思维,是思维技 能,是思维倾向,它与各种思维能力息息相关。培养学生批判 性思维,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最佳方式,更是当代教育 教学重要的培养目标。而高中物理是由概念教学、规律探索与 研究方法组合而成的学科,它包含非常丰富的批判性教育素 材。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以批判性思维的 含义为依据,从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及规律、物理问题等内容,论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旨在优化高中物理课堂,促进学 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王鹤新  胡生青 《物理教师》2012,(9):16-17,19
物理思维的品质是衡量物理思维质量高低的指标,是物理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解题教学.解题教学就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寻求合适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解题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其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等的全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解题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需结合已知条件,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这些题目的迷惑因素大,学生在解题中容易犯思维定式的错误.为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分析题目时谨慎细致,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以免用假的过程模型代替了实际的物理过程,防止定式思维的负迁移. [例题]如图1所示,用长为L的丝线一端连接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另一端悬挂于O点,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足够大的空间)中,场强大小为E=√3mg/3q,今将小球拉至与O点等高的A点后由静止释放.求小球落至最低点B处的速度大小.  相似文献   

10.
<正>滑块和木板模型是高三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模型,有时需要从动力学角度运用整体法、隔离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解题:(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或整体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有时可以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度分析。所以此模型能考查学生  相似文献   

11.
物理思维的批判性源自以质疑为本质特征的批判意识和精神、物理研究的质疑、物理理论完美性的探求、对“科学主义”思潮的反思是物理思维批判性的重要活动范畴.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习惯、加强物理理论形成过程批判性的活动、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教育中渗透批判性思维活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题图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长为l.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  相似文献   

13.
孙光东 《物理教师》2002,23(4):61-62
本文提供一道详细、定量地讨论式物理竞赛试题 ,通过对此题的详细定量讨论 ,不仅能使学生领会到深刻的物理思想、物理规律 ,还能掌握一些敏锐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掌握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和技巧 ,遇到较难的物理问题时可变繁为简 ,变难为易 ,提高解题效率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 1[例题 ]图 1中A是某种材料制成的小球 ,B为某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刚性薄球壳 .假设A与B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B与桌面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 .已知球壳B的质量为m ,内半径为a ,放置在水平的、无弹性的桌面…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物理模型、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中 ,普遍存在着和谐而优美的对称 .巧妙运用对称性 ,常能使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一、利用对称思想分析1.平衡位置对称对有关平衡位置对称问题 ,应注意相关物理量在对称位置的大小关系 ,并在解题过程中加以利用。例 1 如图 1所示 ,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 ,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 ,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 ,若不计弹簧的质量与空气阻力 ,则小球在C点的加速度ag(选填 >、=、 <) .分析与解 这是一个同学们颇感棘手的问题 ,因为无法定量分析小球在C点受到的弹力大小 .如果我们适当转换一下思维的…  相似文献   

15.
题目:图1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长为l.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滑  相似文献   

16.
一题多解能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能使我们对同一物理问题更透彻地理解,从而开拓解题思路、找出解题的最佳途径,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变通性. 有这么一道物理题: 如图1,一小球自倾角为θ=37°的斜面顶端A,以初速度v=20m/s水平抛出,小球刚好  相似文献   

17.
数学解题后的反思包括对数学命题的重新认识和对解题方法的评价。一、数学命题的重新认识1.解法正确吗?对问题的答案和解题过程进行有效的检验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高解题的正确性,而且还有助于活跃我们的思维活动,增强我们思维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8.
肖象富 《物理教师》2007,28(7):30-31
设计一个以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错误为内容的物理情境,要求学生辨别正误,找出错因,做出正确解答.这类纠错类阅读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有利于学生正确知识的形成和深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是同学们接触物理世界的起始,是学生 探究物理奥秘的启蒙。批判性思维对于物理学习来说至关重 要,它不仅能够触发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评价,更能提升学生的 思维品质。笔者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 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不断提升了学生的物理核心 素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图1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 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 O 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绳长为 L.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性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在极短的时间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