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1.探索分数除法的意义。师出示题目:①每人吃半块月饼,4人一共吃几块月饼呢?引导学生思考:半块月饼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4人一共吃几块月饼求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教学过程】一、创造与分享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请在作业纸上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师:看来每个同学都写下了自己喜欢的分数,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分数,认识吗?(1218)老师有个要求,你能不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一个和它相等的分数?看看哪些小组能够写出不一样的分数。(学生试写)  相似文献   

3.
正分数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如何调整学习难度,让学生轻松掌握新知是值得每位执教教师思考的问题"。认识几分之一"是分数学习的起始课,如何在教材基础上有效整合学习材料,抓住分数本质属性,让学生轻松建立初始概念,为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践及反思。1【教学片段一】教学—211.—的产生2课件出示月饼图(6个、4个、2个、1个月饼各一组)。  相似文献   

4.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l)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53~55页。【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学习就从分东西开始。(板书:分)提出问题:淘气和笑笑想分一些苹果,究竟怎样分最公平?(板书:平均分)课件依次呈现8个苹果、4个苹果、2个苹果、1个苹果,让学生用手势分别表  相似文献   

6.
【学生问】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有没有显负价的金属元素?四氧化三(Fe3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83价吗?【老师答】根据大纲要求,以上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不去究其答案,因为现有的(初三化学)化学知识解释不了,待同学们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时师会告诉你们的。【学生问】“氢气的化合价为零。”这句话为什么错了?【老师答】化合价是元素与元素之间化合的性质。所以化合价是特指元化合价,而不是物质化合价。应说“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才对。【学生问】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价元素都写在左边,负价元素都在右边吗?【老师答】一般是。但也有例外…  相似文献   

7.
【案例】(片段)题目:一个大月饼平放在桌上,用刀往下切。切一刀分成2块,切2刀最多分成4块,切3刀最多分成几块?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分数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有两只小猴在树林里玩耍。猴妈妈带来了它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桃(课件显示主题图中  相似文献   

9.
【看图提示】1.小猫去了什么地方?它看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2.回到家里,小猫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3.看完了这4幅图画,你明白了什么?【写话秘籍】想前(写起因):小猫欢欢为什么想到了捞鱼吃呢?是自己馋了,还是家里来了客人?想细(写经过):小猫欢欢发现了鱼之后,是怎样做的呢?注  相似文献   

10.
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1.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课前思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能读、能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分数的再认  相似文献   

12.
正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  相似文献   

13.
【遗憾的流程】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让我深有启发。大致流程是:(1)学生任说两个分数并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教师写两个分数(2/3)和(3/4),问学生: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3)学生小组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望":病例观察】"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的内容。教师出示例1——师: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的涂色部分。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作单位"1"。坐在笔者旁边的一个学生嘀咕了一句:"不能就说1吗?干嘛还加个引号加个‘单位’?"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进述下列故事导入新课。中秋节,小华的爸爸拿出一盒月饼,小华看见香喷喷的月饼直流口水,急着要拿月饼吃。爸爸说:“慢,先回答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再吃。”“好,您出题吧。”爸爸拿出 4个月饼,说:“平均分给你和妈妈,每人得几个 ?请写出这个数字。”小华边说边写下了“ 2”。爸爸接着拿出 2个月饼,说:“要是把这 2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二人,每人几个 …  相似文献   

16.
【题目类型】材料作文【题目来源】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作文题(即嘉定区统考作文题)【原题再现】猫喜欢吃鱼,猫不会在水中游泳;鱼喜欢吃蚯蚓,而鱼不能上岸行走。这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在对问题探究中反复追问,不仅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在"无疑"中追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案例1】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百分数,并说一说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生1:林书豪2011年投球的命中率为41.6%,表示林书豪投了100个球,进了41.6个球。(教室里笑声一片。教师微笑,未作评价。)生2:用四舍五入法,林书豪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42个球……(教室里出现了争执。)教师追问:林书豪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生3似乎明白了:41.6%表示林书豪如果投了1000个球,进了416个球。  相似文献   

18.
【片断】师:(拿起一张圆形纸卡)我们把它当做一个月饼,你能表示出这个月饼的12吗?生1:(用剪刀把圆形纸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两半)把一个月饼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做法和说法吗?生2:老师,我认为他剪成的两半有大有小。所以,他手里举的一半不一定是这个月饼的12。师:你能剪出这个月饼的12吗?(生2先把圆形纸片对折,再用剪刀沿折痕剪开)生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师:小朋友,你们同意谁的分法?……(全体学生折纸操作,师板书:平均分)师:通过刚才的操作,谁能把12表示的意思再来说一说。生3:把…  相似文献   

19.
上学期,我教学《但愿人长久》(苏教版第七册)时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学生读到文章中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的语句时,突然有学生提问:人们为什么不品尝月饼呢?因为中秋节都要吃月饼的呀。他话音刚落,其他同学也随声附和是啊,为什么不写月饼的内容呢?我当即愣住了,学生问得现实,但我却说不出答案。  相似文献   

20.
【案例】师 :我们四乙班有几人?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生 :四乙班有47人 ,男生25人 ,女生22人。师 :生活中还碰到这样的问题 ,谁能表示?(小黑板出示)①一本书 ,正好看了一半 ,看了()本书。②一个月饼 ,正好吃了一半 ,吃了()个月饼。生1:(在黑板上写了个“半”字)一本书 ,正好看了一半 ,可以说成看了“半”本书。生2:(在黑板上写了“0.5”)我认为 ,一本书正好看了一半 ,看了0.5本书。生3:(画了个半圆)我认为可以用这样的图形表示。生4:一本书正好看了一半 ,可以说成看了这本书的12。(教师板书 :12)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