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贵州省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省份,六盘水市是贵州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石漠化已经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极大障碍,石漠化治理是该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在石漠化治理极难实现的情况下,向旅游业转型可为石漠化治理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替代第一产业,并由此影响第二产业向低碳型转变来实现六盘水石漠化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与治理——以贵州省六枝特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六枝特区为研究区域,介绍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概念与现状,分析了六枝特区石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遵义县西北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从而提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量的样地调查和有关石漠化文献的查询,评述了贵州传统的石漠化治理、科研业务部门进行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和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的石漠化治理的不同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石漠化治理应从综合治理入手,且必须做好石漠化治理的区划、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技术以及生态和经济效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石漠化及其危害的基础上,阐述了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意义,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石漠化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和监测方法,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生态农业的建设要根据地区特点。以贵阳市城郊生态农业的发展为例,提出了在城郊生态农业的发展中要注重石漠化治理、提高土壤质量的改良、减少水土流失、建设观光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桤木是南方速生丰产的主要阔叶树种。宣恩县于1988年从建始县长岭岗林场引种至今25年,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得出桤木是最适宜南方山区,特别是荒山荒地,石漠化严重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8.
在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理论基础上,以毕节鸭池为示范区,建立反映喀斯特区名漠化现状.应用于石漠化综合防治决策过程中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KSDSS),它是决策支持技术和石漠化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选取云南石林不同石漠化发展状况的密枝林、白龙潭村、芝云洞、白龙潭天窗4个样地,对其进行植被群落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以轻度石漠化为代表的密枝林原生性植被群落结构复杂,抗旱能力强;而重度石漠化地点的白龙潭天窗植被结构单一,退化严重.从样地的调查情况分析,在选择区域植被恢复时,主要应遵循原生性、乡土植被,乔灌木多样性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省分别被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黔桂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所覆盖。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获得大量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扶贫成效显著。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率持续下降,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人口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作为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只有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发展,并惠及所有贫困人口,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扶贫成效,保证小康社会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当前,贵州生态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不仅人均资源相对紧缺,而且全省石漠化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的7%以上,并且每年仍以533平方公里的速率递增,已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贵州确立环境立省,不仅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而且对实现富民兴黔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现在的 2 0多年间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而对土地沙漠化严重和土地贫瘠的地区逐步实施异地搬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优势资源 ,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人口群体素质的提高 ;走城乡一体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脱贫道路 ,是贫困县域摆脱贫困的较好路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井工开采造成土体坍塌,产生地表裂缝,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沙化、植被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剖析近年来煤炭地下开采对西部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植被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提出塌陷区土壤环境破坏的修复措施。指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于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恢复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方面,为中国西部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气候系统中的陆-气相互作用长期以来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直到最近,区域尺度上土地覆盖/利用变化对气候影响的统计分析仍非常少,模拟研究中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描述不足。本文系统研究了陆-气相互作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尤其针对上面所提到的两个方面。通过对前期的植被覆盖状况和夏季降水的关系研究为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提供了观测统计上的证据,并进一步分辨出中国北方过渡带可能是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最敏感地区。通过比较观测站点和再分析资料的年代际趋势表明城市化和其他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变暖产生了贡献,使中国东部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12C/10yr。区域气候模拟还表明,中国北方过渡带及其附近地区的植被退化对表面气候和大气环流都带来了显著影响,它们的变化与观测的年代际异常以及我们统计分析的结果一致。暗含着地表退化可能是中国近几十年气候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我们探讨了准确参数化植被和动态植被在区域气候模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草地是新疆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在陆地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陆地碳循环的两个重要因素,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防止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以NPP作为指示器,利用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和潜在净初级生产力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新疆草地的影响。以2000年作为分界点,将研究时段1982-2015年分成1982-2000年与2000-2015年两部分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5年新疆草地以恢复为主。1982-2000年,气候因素是新疆NPP增加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主导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79.41%;2000-2015年,相比于上个时段,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加强,人类活动主导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3.03%。同时,人类活动导致NPP增加的面积占比由18.71%上升到27.87%,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以及准噶尔盆地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工程促进草地的生长。主要由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NPP减少的面积占比由1.78%上升到15.22%,主要位于伊犁河谷、阿尔泰山区南部以及塔城地区。因此,政府应该坚持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并对其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另外,还需减少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放牧强度过大地区的牲畜量,从而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乌海市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主要的煤炭工业城市之一,其PM2.5浓度变化特征、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尚不清楚。基于2016—2018年乌海市PM2.5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潜在来源贡献函数(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actory,CWT)等探讨乌海市PM2.5的输送路径及潜在源。结果表明:2016—2018年乌海市PM2.5质量浓度年均值呈下降趋势,冬季PM2.5浓度最高,夏季最低。聚类分析表明西北方向路径是乌海市四季PM2.5主要的输送路径,乌海市气流在春、秋、冬三季均来自于西北长距离输送,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97.96~151.33μg·m-3,而在夏季短距离输送气流是主要的输送路径,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约87.11~96.88μg·m-3。PSCF与CWT分析表明冬季PM2.5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大,主要源自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及河西走廊等地区;春、秋两季PM2.5的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及河西走廊地区;夏季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小,主要来自河西走廊局部地区。PM2.5重污染期间,其主要路径来源于西北方向,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北部与甘肃交界处、新疆东部零星地区以及乌海南部地区。这些结果说明乌海市PM2.5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荒漠区,因此,防风固沙和减缓土地荒漠化技术的实施可有效改善乌海市和西北干旱区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综合指标,而其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为此,研究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评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要求实施评估,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