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从深层教学改革角度解读“双减”教学政策,其内在要求指向提质、增效和减负.教师需要在落实“双减”书面要求的同时,客观看待教学调整的积极意义,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使新教学结构平衡课后作业减量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文章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为目标,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时段出发,探究“双减”背景下全面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旨在启发一线教育者.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减负”、“增效”的主阵地。既要“减负”又要“增效”,唯一的办法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要把“减负”真正落在实处.必须深入到课堂教学的领域中去,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实现学生整体素质全而、和谐、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意在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但减负不等于减质减效。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提出以来,一线教师一直在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路上探索。研究发现,“双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更活跃更高效。一线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凌素燕 《考试周刊》2012,(73):79-79
为了实现减负增效,作者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新模式——运用“导学指南”,即让学生主动尝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前让学生在“导学指南”的引导下自学新课.课中重现、优化“导学指南”。强化学生认识。不仅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节约课堂时间,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生成新的知识点.增大练习密度,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知识。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实现课堂高效。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之后,数学科的课时量相对减少,但是教学要求要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甚至更高效益。这就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要求:“减负,增效”。如何“减负,增效”?就要从精心编制导学案开始。从数学导学案编制的教学实践看,其实质上是通过对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导学、自主训练与课后反思的引导,让教师进一步确立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理所当然也是减负增效的“主战场”。那么当下的数学课堂还“超载”了哪些“负担”?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真正意义的减负增效呢?笔者将以几个实践案例为载体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知识呈现减负增效。提升课标落实力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但部分老师由于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到位,导致自己的课堂“穿新鞋走老路”,将一些选学甚至已删除的知识再次“演绎于课堂”,势必给课堂、给学生增加了“新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要求各学科实行减负增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课后培训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全面落实“双减”,就要想方设法利用现有资源革新教学模式,推动初中数学减负增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本文将针对“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简要探究,以期为初中数学一线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圈里圈外     
胡建社 《教育文汇》2011,(12):34-34
前不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研讨课。这节课末尾的"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授课老师采用本上的课后习题"圈一圈,填一填",让学生当堂分组讨论练习,学生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练习题。课后座谈时,听课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肯定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许峻山  雷盛年 《甘肃教育》2023,(18):105-108
当前,增效减负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必选项,反映出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的共同期望。“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增效减负效果凸显,学生学科作业数量得到合理控制,作业质量逐步提高。以小学数学学科增效减负为例,立足课前、课堂、作业和学生特点,通过课前集中备课、课前预习设计,为增效减负奠定基础;通过优化课堂时间、优化课堂手段、优化课堂学生反馈,提高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作业分层、作业实践,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看世界,逐步探索出具有可行性的数学课堂增效减负策略,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圆柱的练习”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节练习课。“双减”背景下,优化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练习课的作业设计需要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说题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后作业形式,以学生思、说、评的方式代替机械单调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让思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呼唤教育回归本质,并赋予数学课堂教学新目标,倡导教师遵循“提质增效”的原则,为学生构建一个集“趣味、拓展、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学课堂,促使学生高效达成课程目标.鉴于微课的特点,将其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到一起,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数学微课,并结合教学需求,将其灵活应用到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使学生在数学微课的引导下,高效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练习课是继新授课之后以学生练习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一种课堂教学。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思维的必经之路,又是培养训练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基于练习课的重要性,我们老师运用“题海战术”,这样直接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课堂效率却甚微。如何使数学练习课增效又减负呢?下面我就练习课的优化设计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夏艳 《考试周刊》2010,(47):97-97
“减负增效”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特别是数学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这是令很多教师迷茫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对于“减负增效”的实质理解不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有助于教师完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两方面,分析了“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意义,指出构建生活化课堂是教师实现“减负增效”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此,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随后对于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的实践途径,提出借助于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加强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和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三条有效策略,以期能启发初中数学教师一些思考,将其应用在日常教学中,促使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改革不断发展,真正实现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教学本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但是学生们现在害怕学数学,讨厌学数学,其本质原因是数学课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率低下,课后作业任务繁重.因此必须在中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实施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6.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新授课后的课堂练习都有这样几个目的:一是检验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程度如何,便于在课上及时解决;二是及时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新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三是反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疏忽和遗漏,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在小学数学活力课堂中,如何使学生在个体独练中能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教师开始将目光放在提升课堂效率上,从而帮助学生减轻课后负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探寻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高效的数学课堂,这样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文章以“双减”政策的提出与推行为背景,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达到“减负”和“提质增效”的理想效果,教育者应十分关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全面规划、审慎思考,确保课堂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从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强化课后的分层辅导、注重作业的设计优化这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健康成长.文章重点从这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提质增效”的方法与实践进行分析论述,希望可以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创新增效,控量减负”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背景,简单介绍了对“创新增效,控量减负”的理解,论述了“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一步探究了基于“创新增效,控量减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希望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最终得益者是学生。然而,"减负容易增效难",这对学校和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如何坦然地迎接挑战,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课堂教学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是关键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常态教学的管理,形成了"课前重备课—课上重学生—课后重作业—考试重分析"的课堂目标管理流。研究课堂,落实常态教学评价。我们从追求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