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静 《天中学刊》2008,23(1):137-140
大学生防御机制方面的研究包括: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特点;大学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等相关研究;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干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防御机制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缺乏原创性,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真正干预性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研究仍然处在初级阶段,高校的群体危机事件防御机制尚未健全,缺乏群体危机事件大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研究,也没有客观有效的心理危机评估标准。本文将对高校群体危机事件的主要特征、心理干预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心理防御机制对维护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作.对心理防御机制的有关理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模式与类型、常见的心理应对与调节的反应方式、大学生心理应对与调节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该课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以及大学生发挥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能动因素,转化和克服消极被动因素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象场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不同,自我与经验的不协调,自我防御机制失效是导致个体心理失调及神经症等心理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罗杰斯的现象场理论对挖掘当代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需从改变个体的现象场,促进自我防御机制建设及设立危机干预中心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大学生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被以"退避"为主导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诱发或增强所产生的适应不良的应激结果。科技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够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因为它有助于建立以"升华"为核心的成熟防御机制,可以通过提供实践、学习和潜意识开发等措施帮助成瘾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近年已有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起源、研究分类、测量工具和干预研究等,并对心理防御机制未来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邓志军 《教育探索》2004,(12):94-96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经济拮据、心理素质水平不高、校园非主流文化影响、他人对贫困大学生的态度、就业市场的压力等均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帮助贫困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建立心理贫困防御机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进行干预;是高校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脱贫的重要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中有不少人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意志力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问题。在高校体育开展生存教育、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是大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有效保障。本研究采取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学年的体育干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体育干预对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和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使用防御机制上的差异性,笔者用DSQ防御方式问卷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施测.结果表明: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较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使用成熟型防御机制的频率更高;在年龄差异上,心理学专业学生在不成熟型、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使用频率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在不成熟型和成熟型防御机制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见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能促使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成熟型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探讨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深层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6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不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2)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健康的预测效应是直接而显著的;(3)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的简单中介作用实现;(4)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生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的链式中介作用实现.结论:大学生防御机制对其健康不同侧面存在不同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的宗旨是: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使其人格和谐;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开发潜能,发挥优势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防御能力.该文在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防御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女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从女大学生自身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培养女大学生心理防御能力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大五人格的关系,笔者通过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对某高校3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城乡的大学生习惯使用成熟防御机制,但是相比之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少的采取成熟防御机制。而从人格特质来看,城乡的大学生的开放性人格特质是最多的,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的顺同性更强一些。(2)不成熟机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外向性、顺同性和严谨性呈负相关;成熟防御机制与开放性和严谨性呈正相关;中间防御机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外向性和顺同性呈负相关。(3)大五人格特质对不成熟防御的解释度更大,而对成熟防御的解释度则较小,另外,神经质是预测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的重要因素,并且3种不同防御机制受到大五人格的影响各不相同,开放性是影响本科生是否运用成熟防御最大的因素。结论是:防御机制确实与人格特质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防御机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家庭教养因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性别子女,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母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维度,仅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防御机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结构家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影响。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特殊结构家庭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对中间型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同伴排斥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内在心理机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量表、自尊量表、防御机制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福建省3所综合性高校共12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①同伴排斥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P<0.01),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21,P<0.01),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量为-0.13,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学习投入之间均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5,0.01,并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是-0.02;自尊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在同伴排斥和大学生学习投入之间仅起到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16,-0.07。说明同伴排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具有预测效应,既包括排斥的直接效应,也包括自尊和成熟防御机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96名大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施测Bond的DSQ问卷并辅以访谈法,研究了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结果显示:(1)大学生倾向采用成熟型防御机制,在某些防御方式上存在共性;(2)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方式存在着男女差异、城乡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差异,但文、理科面及各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DSQ和EMBU为工具,对南京地区439名大学生的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较多应用成熟防御机制,但应用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2.与同辈群体相比较,民主而不失规矩的教育是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特点,但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3.民主而不失规矩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形成成熟防御机制具有积极影响.4.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大学生群体成熟防御机制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力大小和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7.
国外对大学生入学准备的研究集中在三方面,即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早期预测因素、大学生入学准备状态的评定以及对入学准备不足学生的干预。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外,还要研究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入学准备状态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入学准备状态量表;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进一步研究特征干预的成本及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受诚信约束机制缺乏、诚信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领域的急功近利、家庭诚信教育缺失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危机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应通过加强高校在诚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改善高校德育教育教学模式;调动大学生主体性,提高诚信教育实效性;加强研究,创新危机干预新载体等途径,全面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了心理危机内涵、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干预策略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心理危机评定标准、干预对象的角色定位、干预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局限。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分别从体育锻炼对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运用体育锻炼手段干预时,性别和项目差异、不同锻炼强度和方式、锻炼频率、参与时间长短及长期与短期锻炼均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是缺乏横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