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联合词组应用广泛,报刊上也不例外。联合词组看起来似乎简单而易于掌握,其实是十分复杂的,在使用上切宜细心谨慎。本文仅就其一个侧面略作介绍。联合词组的复杂现象之一是多层次和运用连词以及点号。连词有专用于联合词组的,如“和”“与”“以及”“或”等,有兼用于联合词组的,如“而”“并且”等。点号专用于联合词组的是顿号,兼用的是逗号和分号。连词及点号起结  相似文献   

2.
联合词组的使用要求《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编辑部李兴昌地位平等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叫做联合词组。联合词组中的各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连词来连接。不用连词时,各项间要用顿号隔开。使用联合词组应满足下列要求.一、联合词组申的各项,原则上应是同一类型的词语“同一...  相似文献   

3.
连词“和”“以及”与连词“或”有两点不同:(一)“和”“以及”表示并列关系,“或”表示选择关系;(二)“和”“以及”只能连接词成词组,“或”除了连接词或词组之外,还可以连接分句。“和”与“以及”也有细微的区别,即“以及”后边的语言成分常常表示比较次要的内容。这些不同点并不复杂,但如不留意,也还是要出错的。有时该用“或”而错用了“和”。例如; ①这些各式各样的狗叫声,不时被风的呼啸声打断和淹没。(管桦《将军河》第336页) ②不论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无时不在运动,就连思想僵化、半僵化的人,  相似文献   

4.
虚词的错置,简单点说,指的是在词语组合,或构造句子的过程中,将所用的虚词放错了位置,因而错变了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关系,表达错了意思这种语法错误。虚词,作为一种语法手段,用来联系语句,并表示其一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时,一般说来,具有一定的、比较固定的位置的。如介词,它只能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以及某些词组的前边,与它们共同组成介词词组,在造句中充当某些句子成分,象“在办公室看文件”、“从上海来”、“同他谈话”、“把稿件拿来了”等等。连词则须放在它所连接的两个或几个部分之间,如“物理和化学”、“表扬并且奖励”;双用的照应性连  相似文献   

5.
同位词组由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从不同角度指出同一事物,作句子中同一成分。从意义上看,前后两项有互相说明的作用。例如: ①我们这辈石油工人,一定不能让你再点洋油。(张天民《创业》笫223页) ②敌人轻易不会怀疑我这个当厂长的人。(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49页) 例①“我们”和“这辈石油工人”构成同位词组,作句子的主语。例2“我”和“这个当厂长的人”构成同位词组,作句子的宾语。同位词组的使用,最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毛病: (一)同位词组中的前后两项概念不相等。例如:  相似文献   

6.
山水 《新闻前哨》2011,(1):69-69
联合词组是一种常见的词组,词组的前项和后项之间是并列、联合的关系。 联合词组依前项和后项的词性,有名词性的(名词和名词组成的联合词组,下同)、形容词性的和动词性的,在句中,也相应地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相似文献   

7.
联合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构上不分偏正。如“黄河、长江”,“北京、上海和天津”就是。联合词组的使用是经济语言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使用时不留意,常常会在概念的表达、词序的排列、连词的运用等方面发生问题,造成语病。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一) 在不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几个联合项使用了互相包容的概念,致使表意含混不清。例如: 七月中旬以来,瑞士,法国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连续报道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一种名为AIDS新病。(光明日报1983年9月18日第4版) “报刊”是报纸和杂志的总称,现在把它和“杂志”并列,毫无道理。或者删掉“杂志”。两字,或者把“报刊”改为“报纸”。 (二) 在不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几个  相似文献   

8.
(4)结构不当,造成歧义 标题都是由词组或者句子(有的是单词)来充当的。词组或者句子都是一种语言结构;而语言结构都是有层次的,组成词组或句子的词语就处在这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处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结构不当,可做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分析,自然就会表达多种不同的语义和语法关系,固而造成题意歧解。例如:  相似文献   

9.
美国历史上有一次国会开会时通过一项议案:“一切从国外进口的果树苗免征关税。”(Allforeignfruit——P lants are freqe from duty)这里说的果树苗是由fruit(水果)和plants(苗木,设立,执行)两个词之间加一个“——”号组成的联合词组。但是由于秘书工作的粗心,把“——”号写成了逗号,意思就变成了:  相似文献   

10.
标点符号中的每一个点号,都有它自己的使用范围。顿号也不例外,它只能用于并列的成分(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 ①机器、农具、化肥和农药等,被一车车、一船船运到农村去。②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有的象雨云倒悬空中,有的象白浪滔滔、波浪连天。以上两例的顿号,例①用于并列的词,例②用于并列的词组。下文中的顿号则用错了:  相似文献   

11.
“因果关系”是语法中偏正复句的一种形成,常有“因为”、“所以”之类连词将复句联接,所以很明娃。但是,在新闻标题的因果关系中,很少有这种连词出现。因此,容易误用。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三种误用的现象。 一、把因果关系当成了选择关系 先举一个例子:《报刊文摘》2002年10月30日二版有一则新闻,标题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生活书店首创“全国出版物联合广告”,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小出版社(书店)的困难,深受出版界的关注和读者的欢迎。这种联合广告包定全国著名大型报纸包括《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大公报》等第一版全版或上半版.用作图书广告宣传。他们精心设计,将版面分为大小若干块,其中除一部分用于登载本版书的广告外,其他部分用来刊载同行业的出版物的广告。  相似文献   

13.
引言“深度报道”(depthreport)最早产生于西方报界,当时是为对抗形象化、时效快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竞争而产生的一种报道方式。其定义是“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有趣的是,这种最初为对付广播电视而产生的报道方式却很快在广播电视中得到运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就我国电视业来看,中央台过去有1980年开播的第一个深度报道栏目《观察与思考》,如今有多次被评为名牌栏目的《焦点访谈》,而各省级台甚至是部分城市台也都开办了深度报道型新闻栏目。比如吉林电视台在1994年5月2号创办的《8点纪实》,一经…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书规定:所有的点号和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后一部分,都不能用在一行的开头;遇有这种情况,应把前边的字挤得紧一些,把标点放在前一行的末尾。我在誊写稿件时感到:如果按这一规定办,抄写出的稿件就不符合每个字和每个标点符号各占一格的要求。到底怎么为好,请给答复。  相似文献   

15.
二、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同结构层次的关系语句结构的复杂性时常表现在结构层次上.表达词语闻的多层次现象往往要借助于几种不同点号的配合应用以及连词的应用.例如: ①不论大宗的、小宗的,家生的、野生的,植物的、动物的,凡是应该收购的产品,必须尽一切努力收购起来. ②市场旧货充盈,穿的、用的、玩的,时髦的和古老的,种类繁多. 顿号,分号表示词语间的并列关系.逗号和句号也有此用法.四个点号相互配合使用,又可表示并列性词语间的结构层次.某些表示并列性的连词也时常参与进来. 四个点号在这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涉及(管  相似文献   

16.
类目是构成列举式分类表的基本单位,而分类表是由成千上万的类目按照一定原则组织起来的。每个类目都有其名,借助于单词或词组予以表述。因为类名规定着类目的内容与范围,所以,类名要求准确与概括。但《中图法》的“G63中等教育”和“G638各类型中等学校”,这两个类名,名不副实。“G633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这个复合类名中间以“、”号隔开并列出现,显得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为讨论问题的方便,兹将《中图法》(简本)“G63”类组及其子类的有关部分节录于下: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我省作品获全国科技新闻一等奖 据科技部和中国记协联合下发的《国科发办字[2004]3号》文件,浙江科技报记者金乐平采写、李春华编辑的《沉重的金翅膀》、《沉重的创新》和《沉重的转化》一组作点荣获第三届中国科技新闻奖报刊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新说文解字     
【坐落】指建筑物位置在某处。“白云山馆、武陵村别墅座落于莫干山这一避暑胜地。”(《旅游》)1987年第1期)“指导员望着座落大山里的营区,不禁自语道……”(《解放军文艺》1991年第6期)许多人误将“坐落”写作“座落”。最一般区别“坐”与“座”的方法是“坐”组成的词组多为动词性,“座”则用于名词性词组中。【寒喧】“他朋友不以为意,跟对方点头寒喧后,和周润发聊天”。(《当代青年》1991年第4期)“喧”意为(太阳)温暖,故“寒喧”组词为问寒问暖之意。有人以为这问候、寒喧,是表示语言活动,故用“口”字旁的“喧”,其实,“喧”是指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杂志2006年2月号上刊发李磊明写的有关省级卫视特色频道建设的文章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一部《霍元甲》,一部《编辑部的故事》,就能造成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在这里“万人空巷”成语的使用很不恰当。成语“万人空巷”是指为了庆祝或欢迎,人们从家巷中出来了,是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到大街上或指定场所欢庆的盛况。可是李磊明的文章是电视节目好,吸引人们都回家收看,巷子没人了。这种情况用“万人空巷”成语来形容显然是不妥的。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很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成语使用得当,会使文章简洁生…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非常丰富,语句词汇的构成也很严谨,不能随意改动。最近我翻阅了一些报刊,不但发现了错字别字,而且一些常见的成语也错用或改动。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例一,1991年《半月谈》第11期46页有那么一句话:“他(来辉武)……爬(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将成语“餐风宿露”错成“餐风露宿”。作者大概忽视了这个成语的组成结构,它是由两个动宾小词组对称组成的联合词组。更令人不解的是,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作品《泉州“情侣堤”被冷落》也有“餐风露宿”的词句,点评者也未指出这一明显用语差错,令人遗憾。例二,“我们的刊物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诚恳希望读者批评帮助(《半月谈》1992年第1期第1页);“叶利钦两次访问取得的成果均未尽人意”(《人民日报》1992年7月11日六版)。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不尽人意”和“未尽人意”,这话不通。“尽如人意”是一成语,丢掉一个如字就不知所云了。上面两个错用的成语应分别改作“不尽如人意”和“未尽如人意”。例三,“证明他远非昨日黄花,仍有问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